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最有营养食物的启示

你曾是少年
精选回答

人类的寿命愈来愈长,除了有赖医学昌明进步,也因为人们重视养生。“吃得好,住得好,心境开朗”,自然有助身心舒泰,长命百岁。因此大家对食物的要求早已超越单纯去满足生理上的需要,还讲究营养。

专家为您介绍了十大最佳营养食品,分别是番茄、菠菜、硬壳果仁、西兰花、燕麦、三文鱼、大蒜、蓝草莓、绿茶和红酒(排名不分先后)。

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项调查,指出日本人是亚洲区中最长寿的一群。这项殊荣当然要归功于日本人崇尚低脂肪饮食,多吃三文鱼和多喝绿茶的习惯。三文鱼的脂肪乃奥米茄3号脂肪酸,属有益的类别。而绿茶中的茶多酚则是植化物质。两者对身体同样有益,有助预防癌症及心脏病。

燕麦则含有丰富可溶性纤维,能有效降低血液胆固醇,减少血管硬化的机会。至于菠菜、西兰花均同属深绿色蔬菜,提供叶酸,协助红血球正常成长。而且又含抗氧化剂,具保护作用,能减少患上疾病的机会。另外番茄则含有胡萝卜素(包括乙型胡萝卜素及番茄红素Lycopene),同样发挥抗癌的功效及保持身体健康。

说到硬壳果仁的优点,当然是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与奥米茄3号脂肪酸相似,有助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另外,喝少量红酒则有助减低患上心脏病的机会。最后蒜头含有植化物质硫化丙烯(AllylicSulfides),对保持身体健康大有帮助。

以上食品,各具特色,被选为十大最有营养食物,当然是实至名归。然而综合上述的论据后,却能归纳出食物对健康的四大基本原理。

抗氧化剂理论科学家认为人体内有两种巨大的力量共同运作:一种是具破坏力的氧化剂,从界环境产生的大量氧化物,能把细胞内和细胞膜的质膜氧化,对身体不但造成破坏,也是引致癌症的前奏曲;而另一种力量却是具有保护性的抗氧化剂,发挥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对氧自由基造成的损害作出预防及弥补,预防衰老及延长人类的寿命。

抗氧化剂包括我们所熟悉的维他命C、E及微量元素硒。从食物中,尤其是植物性的水果、蔬菜和谷类食物,均含有各种各样丰富的抗氧化剂,来满足人体的需要。

植化物质的效用除此之外,科学家在多年前已开始研究一些名为植化物质(Phytochemicals)的元素。这些植化物质存在于天然食物当中,能预防癌症及心脏病的出现。较为人知的植化物质包括乙型胡萝卜素、黄碱素/黄酮素、靛基质、异黄酮素、番茄红素、茶多酚、蒜辣素。不同的植物含有不同分量植化物质,在人体内产生不同的效用。西兰花含有靛基质能启动酵素系统,有助抑制细胞核内的DNA免受破坏,令肿瘤细胞缩小。至于蒜头、洋的蒜辣素则可提升免疫能力,让酵素增加分泌,从而清理致癌物。

关于降低脂肪的原理脂类对人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抑制某些疾病,如预防及控制冠心病,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各种不同脂肪分子的微妙效应。耳熟能详的是奥米茄3号脂肪酸,对患有血液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过高病者,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减少冠心病病发。而且鱼脂亦有助改善高血压。另一种有益的脂肪乃奥米茄6号脂肪酸,存在于粟米油、豆油、太阳花籽中,透过增加坏胆固醇接收体的活动,有效把循环系统中的坏胆固醇清除。然而研究却指出,过多奥米茄6号脂肪酸,即超出总热量的10%,则同时可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

膳食纤维随着精制食物的出现,人类从食物中摄取的纤维便愈愈少。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及非溶性质,前者有助降低血液胆固醇上升,后者则刺泪大肠蠕动,清除废物。

由此可见,有营养的食物皆具备抗氧化剂、植化物质、奥米茄脂肪酸、或纤维的优点。只要依循此途径,自然可发掘十大最有营养食物之外的另类营养食物:

1.红米中国人世代相传,以米粮为主食。一般而言,红米比白米营养高,因保留了米壳上的纤维。

2.橙在众多的水果类别中,以带酸性的水果含较多维他命C,现今的营养学已一致推崇维他命C为抗氧化剂之一:

a.阻碍自由基破坏细胞,减少老化现象;b.避免防腐剂的硝酸钠及亚硝酸钠转化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对患癌病者大有保护作用,尤其是胃癌和食道癌;c.抑制坏胆固醇的氧化及保护好胆固醇,维持血管及心脏健康。

3.红萝卜红萝卜内蕴藏着丰富的植化物质─乙型胡萝卜素,可以清除自由基,防止细胞表层氧化及产生异变,发挥防癌效用。

4.黄豆黄豆价廉物美,含有的异黄酮素又能产生与雌激素荷尔蒙相似的效用,降低血液胆固醇,保护心脏,预防乳癌、前列腺癌及骨质疏松的情况。

5.菌类众所周知,菌类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提升色疫能力,有助抗癌,是值得推荐的食物。

总的来说,世上的食物有千万种之多,每一种均提供不同的营养,满足不同的需要,因此均具有其存在价值。尤其在医学上,饮食营养知识更日新月异,不断寻求新的领域。有营养的食物固然是值得推荐,其他的也可作撰择。放眼远望,有营养的食物又岂止十种呢?

柿子花开 2024-01-15 13:15:00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什么是今体书法之鼻祖

隶书是今体书法之鼻祖。
隶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因为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所以隶书的书写速度更快。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什么意思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意思: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出自《论语·述而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论语·述而篇》是《论语》的篇章之一,共包括38章,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改造国民性什么意思

改造国民性,汉语词组,拼音为gǎi zào guó mín xìng,意思是改变打造人民,使他们变得有气质,有血性。
出自闫玉刚创作的作品《改造国民性——走近鲁迅》。此书通过介绍鲁迅通过文学、革命来改造国民的精神、思想,唤醒一个民族的血性,强调鲁迅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成吉思汗四个字的寓意

“成吉思汗”四个字寓意着至高无上的荣耀,“成吉思”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伟大、宽阔”,“汗”就是蒙古族的首领,也可以指权利、荣誉。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胸怀宽广、眼界开阔,一生立下了许多赫赫有名的战功,被评价为“一代天骄”。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 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