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早教中心特色及课程设计

年轻是一种可笑的武器
精选回答

蒙特梭利早教中心是一家专注于蒙特梭利早期教育领域研究与推广的专业机构,致力于帮助出生至6岁的孩子进行体能、情感、认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帮助适龄儿童家庭获得科学专业的蒙特梭利早期教育课程与服务。下面介绍一下蒙特梭利早教中心特色及课程设计。

一、特色

蒙特梭利早教中心特色:

教育特色

1) 以蒙特梭利教育为基础,尊重幼儿自然成长的规律:把握0-6岁幼儿发展敏感期的最佳年龄段,关注幼儿大脑发育及身心发展,为宝贝制定个性化早教方案,学习结束,每个宝宝都可获得由教师亲笔书学幼儿观察记录。让我们的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宝贝的发育状况给与个性化引导。

课程结构特色

2) 采用蒙特梭利教具体验式教学模式,分龄与混龄相结合。0-36个月的幼儿根据其年龄发育特点我们设计了启蒙、感官,音乐、艺术等系统的蒙特梭利课程来启发婴幼儿的学习和发展。2.5-5岁的幼儿进入儿童之家学习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传统的蒙特梭利专业课程。多元智能的创意课程与实验室教学,让孩子感受科学的同时增强其动手能力,让孩子在关爱与互助中体验蒙特梭利教育精粹。环境特色

3)在安全,环保的教育环境下,参照国际标准,蒙特梭利早教中心根据幼儿心理以及生理特性设计了众多的家。

二、课程设计

音乐课程

SDN天籁之家(16-43个月)

幼儿特性(敏感期):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开始了听觉的发展,一岁多的孩子就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自己的身体,音乐是人类的世界语言,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级的艺术欣赏能力。所以,在孩子音乐敏感期的发展上,我们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高品质的环境才可以帮助孩子的发展他的音乐智能。“声音不是音乐,藏在声音里的感情才是音乐”多给孩子感动、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孩子思考想象、创造等能力,让孩子感到音乐的奥妙及乐趣。

环境创设:1-3岁当孩子对音乐表现出兴趣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并通过适时鼓励和强化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环境上,要能够满足孩子肢体运动的空间,教具准备上要有为幼儿提供音乐学习提供表现的机会和条件。直到让孩子喜欢音乐,欣赏音乐,发展到器乐的学习。

课程设计理念:

1-3岁是孩子肢体与语言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孩子也开始由被动社交开始转向主动社交。孩子也开始慢慢有了独立意识与自我表达的意愿。婴儿期的孩子对曲调还不是很敏感,对他产生刺激的是音乐是节奏,所以我们在初期对孩子引入的是以节奏训练为基础的课程。我们鼓励幼儿通过发声歌唱来表达自己。透过游戏律动,歌谣,故事,乐器,图谱以及戏剧表演等让孩子们走进音乐的殿堂。

律动为主训练宝宝的肢体协调性,通过学习不同文化的歌曲,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结构、调性、节奏、模式。

歌谣、故事让孩子学习稳定的节奏,让幼儿通过故事图片展开丰富的音乐联想。

通过乐器、基本声势学习,以及对古典乐曲的欣赏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的综合性。

通过故事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包括各种简单的音符等等,让孩子初步理解各种音符时值的长短。

通过图谱游戏来学习世界名曲,让孩子通过肢体及声势动作来学习古典乐曲当中的节奏。

通过戏剧表演,让孩子明确角色的划分,加强乐理和复杂的节奏型的学习提升孩子对音乐理解与吸收。

艺术课程

MAC彩虹之家 (19-36个月)

幼儿特性(敏感期): 幼儿的动作的发展又进入到一个关键期,除巩固各种基本动作外,手指动作发展特别快。能使用日常生活用具,穿脱简单的衣服鞋袜,玩各种玩具以及握笔绘画等。绘画是孩子最会使用的一种语言,他们从涂鸦开始一直到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整个的发展过程都是一种自然的展现。

环境创设:

由于年幼的孩子吸收力很强, 美与和谐是蒙特梭利艺术教室首要条件。 蒙特梭利幼儿艺术课堂旨在帮助每一位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从家庭的角度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使孩子的艺术认知能力得到开拓和提高;启发和引导家长以亲切轻松的教育心态来创设良好的家庭艺术环境,积极而宽松地引导孩子尽情的发挥想象力。幼儿对事物充满好奇,探究。在艺术课程活动中,我们要尽量提供充足的、安全的感知环境,让孩子们在语言与肢体动作得到发育,通过艺术课程探索、感知事物的简单特征,逐步形成对事物的认知经验、情感态度等。

课程设计理念:

孩子的大脑具有无限的创意潜能,孩子通过尝试用颜色,材料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观察的结果。以三原色为基础,训练孩子认识颜色的能力,区分各种颜色。通过各种手工等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粘贴的动作、涂、画、写的能力。以通过食品创意等内容,训练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开发孩子艺术方面的兴趣和能力。这些家是完全符合孩子心理与生理特征来设计安排的。

三、专业优势

专业培训优势

蒙特梭利的教育研究无论从亲子早教还是幼儿园教育都已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全部教师认证培训后上岗,保持了其专业性。

技能认证 注重实践能力

蒙特梭利早教中心有着严格教师执业标准,除了具备专业的素质之外,每个教师都需要完成不少于300小时课程训练以及6个月实习才能上岗。

沁水百合 2024-01-17 11:21:18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