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朱棣把皇位传给谁了

岁月之沉淀
精选回答

《大明风华》终于开播了,在前两集当中,最大的事情恐怕就是朱棣的皇位传承问题了,朱高炽和朱高煦,究竟最后谁能成为皇帝,似乎一切都是未知。朱棣很明显对于朱高煦的能力更为满意,但是朱高炽毕竟是太子,他也不准备换太子,可是朱高炽最终真的当了皇帝了吗?朱棣最终究竟把皇位传给了谁呢?

1.历史上朱棣传位给谁

朱高炽和朱高煦两人都是徐皇后所生的,一母同胞,应该要相亲相爱才是。但是朱高煦这个人从小性格就很野蛮,他在小时候和其他藩王的世子一起去京城读书的时候,连自己的爷爷朱元璋都不怕,行为张狂放肆。到了长大之后,他击杀小官和欺辱百姓的事情都没少干,很多朝臣都因为他的品行而怪到他父亲朱棣头上。即使他让朱棣背了这么多个锅,朱棣还是很喜欢他,那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属意的皇位继承人不是朱棣,而是长子朱标。朱标死了之后,朱元璋把皇太孙朱允炆视为继承人,在朱元璋眼里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其他的儿子。朱棣是在朱允炆继位后通过所谓的“靖难之役”才坐上了皇位,也就是说,朱棣的皇位是打出来的。在靖难时期,朱棣有两次被困,都是被朱高煦救了。

第一次被困是朱棣兵败东昌,大将张玉也战死了,眼看要被挨揍了,谁知朱高煦率军赶到,仿如神兵天将般击退南军,把朱棣救出来;第二次被困是朱棣在浦子口被南军击败,朱高煦又率领大军赶到支援,这次朱棣干脆把指挥权交给朱高煦,让他率军作战,朱高煦也没有辜负朱棣的厚望,把朱允炆的军队再次击败。

本来儿子救老子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当朱棣当上皇帝之后,这就是很值得显摆的事情了。如果说朱高煦一开始只是天不怕地不怕,那么他想当皇帝的野心完全是朱棣激发出来的。朱棣曾经和朱高煦说过,世子朱高炽经常生病,让他好好地努力。这明显就是暗示朱高煦也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啊。

相比于肥胖体弱的朱高炽,朱高煦和朱棣在战场上并肩作战,而且救过朱棣性命,看上去似乎他更适合当太子。但是朱棣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高煦呢?原因是很复杂的。首先,朱高炽是嫡长子,立太子一向都是长子嫡孙优先的,朱高煦虽然是嫡子却非长子;其次,朱元璋曾经称赞过朱高炽,却对朱高煦表示厌恶,朱棣的皇位得来不正,他选继承人肯定得选一个朱元璋夸过的啊;最后,朱棣在位期间经常征战,朝廷其实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朱高炽的仁厚比朱高煦的骁勇更合适治理天下。

虽然朱棣很喜欢朱高煦这个二儿子,却把皇位传给了朱高炽。也正正因为朱棣这种理性的选择,才有了后来非常出名的仁宣之治。不得不说,朱棣这个人确实目光远大啊。

2.大明风华朱高炽结局

《大明风华》朱高炽结局是猝死,享年47岁。比他老爹朱棣少活17年,而且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就死了,有人说他是无福消受这些福气。

朱高炽是朱棣的孩子,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为人喜欢读书,行为举止都很得体,但是体质不行。据说跟他身材肥胖有关系。朱高炽还有其他的兄弟,其中跟他争夺位置最凶的是朱高煦,当时朱棣还曾允诺说要把皇位传给朱高煦。

但是朱棣最后还是选了朱高炽,虽然朱高煦有意谋反,但都被压制住了。朱高炽即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还平反了很多冤案。这也让朱高炽受到朝中大臣的爱戴,临死前,他还决定把京师迁回南京。

在《大明风华》中,朱高炽是由曾饰演过“狄仁杰”的梁冠华出演,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那一句“元芳你怎么看?”而梁冠华的个人形象跟朱高炽其实蛮贴合的,加上他本人的演技不错,自然也容易吸引网友关注。

3.大明风华朱高煦结局是什么

《大明风华》朱高煦结局死了,他发动了多次叛变,但这些叛变都没有成功。朱高煦最终被***了,他因为自己的执念而丢掉了性命。

朱高煦是朱棣的二儿子,他和朱高炽是亲兄弟,他们俩都是徐皇后的儿子。

朱高煦这个人非常擅长领兵打仗,他与父亲朱棣起兵靖难,立下了很多的战功,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

原本朱棣非常喜欢这个儿子,但他锋芒太露,人也不够仁慈,所以并不适合当皇帝。后来朱棣因为很喜欢孙子朱瞻基,所以立了朱高炽当太子,让朱瞻基当皇太孙。

朱高煦非常有野心,当然这都因为他本人太优秀了,他不甘心居于太子之下,他想要当皇帝。

朱高煦为了夺取皇位而筹谋了一生,他为了达成目标多次发动叛变。

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了,但朱高炽太短命了,他只当了十个多月的皇帝而已。当时朱瞻基并不在京城,他知道消息之后往回赶,朱高煦在半路埋伏了杀手,想要截杀朱瞻基。但行动失败了。

后来朱高煦直接造反,朱瞻基御驾亲征,用很短的时间就打败了朱高煦。最终朱高煦被***了。

承蒙时光不弃 2023-08-11 14:49:03

相关推荐

显卡的6P供电怎么接

1、首先需要准备显卡电源线,保证质量完好无损,方可进行接下来的操作;2、接着观察电脑的插口有哪些具体样式,是否与自身的电源线接口相匹配;3、接着准备连接,首先找到电源插口上六加二中的六插口,随后插在显卡上,此时...
展开详情

表示队伍整齐的四字词语

1、堂堂之阵: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2、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正正之旗: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4、匪匪翼翼: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5、井然有序:整...
展开详情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
展开详情

儿子欠债父母有义务还吗

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财产分的很清楚,不存在连带责任。父母对于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负偿还义务,除非父母作为继承人,在成年子女死亡后继承死者遗产,就需要承担遗产价值以...
展开详情

青团的绿色是用什么做的

青团的绿色是用一种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泥胡菜、艾蒿、鼠曲草三种。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绿,曾常用,现用的已不多见)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李白谪仙人称号出自

李白“谪仙人”称号出自《对酒忆贺监二首》。
原文: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译文:
四明山中曾出现过一个狂客,他就是久负风流盛名的贺季真。在长安头一次相见,他就称呼我为天上下凡的仙人。当初是喜爱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却已变成了松下尘。每想想起用盎龟换酒的情景,不禁就悲伤地泪滴沾巾。
狂客贺先生回到四明,首先受到山阴道士的欢迎。御赐一池镜湖水,为您游赏在山光水色之中。人已逝去仅余故居在,镜湖里空有朵朵荷花生。看到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场大梦,使我凄然伤情。
这两首诗在艺术上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随着镜头的一再转换,展现出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心绪。第一首前四句着重对昔日的追忆,但后四句却是在今——昔、今——昔的反复重迭之中,来加强感情的抒发。第二首前四句言昔,后四句言今,同样是在对比之中展示出诗人那极不平静的心绪。这一手法的运用,无疑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的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统治疆域东、南至海,西至葱岭,南至越南,北至大漠,东至辽东。
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计熟事定 举必有功什么意思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是汉语词汇,意思是计划成熟,事情安排就绪,战争的发动必定成功。出自唐代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
原文节选:
臣负恩方镇,初惧寇戎,正于忧迫之时,果闻仁圣之谕。攘却凶孽,不劳干戈。臣静思远图,为国久计,莫若存信施惠,多愧其心。岁通玉帛,待以客礼。昭宣圣德,择奉谊之臣;恢拓皇威,选谨边之将。积粟塞下,坐甲关中;以逸待劳,以高御下。重以金玉之赠,结以舅甥之欢。小来则慰安,大至则严备。明其斥候,不挠不侵。则戎狄为可封之人,沙场无战死之骨。若天下无事,人安岁稔,然后训兵,命将破虏。摧衡原州,营田灵武。尽复旧地,通使安西。国家长算,悉在于此。计熟事定,举必有功;苟未可图,岂宜容易。此皆陛下朝夕倦谈之事,前后立验之谋。臣质性顽疏,筹画庸近。受恩非据,敢忘献忠?犬马之心,实所罄尽。谨遣某官奉表。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衔得云中尺素书什么意思

“衔得云中尺素书”意思是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出自唐代李白的《捣衣篇》,是南北朝乐府旧题,此题起源于古琴曲《捣衣》。此篇题作“捣衣”,《乐府诗集》未收,诗中并不着重写捣衣,只闲闲地提了一句“夜捣戎衣向明月”,因此“捣衣”只是作为闺怨的代词。李白此诗是为闺怨而作。
原文: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此诗的开头就写少妇在闺中愁思远人,忽得来信,报道丈夫仍滞留交河之北。其实不必一定要信来,信也不会由春燕捎来,春燕从南边海上归来也不可能带来极北的交河的信,这些都是虚拟,甚至是不合理的虚拟,只是借以画出闺中思妇“愿为双鸟泛中洲”的遐想而已。诗的场景是在少妇的闺房,全诗充满渲染闺房里的景况和闺中独处的哀怨;并以想象中的征夫的处境“君边云拥青丝骑”、“晓吹员管随落花”和眼前闺中的光景对照,点染出少妇的魂驰塞外。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