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我向往祖国的大西部》

雪中无处寻 中考试题
精选回答

我向往祖国的大西部
冯其庸

我向往祖国的大西部,可说由来已久。最早是抗战时失学,在家种地,读到了李颀、高适、岑参等描写西域风光的诗,使我大为惊异从此在我的心里就一直存着一个西域。那时我十四岁。
抗战胜利后,我读到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追求佛典精义而万死不辞的勇气,实实震撼了我的心魂。私心窃慕,未有穷已。窃以为为学若能终身如此,则去道不远矣;为人若能终身如此,则去仁不远矣!此时我正在临《圣教序》,《序》文描述玄奘西天求经所历艰难说:
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
对照着《传》里写到玄奘所经种种艰难,我更深深敬佩玄奘排除万难的伟大意志力!所以我得出一条启示:不有艰难,何来圣僧 我认为这种种艰难,恰恰成为了造就这位伟大佛学宗师的条件。因为世间的事物,往往是相反而又相成的。
我向往中国的大西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坚信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定会强盛!而强盛之途,除了开放、民主、进步而外,全面开发大西部是其关键。从历史来看,我们国家偏重东南已经很久了,这样众多的人口,这样伟大的民族,岂能久虚西北 回思汉、唐盛世,无不锐意经营西部,那末现在正是到了全面开发大西部的关键时刻了!因此我们应该为开发大西部多做点学术工作,多做点调查工作。
一九八六年秋天,我终于得到了去新疆的机会,于是玄奘的身影又蓦上我的心头。这次,我调查了在天山以北的唐北庭都护府故城,城在吉木萨尔以北,过去称金满城。我也调查了吐鲁番交河、高昌故城,在这些地方,我都尽情地拍摄了不少镜头。尽管我并不精通摄影,但我不愿错过这个机会。尤其是从乌鲁木齐我乘长途汽车经达坂城库车时,要经过几百里的旱沟。两边皆高山,寸草不生,中午烈日,如在火胡同中行走。此种奇景,虽然行程艰苦,但确是见所未见。经焉耆,也就是《大唐西域记》里所说的“阿耆尼“国。玄奘当年曾在此渡开都河。我等汽车一停,立即奔到河边,借着落日的余辉,拍得一景。半分钟后,太阳就沉下去了,我能留此一景,实感侥幸!

我在库头,尽情地饱览了古龟兹国的风光。玄奘西行途中,曾在此停留六十余日,以待凌山雪消。龟兹古盛伎乐,至今我们还可以从克孜尔千佛洞得到印证。龟兹最令人惊叹的是它的特异的山水,有的似惊涛,有的似巨刃,有的似仙宫,其色彩则五色斑斓,要不是去亲自观看,就不知道世界上有如此奇特的山水。我曾题诗云:看尽龟兹十万峰,始知五岳也平庸。他年欲作徐霞客,走遍天西再向东。在龟兹停留一周,因急事赶回北京。但从此我的心中又多了一处放不下的地方。我年年都想再去,因为我觉得龟兹这部大书,我刚打开,还没有细读。
最痛快的是一九九零年秋天,我因拍摄“中国古丝绸”电视片的任务,九月二十五日从西安出发,到第二年一月八日才回北京,大半个严冬我都在祖国的大西部的戈壁沙漠中度过,虽然正是有时“惊砂夕起,空外迷天”,有时“积雪晨飞,途间失地”,但是我却“心中别有欢喜事”,一切的“苦”反成为我的“乐”。例如我们在敦煌,要去玉门关,没有交通,连道路都没有,一人戈壁,就是四顾茫茫,不知东西南北。但我却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是奇遇。在唐诗里,在古书里多少次读过了玉门关,但不知是何模样,现在可以饱看究竟,纵有万难,也要看看这座“春风不度”的古关,终于我真正看到了这座“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汉代最西的边防关。
在例如我们离开敦煌的前夕,忽然一夜漫天大雪,气候严寒,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早晨起来见此情景,不顾严寒,我立即决定再去莫高窟拍外景,不管冷到何种程序,只要手指能动,就要把这座圣洁的莫高窟和三危山拍下来。
其使我惊心怵目的是这个莫高窟艺术宝库,那些栩栩如生的彩塑和壁画让你如登仙界,你如对“他”凝神谤视,久而久之,你会觉得他们也在向你拈花微笑。那些佛、菩萨、迦叶、阿难、弟子和力士、飞天,一个个神情专注,内心是那样坦诚、袢和、虔诚,这当然是举世无双的艺术;但这更是我们民族、人民的善良心性的写实,我
感到它已经超越了宗教的界限,仿佛让你感到人应该具有这样美好善良的内心世界!

这样卓越的艺术境界,我在麦积山、柄灵寺得到了同样深切难忘的感受,我联想起大同云岗、洛阳龙门等地的石刻,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我在这座艺术殿堂里面对这些呼之欲活的艺术杰作时,禁不住内心自己欢呼着: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华文化!
去年秋天,我第四次来到新疆,从伊宁翻越天山库车。这两天翻越天山的行程,等于是我钻入天山的肚子里仔仔细细地看了一个够。尤其是在巴音布鲁克过夜,这是一个高山之夜,九月的天气,夜里已经冻得发抖。海拔四千米,月光亮得如白昼。半夜里我独自冒着严寒,走出院子,在大门外走了一转。万籁无声,觉得严寒如两只巨臂,把我抱得紧紧的,而且越抱越紧。我挣扎着举目环顾,只见冰峰罗利,千形万状,我忽然想起东坡《宿九仙山》诗:“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我没有想到竟在此处得到东坡的诗境,心中的欢喜,莫可名状!
回顾我四次的新疆之行,恰好加起来是走过了玄奘西天取经在中国境内的全部路程,虽然不可能亦步亦趋,因为玄奘当年偷偷出境,不敢全走大路,但大体路线是一致的;特别是出玉门关过五烽到伊吾,大方向仍然是现今的这条路线,此后的路线则更是清晰可辨了。
所以我非常庆幸我能把这条著名的路线走一遍。
但我计划走的南线的最后一段还未走完,我仍要继续走完它。我离别和田村,有诗赠雒胜君云:
与君相见昆仑前,白玉如脂酒似泉。莫负明年沙海约,驼铃声到古城边。

中年如诗 2022-04-26 23:39:29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城乡规划主要研究城乡规划、城乡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城市和农村的规划和设计等,包括整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等。例如:城市布局的规划设计,城乡道路交通的规划,河道、供水、绿化等城市市...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言字怎么查部首

“言”字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言,就可以查到了。言(拼音:yá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本义一般认为是说话,引申指所说的话,或者所说、所写的一个字、一句话。这些意义还存在于“言论、言语”等词语的义素中。
言是汉字部首之一。言用作左旁时简化为“讠”。用言作意符的字主要有三类:
1、表示言语行为,如:语、谈、谓、诵、誓。
2、与言语有关的品德,如:诚、谅、诈、谦。
3、与言语有关的名物,如:诗、词、谣。
“言”字构型和本义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是指事字,其字形是在“舌”字上部加一区别符号“一”而成的指事字。“舌”与“言”关系密切,就像“刀”与“刃”关系密切一样,都采用了加区别符号造指事字的方式。到了战国时代,舌上的一横变为两横,像舌形的部分与“口”分离,曲笔渐成直笔。秦、楚文字手写体的演变道路基本相同,殊途同归,都与汉隶相近。小篆是规范体,它们一直保持了从“舌”的写法。

师旷论学文言文道理

《师旷论学》文言文道理:
1、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2、“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
3、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成功。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壮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强烈的阳光;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晋平公想要学习,却担心自己年龄已老。而师旷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学习。他形象地比喻:少年好学,好像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好像正午的阳光;老年好学,好比蜡烛的光明,也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虽然光线微弱,但总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
本篇的特点在于采用形象的比喻。师旷的说辞不是陈述抽象的道理,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常识来阐发自己的主张。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师旷有意利用汉语一音多义的特点,用双关的手法故意曲解晋平公的语意。

赛马失翁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赛马失翁焉知非福”是错误的,正确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这个故事说明,世事多变,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因此人们应当从无尽的欲望中清醒,少一些苛求,多一些满足。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一个人的愿望发展,改变随时可能发生,但积极地面对改变却会让你发现更好的奶酪。
近义词:失之东隅、因祸得福、因福得祸。

炎帝是真实存在的吗

炎帝是真实存在的,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