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做故事

人老心不老
精选回答
历史上,杂技泰斗金业勤有哪些故事?

金业勤先生,有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老天桥最后一位艺人、被誉为老天桥“活化石”、杂技泰斗、杂技名宿、杂技演员、老天桥车技艺人。

当时我们眼前的这位老人当时那年已经八十七岁了,他是中国杂技团第一批演员,也是少数几位当时仍然健在的北京老天桥杂技艺人之一。

自己这个八十七岁老人了,第一点自己起得很早、自己锻炼,这个他在他们这院子里呢走两公里半、差不多四十分钟,然后上来呢练练颈部、腰部、腿,然后练练胳膊的肌肉,这样呢,自己这身体一直保持着比较好,你像自己现在仰卧起坐自己能够来三十个,你看他这么大岁数他这肚子没放下来。

在北京的前门外曾经有一个大市场,老北京人称它为“天桥”,新中国成立以前、这儿是老百姓最喜欢逛的地方,因为这里不仅有各种物美价廉的日用品和风味小吃,还聚集了一大批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金业勤就是其中的一位。

1942年到1948年间,他曾在这儿摆摊儿卖艺。

那时候叫看玩意儿,你比如像他们“撂地”,“撂地”就是在露天一个场子、外面围一圈板凳,他们在板凳里边儿练。

观众呢,在板凳外边儿看,没有钱的观众在外边儿随便看,可以不花钱,你像有些小徒弟、送货什么的到天桥玩一玩,有些农民卖了这个农产品之后到天桥这看一看,给鼓鼓掌、这就很好了,也是他们一个,怎么说,业余的娱乐。

它(老天桥)为什么那么多年在旧社会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穷人啊、也可以逛天桥,就包括我身上镚子儿没有、我也可以逛天桥。

当时,这些常年在天桥卖艺的人都有个外号,如练杠子的飞飞飞、拉洋片儿的大金牙、装驴玩技巧的赛活驴等等。

金业勤因为年龄小又长得黑所以被人称做“小老黑儿”。

“小老黑儿”年纪虽小,本事可挺大。

他可以练一点比较小的动作,你比如他两个脚蹬着车轮的两个拐子他可以摇着这个车轮子这么走,这算小玩意儿。

下回啊,你看这好不好,下回我给您练个难的,我让我这妹妹站我肩膀上,我一拖这个第二个妹妹,我能把她拎起来在场子里转三圈,然后我们三个人还摞起来、还可以站起来,一个人站一个人的肩膀上,三个人都能站起来。

在自行车尚未普及的年代,出身贫寒的金业勤为何能有一辆自行车、还练起了让人稀罕的车技呢,这得从他的父亲说起。

金业勤他父亲是个修自行车的,金业勤很小的时候,就用旧零件给他攒了一个小自行车,金业勤他五、六的时候就会骑自行车,至于他怎么成为车技演员那是“七七事变”之后他父亲得了严重的胃病、北平沦陷了,这个用北平土话说啊、没有饭辙了。

有一个好心人说,这孩子身体挺好,我看啊,我给他介绍个师傅,让他练这个打把式卖艺、练杂耍去。

家里一商量一狠心,得找饭辙呀,就给他介绍个老师,这个老师在天津,叫陈亚南。

1937年,金业勤只身来到天津学艺,师父因为体谅这个小徒弟家境贫苦,所以免了他的学费,但是在指导金业勤练功的时候那可毫不马虎。

不但我技术要好,身体什么样、表情什么样、手放在什么位置、演完了这个动作怎么样向观众、那时候叫亮相、做表情,这都很重要了。

通过他对金业勤他的这个教导,自己逐渐地升华了,由一个业余的车技的爱好者慢慢地成了往专业里走了,这样差不多练了半年多,自己很有进步。

他了解他的情况啊,他说你们家还有什么人呢,自己说我还有个妹妹,他说你把她也找来。

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金业勤和妹妹金汝勤、金淑勤组成的兄妹三人组在天津曲艺界渐渐地就有了名气。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为了给观众留下一个好印象,也为了多挣点饭钱,金业勤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休息这不算苦,你比如说生病,谁没有生病、有点头疼脑热、像什么感冒什么这都不在话下、都必须演出。

有一次呢,他肩膀上长了一个我(他)们叫大疖子,长了一个疙瘩,肿得挺高、挨一下就这么疼,他在台上表演的时候呢,有一个动作啊、他妹妹一跳站在他肩膀上,她住肩膀上一踩,哎呀、这疼极了,他就感觉“呲”的一下子、他这后背就流下了好多东西,那就是连脓带血,疼得他直咧嘴啊,那时候怎么处理呢,这个自己冲着观众的时候,我脸冲前的时候,必须是笑脸啊,他转过去时候、哎呀、太疼了,他疼得汗都出来了,转过脸来还是笑脸、就这样啊。

转眼间,五年一晃而过,1942年,已经出了师的金业勤回到北京,和两个妹妹一起来到天桥、摆摊儿卖艺,然而要想在这藏龙卧虎的天桥挣着钱,仅凭身上的技艺是不够的,还得有招徕看客的嘴上功夫,要说这嘴上的本事,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算得上是金业勤的老师。

那个时候在杂耍园子演出,也要跟观众说话,叫抖搂包袱,就是说笑话啊,这个自己光会傻练,侯宝林先生就跟他说,你这傻练不行啊,你得会说话呀,自己说我怎么说啊,他说你这样说啊、你小孩嘛、以你小孩的特点,你说啊。

这个演得好的这个车上技巧人家叫车术、车上的技术,你说像我这个练不好的叫车什么啊,我这不能叫树(术),叫劈柴棍,您别看我这劈柴棍,我这劈柴棍不扎人,这个我练好了,您想着给我鼓鼓掌,谢谢大家了。

他跟金业勤他说,这就跟大家的关系拉近了。

于是,在人来人往的天桥市场金业勤活学活用,把侯宝林先生教给他的方法派上了用场。

人人都会骑车,我提出个问题啊,您说这自行车的车把它的第一个重要作用是什么,这车把的第一个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他不等观众说、他就说了,有人说、那是拐弯掌握方向,错的,大伙就一愣、觉着他这胡说八道呢,自己说您好好想想啊,有人会骑车、有人不会骑车,这是为什么,不会骑车子您骑起来、您看我啊、拿着车把我就拐弯,骑车愣走、拐弯,咣一下,我就摔出去了,大伙都哈哈一乐。

这样呢,就跟观众的关系拉近了,我说它的作用啊第一不是拐弯,是掌握车的平衡,车往里边歪了,你赶紧车把往里拐,车往外边歪了就得往外拐,在掌握平衡的前提下您再说拐弯。

大伙觉得对,这样拉近了感情了。

光是把看客吸引过来这还不够,对于摆摊卖艺的人来说,最怕的就是,表演完了之后,观众一哄而散。

所以一边表演,还得一边和观众套磁,目的无非是央求观众多少给点儿钱,用金业勤他们的行话来说,这叫“开杵门子”。

你给我们扔个块儿八毛的,我们好养家糊口,那位说我没带钱、没带钱没关系,你白瞧的看、这个您看着好,您给我们鼓鼓掌、您来一嗓子好,站脚助威我们也谢谢您了。

有人说我有事,这也是我们最忌讳的,有事的人您先走、您现在就走,您现在先办事去,您办完事回来我还在这练,你可千万别早也不走、晚也不走,好不容易等我们练完了,您扭头一走,您这一走不要紧的,把我们财神爷挤散了,我们可就白练了,这个话必须说清楚。

要不然呢,练完了一要钱了,就挤散了,这样就封住了、基本上没有走的,看完了之后观众往场子里扔点钱,自己大概地统计嘛,大概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人给钱。

然而这些钱够金业勤养活全家吗,千辛万苦挣来的钱又能不能全都落到他的口袋里呢。

客流如梭的天桥看起来是个挣钱的好去处,然而背后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挑着养家重任的金业勤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几乎见天都得去天桥出摊儿表演。

他是租魏记茶馆的一块地方,这魏记茶馆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她有一个傻儿子,这娘俩开这个茶馆、也是很穷很穷的,她给自己(金业勤他)码好了板凳,给自己沏一壶水,自己租用她这个地方,他们二八下账,自己挣十块钱给她两块钱,每天在这卖艺,自己一天差不多演十场、很累很累的十场。

但是十场呢有五场是不同的,另外五场是重的。

身体的劳累还不是金业勤最大的苦处,在这鱼龙混杂的天桥市场他最怕的就是地痞恶霸。

一旦惹上,轻则做不了生意,重则被打、乃至丧命。

在金业勤场子所在的魏记茶馆的对面有一家孙五茶馆,它的老板就是天桥出了名的恶霸。

那个茶馆很阔,叫南霸天,活阎王南霸天,他一看自己这啊、挺好挺受欢迎、他生气,有一天自己正练着练着他进来了、别干了,怎么了、怎么了五爷,你这个看玩意儿的把这个防空壕给踩了,你知道这防空壕谁让盖的,这日本人盖的、你拉得了吗,别干了、别干了。

他不让干就不敢干了,人家有势力啊,自己那个地主老太太真急了,自己一干不了她挣不着钱了,她领着她那儿子拉着金业勤他,这个披头散发啊,俩眼眵目糊、还是两只小脚,就上了这个孙五茶馆去了。

孙五爷,您不让小老黑儿(金业勤)练,我也活不了了、我们家饿死了,干脆我就死到您这了,一下就躺在地下了,撒泼打滚啊、招来一圈人,你猜怎么着,这恶霸也怕不要命的,这个后来孙五说,你起来、你起来、你起来,让你儿子跟小老黑儿去把那个防空壕填好了,下回再踩就真甭干了。

就这么受气。

这场纠纷因为有租场子的老板娘护着,金业勤总算是有惊无险,然而不久后他在表演的时候说的几句话却差点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自己说您别看我现在在这卖艺,我这没法子、这我小时候也上过学呀,要不是日本人来了呀我现在上大学了,自己还挺得意的,自己说说心里话。

没想到由这个板凳外边跳进一个人来、一下就把他脖领拽住了、戳着他这脑袋,说你的这个大大的坏了,哎呀、日本人,非要把他拽走不可,就在这个时候,跳进这么三、四个小伙子来一下把这日本人给抱住了,他怕他打他,他跟日本人说,他呀是这个自行车的、好的、练得好。

把他摁到板凳上,你的、坐下坐下、让他练你看。

这日本人坐下了说赶紧练好的,他就赶紧练起来。

他想绝不会是夸我呢。

好不容易盼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没想到,国民党伤兵又给金业勤带来了新的麻烦。

最讨厌的是什么呢,是天坛医院住着一批这个国民党的国军的伤员,小偷站在人群里、三五成群地就偷人家钱,他不会偷、不像小偷似的他练过,他不会偷、一偷人家就发现了,发现了之后连偷带抢,集体就打人家,这一下就把他们这个买卖搅了,所以他们特讨厌这个伤兵来上他们这看玩意儿。

在天桥撂地卖艺这段日子金业勤兄妹是饱受欺凌,然而为了保住这个饭碗,金业勤也只能是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头呑。

他父亲有病,有时候他回家他父亲掉着眼泪跟他说,孩子、你别生气,你受欺负千万别跟他们打起来,要打起来的话,人家把你打坏了,咱们家可就完了。

人家把你打了,你没地方找人家去,咱们为了、怎么说,为了这口饭、忍气吞声活着吧。

他就想着,咱们什么时候能好啊。

驱散乌云太阳升,解放了。

抓住机遇 2023-08-26 12:18:51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 有什么好的素材

要想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好好运用作文素材,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高考作文素材1.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
展开详情

什么牌子的点读笔适合小学生 哪个好用

点读笔还都不便宜,价格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几支笔买下来,一个月的工资都未必够。每个点读笔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哪个最好最适合孩子用呢?哪个点读笔比较好趣威反应迟钝是我的直观感受,具体能够点读的书需要在趣威官网上找...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李白谪仙人称号出自

李白“谪仙人”称号出自《对酒忆贺监二首》。
原文: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译文:
四明山中曾出现过一个狂客,他就是久负风流盛名的贺季真。在长安头一次相见,他就称呼我为天上下凡的仙人。当初是喜爱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却已变成了松下尘。每想想起用盎龟换酒的情景,不禁就悲伤地泪滴沾巾。
狂客贺先生回到四明,首先受到山阴道士的欢迎。御赐一池镜湖水,为您游赏在山光水色之中。人已逝去仅余故居在,镜湖里空有朵朵荷花生。看到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场大梦,使我凄然伤情。
这两首诗在艺术上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随着镜头的一再转换,展现出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心绪。第一首前四句着重对昔日的追忆,但后四句却是在今——昔、今——昔的反复重迭之中,来加强感情的抒发。第二首前四句言昔,后四句言今,同样是在对比之中展示出诗人那极不平静的心绪。这一手法的运用,无疑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的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统治疆域东、南至海,西至葱岭,南至越南,北至大漠,东至辽东。
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计熟事定 举必有功什么意思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是汉语词汇,意思是计划成熟,事情安排就绪,战争的发动必定成功。出自唐代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
原文节选:
臣负恩方镇,初惧寇戎,正于忧迫之时,果闻仁圣之谕。攘却凶孽,不劳干戈。臣静思远图,为国久计,莫若存信施惠,多愧其心。岁通玉帛,待以客礼。昭宣圣德,择奉谊之臣;恢拓皇威,选谨边之将。积粟塞下,坐甲关中;以逸待劳,以高御下。重以金玉之赠,结以舅甥之欢。小来则慰安,大至则严备。明其斥候,不挠不侵。则戎狄为可封之人,沙场无战死之骨。若天下无事,人安岁稔,然后训兵,命将破虏。摧衡原州,营田灵武。尽复旧地,通使安西。国家长算,悉在于此。计熟事定,举必有功;苟未可图,岂宜容易。此皆陛下朝夕倦谈之事,前后立验之谋。臣质性顽疏,筹画庸近。受恩非据,敢忘献忠?犬马之心,实所罄尽。谨遣某官奉表。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衔得云中尺素书什么意思

“衔得云中尺素书”意思是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出自唐代李白的《捣衣篇》,是南北朝乐府旧题,此题起源于古琴曲《捣衣》。此篇题作“捣衣”,《乐府诗集》未收,诗中并不着重写捣衣,只闲闲地提了一句“夜捣戎衣向明月”,因此“捣衣”只是作为闺怨的代词。李白此诗是为闺怨而作。
原文: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此诗的开头就写少妇在闺中愁思远人,忽得来信,报道丈夫仍滞留交河之北。其实不必一定要信来,信也不会由春燕捎来,春燕从南边海上归来也不可能带来极北的交河的信,这些都是虚拟,甚至是不合理的虚拟,只是借以画出闺中思妇“愿为双鸟泛中洲”的遐想而已。诗的场景是在少妇的闺房,全诗充满渲染闺房里的景况和闺中独处的哀怨;并以想象中的征夫的处境“君边云拥青丝骑”、“晓吹员管随落花”和眼前闺中的光景对照,点染出少妇的魂驰塞外。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