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艺考主要考什么内容

冰雪玫瑰
精选回答

美术生艺考主要考什么内容?各学校考试内容不同,但主要都会考素描和写生、速写和色彩、创作设计及面试等,下面是具体的美术艺考考试内容,详细内容大家可以查看美术艺考大纲。

高中学美术要花多少钱美术生可以考什么大学?艺考表演台词独白精选5篇艺考是出路还是绝路?

美术生艺考主要考什么内容

美术艺考包括专业考试和文化课考试,需两者都通过一定分数线才会被录取。

统考和校考

统考一般包括的科目有素描、速写和色彩,具体详细考试内容以学校安排为准。素描通常包括人物和静物,人物里面又分为头像、半身和全身,素描时要注意细节的表现,这会是最后审阅的加分项;速写包括人物速写和风景速写,速写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有层次感;色彩一般分为静物、风景和人物,要注意色彩鲜明,构图饱满。校考是需要到你报考的学校里面参加专业考试,按照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考试科目也会有所不同。

文化课考试

文化课考试都是在专业课考试完之后,在6月份参加统一高考取得文化成绩。专业课结束后还会有将近三个月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在这段时间考生要付出比常人还要多的努力,在准备专业课的同时文化课会就此落下,只有加倍的努力才会在文化课上取得较好的成绩,不要让文化课成为最后进入大学校门的绊脚石。

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对于美术生来说都至关重要,哪一项考试没达到分数线都有可能和你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报考美术专业的同学千万不要落下其中任何一项哈!

美术艺考考什么内容

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因各学校所招的专业不同和培养目标不同,考试内容及要求也有不同。

美术考试内容:

大多数美术院校(系)的专业考试有素描和写生、速写和色彩、创作设计及面试等。不同专业的招生考试设置有不同的考试科目和要求,比如,报考油画壁画和雕塑等专业的考生,必须用素描或者色彩方式完成创作试题;报考中国画专业类的考生,大多用白描(线描)完成创作试题;报考装潢艺术设计等专业的考生,用工艺设计手法完成创作试题;报考美术学专业的考生,一般考美术史知识、写作和面试等;报考中国画、书法的考生,一般考书法和篆刻、古汉语和国画基础等。所有考试科目的绘画材料如画板和画夹、颜料、画笔、绘画工具等,均由考生自备。

其中,素描又分为素描人物和素描静物。素描人物又分为:头像、半身和全身。素描静物就是你想象到的所有静物。色彩分为水粉和水彩,又可分为:色彩静物,色彩风景,色彩人物等。速写分为速写人物和速写风景。

美术专业考试应该学习的内容:

1、素描:静物、石膏像、人物头像、脑袋半身像、全身像、默写诀窍。

2、速写:慢写、线描、素描速写、速写表现技法、速写默写技巧。

3、色彩: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头像写生、默写诀窍。

4、创作:绘画创作、命题创作、理解与应变能力。

5、设计:图案、设计基础、平面构成、立体构成。

美术艺考都考什么啊?

如果你现在高三,先过统考再说。都是百分之95,考1素描头像写生或默写(约2个半小时到3个小时),2速写,默写或写生(一到三个人组合不等,约半个小时),3色彩 静物写生,或默写(约三个小时)如果你过了统考,考别的学校可能遇到奇葩的学校。

比如可以补考速写,比如要画彩头(鲁美)比如要画结构素描,还可能画设计小稿一类的,不过很少,报考的时候会说明,你自己可以选择的考统考之后可以考一些省内的单招,就是以防万一统考没过,哪些学校可以一不要统考成绩。

统考过了以后就可以愿意考哪里就考哪里。考多少都没人管你。具体可以让你专业课老师给点意见吧。然后就是文化课了。大学录取是文化课加专业课,这个也分好多种。跟你说如果你文化课好的话可以选择只要过了美术专业的分数线然后按文化课成绩排名的。

这基本是安统考成绩来的,单考的很少。最多的就是如果你下证的学校会给你排名和分数。文化课占百分之40到60不等加上专业课成绩的百分之60到40不等的和的排名录取。这个你要去学。其实艺术生很苦的。特别是集训和考试的时候。

风追烟花雨 2024-05-26 11:07:28

相关推荐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西门豹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西门豹》课文主要内容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西门豹》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雪月是什么意思

雪月,汉语词语,拼音是xuě yuè,意思是指明月。雪和月。
释义:
1、明月。
出自唐代贾岛《酬胡遇》:“游远风涛急,吟清雪月孤。”
2、雪和月。
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造句:
1、透过书籍,人们可以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观察百般生态,去感知风花雪月,去领略高山流水,去体验世态炎凉。
2、大理美景“风花雪月”一如其名,自是美不胜收。

关于眼光和格局的诗句

关于眼光和格局的诗句有: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
译文: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译文: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3、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译文: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4、列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译文: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代杜甫《望岳》
译文: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译文: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译文: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译文: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9、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出自唐代杜牧《题乌江亭》

译文: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10、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掌管大事的人一定要考虑到宏观的、长远的事情,而具体去实施的人却一定要清楚细节的、切近的事情。

1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代李白《上李邕》

译文: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译文: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13、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代李绅《答章孝标》

译文:只有虚假的,不好的东西才需要一个好的包装。如果是真实的,好的东西就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来掩饰了。

14、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唐代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译文: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

1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代杜荀鹤《小松》

译文: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归宿感什么意思?

归宿感的意思是回到家的感觉,家里安全、放松、有关爱、认同、包容、和谐与温暖。
归宿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guī sù,意思是意向所归;止宿;结果,结局;最终着落。出自《荀子·非十二子》:“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
示例:宋·秦观《韩愈论》:“别白黑阴阳,要其归宿,决其嫌疑,此论事之文,如苏秦、张仪之所作是也。”
感是汉语一级字,读作gǎn或hàn,最早见于金文,本义是外界事物在人们思想情绪上引起的反应,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动人心也”,由此引申出触碰、觉得、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等含义;由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申为向对方表示谢意;由觉得引申出生物体因病菌或病毒侵入而发生病变的含义。又用作名词,指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等。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