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关于米诞生前的历史

情比纸薄
精选回答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此可见标准的重要性。但若了解了某些标准在制定之初的随意,标准的权威难免就要大打折扣——在容积、重量、长度等标准中,长度标准的确定是最早的,也是最为随意的。

马屁股也制约今天的火箭助推器

现代铁路的铁轨间距是4英尺8点5英寸,铁轨间距采用了电车轮距的标准,而电车轮距的标准则沿袭了马车的轮距标准。

马车的轮距为何是4英尺8点5英寸?原来,英国的马路辙迹的宽度是4英尺8点5英寸。如果马车改用其他尺寸的轮距,轮子很快就会在英国的老马路上撞坏。

英国马路的辙迹宽度又从何而来?这可以上溯到古罗马时期。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老路都是罗马人为其军队铺设的,4英尺8点5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 罗马战车的宽度又是怎么来的?答案很简单,它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的屁股的总宽度。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美国航天飞机的火箭助推器也摆脱不了马屁股的纠缠——火箭助推器造好之后要经过铁路运送,而铁路上必然有一些隧道,隧道的宽度又是根据铁轨的宽度而来。代表着尖端科技的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竟然被两匹马的屁股的总宽度决定了。

英尺是一个cr的“脚丫子”

古代,人体的某些部分,都是制定长度标准的重要依据。

最早有记载的人为标准来自古埃及。埃及人曾用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制作了一根长度标尺,它的长度是法老的小臂(肘到中指)的距离,因此又叫“腕尺”(cubit)。虽然这个标准确定得相当随意,却解决了重要问题,比如:金字塔的准确施工得到了保证。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他们找来美男子库里修斯,以他双手伸开时两手中指指尖的距离为长度标准,称为“一浔”。在古罗马,恺撒大帝以军队行军时行走2000步为一“罗马里”。后来被英国人沿用,这便是“英里”。

公元9世纪,英皇亨利一世在位时,组织大臣们讨论“一码究竟应该多长”,大臣们为此争论不休,各说各的理。亨利一世急了,一拍大腿说:全都不许闹,一码就是我鼻尖到食指尖的距离。于是,“码”伴随着亨利一世的怒气诞生了。 英寸的标准是10世纪英皇埃德加的拇指关节的长度。到了14世纪,英皇爱德华二世颁布“标准合法英寸”,从大麦穗中选取3粒最大的麦粒排成一行,其长度就是一英寸。

英尺起初是一个成年人的脚长。但德国人并不满意这种随意性,他们认为脚的长度因人而异,人们都依据自己的脚长来计算长度误差太大。于是,在16世纪,他们找了16个男子,将他们左脚的长度加在一起再除以16,求得平均脚长,这就是现在的“英尺”。

秦始皇: 王侯身体部位的“终结者”

随意定义长度标准的并不仅限于老外,中国的情况也基本类似。史书记载,在远古时期,中国人便“布手知尺”、“身高为丈”、“迈步定亩”。古人中指中节之长被定义为“一寸”,直到现在,中医的针灸还沿用这个标准。

中国最早的长度标尺是安阳殷墟出土的商尺。这把骨尺由兽骨磨成,长17厘米,上面标刻着等长的10个单位。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各自定义自己领土内的长度标准。这个王的手掌,那个王的小腿,都纷纷派上用场,使得长度标准极为混乱,给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造成了极大不便。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王侯的身体部位才退出历史舞台。

“米”取代“屁股”和“小腿”

如果没有法国人,今天的人们很难摆脱“马屁股”和“小腿”带来的尴尬。当今世界广泛采用的长度单位是“米”,米制最终得以确定,不能不感谢法国人。

法国大革命胜利后,具有革命思想的科学家拉格朗日,于1791年被选为法国度量衡委员会主席。在他的推动下,法国当局规定:把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定义为“1米”。

使用与地球关联密切的长度单位,自然比“马屁股”和“小腿”高明许多。但问题是,如何知道地球经线的长度呢?天文学家约瑟夫·德朗布尔和安德烈·梅尚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在当时欧洲的狂热革命与纷飞战火中,两位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开始了细致的勘测工作。

7年后,德朗布尔和梅尚带着勘测资料回到巴黎。法国度量衡委员会根据两位科学家的测量数量,用铂铱合金制成了一把标准米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米原器”。1812年,法国开始实行米制。1875年,国际度量衡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会议,法、德、美、俄等17国政府代表共同签署了《米制公约》,米制成为国际通行的长度标准。

随着科学技术对长度标准精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米原器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一种更加精确的自然基准应运而生。1960年,在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界重新规定了米的标准:在真空中,氪86(氪的一种同位素)发出各向同性的橙色光波长的1,650,763倍为1米。

然而,氪86的光波长度很难获得,各国在使用过程中感到并不方便。于是,人们想到了在真空中恒定不变的光速。1983年,国际计量局重新定义了“米”:真空中的光,在299792.458分之一秒内通过的行程长度为1米。这个标准被一直沿用至今。

淡定天下 2024-04-16 15:54:09

相关推荐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

题目内容: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考点核心: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
展开详情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

题目内容: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最...
展开详情

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题目内容: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展开详情

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 ②都是自信的误区 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

题目内容: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②都是自信的误区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是良好的心理素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最佳答案:A答案解析:自卑的人轻视自己,自负的人过高的估计自己,它...
展开详情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

题目内容: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L、c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①(a+b)×6...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千万缕的意思

千万缕的意思是千丝万缕,千条丝、万条线。
千丝万缕造句:
1、两家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
2、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与月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4、春姑娘悄悄地来了,和煦的阳光从竹林的叶片枝杆中洒下了千丝万缕的金线,为竹林增添了生机。
5、宝黛二人之间的种种,有如千丝万缕,数来数不来,话也话不完。
6、新社会与旧社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7、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8、学校并不是世外桃源,它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9、原来是春姑娘把千丝万缕的线条从天空中投了下来。
10、我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和雨结下了千丝万缕的牵绊。

一狼洞其中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的词类活用:洞,名词作动词,意思是“打洞”。出自《狼》:“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大概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科学实践观创立的作者

科学实践观创立者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一、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方面含义:
1、实践的一般本质: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实践的特殊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意思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的意思是指市井百态、寻常生活最能抚慰世俗人的思想了。抚的意思是抚慰,安抚。凡人心则是指“世俗人之心”。
烟火,yān huǒ,汉语词汇,即炊烟。借指住户、人家生火而燃起的烟火。
出处:
1、《庄子·徐无鬼》:“豕虱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
2、《后汉书·吴汉传》:“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
3、《北史·魏陇西公仑传》:“今日大风既劲,若今推草车方轨并进,乘风纵烟火,以精兵自后乘之,破之必矣。”
近义词:烽火、人烟、焰火。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