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慧古代取什么字

余生不能没有你
精选回答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时,常能听到“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等称呼,其中“子龙”、“翼德”都是人物的“字”。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更是每个人物出场时都会在其旁边标上姓名和字。

那么,这个“字”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古人起名要有“字”呢?其实,“字”最早在商朝便出现了,到了周朝,“字”这一制度开始盛行,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的字。

根据《礼记·檀弓》的说法,男子在加冠后便正式步入社会,需要和许多人打交道,互相之间如果只呼其名,显得不够尊重,于是迎来二十岁的男子,就要在本名外另取一个“字”。

在与人交往时,互相称对方的字以示尊重。

而男子自己的名字,则只能长辈或者自己来叫。

当长辈对晚辈称名字时,表示亲昵;当自己称名字时,则表示谦逊。

步入社会,采用更多的是自己的字,于是我们可以见到在讲述古代或者近代的影视剧中,交谈双方互称对方的字,显得即尊重又文雅。

至于字的内容,则大多是表示德行或解释自己的本名,因为它是用来“表德”,所以又被称为“表字”。

亦或者是,字含有和本名相关的意义。

著有著名的《颜氏家训》的北齐文学家颜之推认为,人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而字则是表现自己的德行和愿望,用字来约束自己,从而起到督促的作用。

其实,字刚刚诞生时,并没有特别严格和约定俗成的制度,于是民间的字既有后世广泛的两个字,也有仅一个字的。

比如著名的屈原,他本名屈平,原是他的字。

还有西楚霸王项羽,羽其实是他的字,项籍才是他的本名。

后人为了表示尊重,便称呼他们的字,渐渐的,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他们的本名了。

一言的字并不多,大部分的字因为肩负着解释说明姓名,表达德行这样的“重任”,所以常常有两言。

而两言的字则有着许多不同的规律。

比如家中有兄弟数人,那么其字的首位往往是用“伯仲叔季”来表示长幼。

举例来说,三国时期雄踞东南的孙吴,其奠基人孙坚生下四子,分别是孙策、孙权、孙翊和孙匡,而他们的表字则分别是伯符、仲谋、叔弼和季佐,正是按照“伯仲叔季”来取字。

同时的荆州还有以马良、马谡为代表的马氏兄弟五人。

五人的话,就超过了“伯仲叔季”的四位,于是马良排名老二,字为季常,马谡排名老五,字为幼常。

另外的著名三国人物中,还有诸如曹操,字孟德,“孟仲季”是古人将季节分成三段时采用的排序方式,可见曹操是家中长子;姜维,字伯约,则表示他是家中的老大;陆逊,字伯言,所以他也是家中的长子,诸如此类。

除了按照兄弟排名,就是和名字相呼应的字了。

同样以三国为例,张飞,字翼德,飞和翼相关;赵云,字子龙,古语云:“云从龙,风从虎。

名和字二者还是相关的。

曹操的字则即表示排名,又和名相呼应,《荀子》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操”在名中,“德”在字中,可见曹操的名和字在取时都花了不少心思。

古代取字的种类还有很多种,规则大体上比较自由。

不过不管是依据什么,大体都围绕着表达德行、监督自己,呼应本名,并提供给对方称呼以示互相尊重这样的诞生本意,今天很多文人还热衷于给自己取字,笔者看来,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很有雅趣。

名字是一个人重要的称呼,中国人的名字大多数是两个字和三个字居多,当然也有四个字的名字,但居于少数。

《三国演义》是中国很有影响力的一本小说,相信大多数都读过它,就算没有读过,肯定也知道里边的人物,诸葛亮,刘备,曹操,关羽等等。

读书的时候就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从来没有人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都是称呼他们的字,比如,诸葛亮,字孔明、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关羽,字云长……而且看电视剧的时候,三国中每个人数出场的时候都会出现人物的名字和他的“字”。

很多人好奇,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古代的人都要起个“字”呢?为什么不能直接用他的名字呢。

而且,一个人又有名字,又有字,这样叫起来多麻烦啊,古代的人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万物存在自然有它自己的道理,既然存在了,就一定有用。

还有姓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姓氏的来源就得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时候了(距现在大约有5000年),那个时候是母系社会,女性地位极为尊贵,孩子只知其母不明其父。

而姓名的“姓”这个字,是由“女”和“生”组成的。

从字面上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当时年代的孩子是大概跟随母亲的姓。

夏商西周的时候人们也都有姓,只不过这个姓根据村落或者是部族的名称来定的。

而氏则是后来人们有了官位或者爵位后加上去的。

姓氏的来源比较久远,那么名字来源就更加的久远得追溯到远古时期。

远古时期是原始社会,以群居为主。

生活内容比较单一,靠狩猎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同时还要自卫,跟其他的动物战斗来保护自己。

当时的社会太原始了,几乎跟动物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不需要姓名来区分。

但是随着人们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有一个标志,把一群人和另一群人区分开来。

所以就有了姓,那么姓就成了一个群体的一个标志。

在群体之中人们怎么去分开呢?所以就出现了名,在群体内部,大家用“名”来区分你我。

但是如果不跟自己内部的人去沟通,而去跟另一个群体的人去交流的时候,单单用“名”很容易混淆,不容易明确自己的身份,所以“姓”和“名”就结合起来有了姓名,这也是一个人属于自己的称谓和标识。

其实姓名也有广义的姓名和狭义的姓名之分,有小名儿啊,别名啊,绰号等等。

都是对一个人的称谓,其实差别都是很大的。

放在现代,我们的小名都是小时候家长给起的,叫起来比较亲切,绰号大多数都是朋友给起的,大多具有一种玩笑的意味。

广义的姓名不仅仅包括人的姓氏和名字,还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的团体名称,那么狭义的姓名就仅仅是指人们的姓氏和名字。

在现在社会,名字是合起来用的。

而在古代的时候,名和字是分开的。

古代的名被叫做本名,据说是孩子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的,(当然一出生也可以取名字)根据《礼记·内则》记载,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后,方由父亲正式为之命(名)。

那么为什么要三个月后才起名字呢?因为古代的时候,医疗水平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很多小孩儿在不满三个月的时候就已经死去。

所以古代的人们,当孩子满了三个月以后,确定他能够生存,才给他起名字。

而且这个名,是孩子小的时候,他的长辈称呼的,通常这个“名”被叫做“小名”或者是“乳名”。

在先秦时期的时候,人们取名没有好听与不好听之说,也就是没有雅俗之分。

比如说:齐桓公名叫小白,晋成公名叫黑臀。

这样的名字看似真的很随意,但是可能其实之中可是含有某种特征,或者说某种特定的意义,那么其中具体有什么意义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古代的人除了“名”之外还有一个“字”。

“字”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周朝的时候便开始逐渐盛行。

根据《礼记·檀公》的记载,男子在加冠之后,就是成年人了,就可以正式步入社会了,那么进入社会后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如果用“名”来相互称谓,就显得不够尊重对方,所以在名之外人们又起了一个“字”。

在交往的时候,便互相称呼对方的字,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自己的本名,是自己的父母或者是辈分比较大的人,可以用本名来称呼自己。

长辈称呼晚辈名字的时候,表示的是比较亲昵,当自己对别人说自己名字的时候,那么就显得自己比较谦逊。

在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时候,人们都用字来互相称呼对方。

那么古代的人取字的时候有什么讲究吗?是不是随便起的呢?当然不是,古代人取名或者是取字的时候,是比较注重它的内涵的,希望用名或者是字来表达自己的德行和愿望。

而“字”跟“名”的意思可以相同,比如屈平,字原,二者意思相同。

诸葛亮,字孔明,都是光亮的意思。

“字”和“名”的意思也可以相近,不相同。

比如说,郑樵,字渔仲。

这两者之间看似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又相辅相成。

“字”和“名”的意思也可以是相反的,比如说朱熹,字元晦。

熹字代表白天,晦字代表黑夜,两者完全相对。

还有“字”和“名”相互引申补充的,二者相互补充。

比如白居易,字乐天。

讲的大概是居住的安静祥和,才能乐天命吧。

最熟悉的陌生人 2023-08-24 14:08:07

相关推荐

三星手机墨迹天气怎么在桌面显示

1、首先下载墨迹最新版墨迹天气;2、安装好墨迹天气之后,进入软件的住UI,可以看到界面下面的功能选项,我们主要看工具选项就可以了;3、点击工具进入皮肤的设置选项;4、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皮肤小铺的图标,点击进入;5...
展开详情

自动挡正确挂挡的步骤

1、启动的正确步骤是:踩刹车-拉手刹--点火(不是直接挂D挡,挂到N挡上再点火,之后由N挡到D挡)-松手刹-松脚刹-踩油门-起步;2、常见的错误方式:踩刹车-打火-挂挡(P到D)-松手刹-抬脚刹-给油-起步;3...
展开详情

情人等不得天黑的句子

1、你我两岸相爱却不可相见。你默然选择离去,留下我一人独守彼岸。花开花落,你不曾在经过此岸;对不起,我无法不自己想起你;对不起,我不能让自己忘记你;对不起,我心中不能没有你;彼岸花已开,奈何桥已搭起,孟婆已像我...
展开详情

三星note8有什么功能

三星note8的主要功能:1、全面屏:拥有超过80%屏占比的QHD显示屏。2、无线充电:三星Note8支持无线充电,并且拥有快充功能。3、扩展储存:三星Note8支持扩容。4、虹膜识别:三星Note8支持虹膜识...
展开详情

猎人单刷厄运需要工程吗

1、猎人单刷厄运不一定非得先学会工程,但是没有工程技能一定没效率,多杀个boss多跑遍尸体就能过的事情惠而不费。2、自己杀1号卫兵也没什么难度,相当简单的,只是灵魂跑本,加上杀卫兵要花时间,等你跑进本了,里面巡...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国泰民安的泰的意思

国泰民安的泰的意思是平安,安定。成语的意思是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出自宋·吴自牧《梦粱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成语用法:用于褒义,常与“风调雨顺”连用。
近义词:河清海晏、政通人和。
反义词:兵荒马乱、兵连祸结、民不聊生。
示例:
1、《汉书·刑法志》:“至今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2、老舍《龙须沟》第一章:“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
3、《中国青年报》1985.10.1:“然而不管怎么说,饱经忧虑的中国人民毕竟盼来了物丰民富,国泰民安的好日子。”

盾牌是什么意思

“盾牌”是古代作战时一种手持格挡,用以掩蔽身体,抵御敌方兵刃、矢石等兵器进攻的防御性兵械,呈长方形或圆形,盾的中央向外凸出,形似龟背,内面有数根系带,称为“挽手”,以便于抓握;比喻掩盖、推托的借口;《圣经》诗篇:“列邦的君王聚集要作亚伯拉罕之神的民因为世界的盾牌是属神的,他为至高!”盾牌意为君王。
出处:
1、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常常是一人手持盾牌单刀,一人使关刀或戈矛,照规矩练‘大刀取耳’、‘单戈破牌’或其他有趣厮杀题目。”
2、冰心《六一姊》:“我知道是她自己要看,却拿我作盾牌。”
在古代东方,以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具有古老历史的国家,作战时都广泛使用盾牌。公元前两千年出现了铜盾,后来又出现了铁盾。盾牌的表面一般都包有一层或者是数层皮革,可以防止箭、矛和刀剑的攻击。通常还绘有各种彩色的图案、标志、徽章等等。随着枪炮火药等兵器的发展,盾牌逐渐被废弃。
盾虽然只能用以防御,但常配以刀枪,也能发挥很大的进攻能力。用法主要有:腾、跌、扑、滚、伏、窜、踔、蹲等。
盾牌作为武术套路较为流行的有:矛、盾对打、盾牌刀进棍、盾牌刀进枪、三节棍进盾刀等。

觉得是动词吗

“觉得”是动词,指感觉到,意识到。
出处:
1、《朱子语类》:“每常处事,或思虑之发,觉得发之正者心常安,其不正者心常不安。”
2、《水浒传》:“默然觉得神思恍惚,寝食不安。”
造句:
1、你的脸色很难看,觉得哪儿不舒服吗?
2、你觉得心里不痛快,就尽情地哭一场吧!
3、看见穿短裙就觉得人家作风不好,真是少见多怪。
4、大家都觉得这部电影很有意思。
5、讲完课后他觉得舌敝唇焦。
6、穿上妈妈做的衣服,觉得挺舒服的。
7、他觉得他现有的工作非常称心。
8、妈妈觉得家里还应该购置一些家具。
9、由于他平时不留心观察事物,作文时就觉得没什么可写的。

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是什么

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是:
1、短小精练,也可称千字文,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具有“小品”的特点。
2、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
3、文笔轻松、活泼、生动、形象,颇有文采,可叙述,也可描写。
4、题材新颖、适时,是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
5、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科学融入艺术之中,富有情趣,引人入胜。
文艺性说明文,即科学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文学是其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才是其目的。这类说明文,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还辅以叙述、描写、议论甚至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为了增强文艺性,有时娓娓地讲段故事,有时绘声绘色地写段风景。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