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桥街道志愿者服务活动工作方案

永不言弃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罗桥街道志愿者服务活动工作方案本文简介:街道志愿者服务活动工作方案为了推动“转作风、强服务、促发展、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全街道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扶残助弱的优良传统,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在全辖区营造共同服务辖区居民、

罗桥街道志愿者服务活动工作方案本文内容:

街道志愿者服务活动工作方案

为了推动“转作风、强服务、促发展、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全街道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

中华民族尊老敬老、扶残助弱的优良传统,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的长

效机制,

在全辖区营造共同服务辖区居民、

关注弱势群众的良好氛围。

街道团工委特结合我街道实际,报请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在全辖区

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一、活动主题

争做时代先锋,爱心奉献社会。

二、目的意义

通过广泛开展多

种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教育广大辖区党员干部、团员

青年、在校学生积极投身参与社区服务,在全街道进一步营造引领风

尚,弘扬正气,无私奉献,互助互爱,讴歌时代典型,争做时代先锋

的良好氛围,充分展示文明罗桥、靓丽罗桥、魅力罗桥、和谐罗桥的良好风貌,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三、队伍建设

各村(居)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由村(居)支部书记兼任,各服务队志愿者招

募工作主要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进行。机关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招募在街道党政办报名,村(居)志愿者在各自村(居)委会报名。志愿者队伍人员构成:

辖区各企、

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

青年团员、

村(居)干部、

居民、辖区中、小学学生,其他社会

热心人士等。

四、活动内容

1、开展送知识进社区、入小区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居委会设

立政策、科技、文化、法律、卫生“五进社区”活动联系点,建立居

民图书阅览室,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宣教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现

场法律咨询、义诊等活动。

2、开展送温暖进家庭志愿服务活动。关心辖区孤寡老

人、空巢老人、贫困家庭,定期对其进行慰问,帮助做家务、打扫卫

生,陪他们聊天解闷等。也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

活动,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使辖区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进步、经

济发展带来的新气象,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3、开展“爱我罗桥、美化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发动青年志愿

者开展“种植纪念树,见证我成长”护花护草、植树、清除垃圾、打

扫环境卫生、清洁市政设施、清除非法张贴物等活动。

4、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指路活动。在辖区重要道路、重点十字

路口、公交站台等进行文明交通值勤活动,提醒市民文明行车、文明

乘车、文明行走、自觉排队、主动让座。

5、开展义务献血和中华骨髓库捐献等活动。

6、开展“讲文明、除陋习”劝导活动。纠正部分村民,

说脏话,乱扔、乱倒垃圾,损坏公益设施等不文明行为。

7、开展外来务工青年关爱活动。积极为辖区外来务工青年开展

心理辅导,法律维权、政策咨询等活动。

8、积极参加市、县、街道组织开展的大型慈善活动、志愿服务

活动。

9、组建“义务巡逻队”,在全辖区开展治安巡逻和隐患排查化

解活动。

10、积极组织开展其他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辖区各团组织要在巩固现有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做

好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等工作,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深入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组织安排和服务内容,组建和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服务的工作职责、章程等管理

制度,制定

2011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工作方案和活动日程安排,动员

广大团员青年、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各社区应于

3

5

日前完成,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工作,并将招募情况上报街道团工委。

(二)活动实施阶段

村(居)各志愿者服务队根据方案确定的活动内容,围绕活动主题,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力求取得明显效果。

1、志愿服务活动要围绕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宗旨,重点开展

义务服务、劳动、结对帮困、村容整治、文体娱乐、文明素质提升等

活动。全街道各志愿者服务队伍,每月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志愿服务

活动不少于

2

次。

2、志愿服务可采取集中管理、分散活动、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

具体各服务队根据工作实际自行确定。

3、每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做好活动计划(方案)、安排、活

动后做好记录,收集活动资料、图片等,及时上报信息。

(三)总结表彰阶段

各团组织要对其志愿者服务队全年志愿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

总结,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街道团工委

6

月底将对活动开

展情况进行一次半年检查,年底进行一次总评,对表现突出的服务队

伍、先进个人和典型,进行集中表彰。

新兴街道办事处

Xx街道办事处

2012年9月6日

拼搏奋斗 2022-07-15 12:16:36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K9教育是指什么阶段

K9教育是指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K12,教育类专用名词(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k9和k12教育模式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差距在于k12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们要接受12年的教育,而k9只有九年。
但是k9和k12都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们不论是参加k9教育还是k12教育,学生们都可以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老师们也会一心一意的为学生服务,学生在不仅可以参加正常的课程,还能够参加很多艺术培训。
在语文和英语的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课之外,还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这两项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数学,物理课堂上,老师会帮助学生锻炼学习思维,提高思维能够让学生尽快走上正确的学习轨迹。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能够参加绘画,音乐,科学等课程,可这可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虔的含义是什么

“虔”的含义是恭敬。本义:虎行走的样子。引申为勇武、强固。诚敬;诚心。江西省赣州市的简称,古代赣州先称为虔州,宋朝时,虔州更名赣州,赣州的简称由此而来。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虔,虎行皃。”
2、《诗·商颂·长发》:“有虔秉钺。”
3、《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以告虔也。”
4、《左传·成公十二年》:“虔卜于先君也。”
5、《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造句:
1、她俩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2、人们喜欢外表的虔诚,可是里面却罪大恶极。
3、虽然祭拜神明有许多繁文縟节,但是虔诚的信徒们丝毫不以为苦。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翻译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意思是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出自《汉书·张良传》。
原文节选: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译文: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历史学的重大贡献。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出自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