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

黄昏后的美
精选回答

如何理解和评价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大家好!我是@朔漠风尘,下面我对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做简单品析,与大家共同学习!一、读原诗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知诗人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又因其曾封于舒、荆,死后谥号“文”,故又称“王荆公”“王文公”。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曾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升任宰相,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着峭刻幽远,雄健刚直,简丽自然的独特风格。

其诗有1500余首,很有特色,自成一家。

三、明注释书:题诗。

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茅檐:庭院。

苔:青苔。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排闼:推开门。

四、译诗句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翠色送到眼前。

五、品意境前两句写庭院中的景致,表明了主人的勤劳、爱整洁,也通过手栽花木写出了其生活品味。

后两句写院外的景色,弯弯曲曲的溪水像用手护住了田野,两边的山峰则像是推门而来,这样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色拟人化的动态,令整幅画面显得生动可爱极富情趣。

尤其“排闼”二字为神来之笔,说山峰仿佛带着清翠之色推门而入,这种极具新鲜感的形容精准、有节奏感且余味悠长,令人眼前一亮。

这里藏着两个典故。

“护田”出自《史记·大宛列传》中的“因置使者护田积粟”,说的是汉朝在轮台设置使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排闼”出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的“(樊)哙乃排闼直入”,说的是高祖卧病好多天不肯见人,樊哙推门探望。

诗人把典故融入景物的描写中,不仅直接引用了《史记》中的词语,形成了标准的用典对仗,还在动作、情态上迁移运用十分精准。

更重要的是,让山水暗含了典故中人物的品质,使这种拟人化的表达更有韵味。

诗人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内里还隐含着对居于此地人的欣赏之情,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对山水自然之景的选择,往往也是古人对自身心性情趣的表达,湖阴先生既然选择了一个这么幽静的地方作为自己的住所,可见其人也是品质高雅的。

纵观全诗,这首诗既描写了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环境,同时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出对居所主人品性情趣的赞赏。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宋代:王安石其一: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其二: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个人感觉,这两首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一定是王临川自己和湖阴先生都非常满意的诗。

他二人既是至交好友,那么我们从诗的意境上来看,可以将此二首看成是”每人一首“。

怎么理解呢?第一首,从字面的描写上来看,是写景,一定是写的湖阴先生家的景。

前两句写湖阴先生庭院之景,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

后两句写湖阴先生家周围的自然环境。

但是,我们知道古人写诗,并不仅仅只是写景那么简单,定还有其它深意,且能将此诗题于家中墙壁,必不简单。

我们不妨来引申一下,前两句写庭院之景,实则写的是湖阴先生本人的操守,修身克己,洁身自好,且能自给自足,没有过多的欲望。

第三、四句,讲”一水护田“,我们知道,古人将”水“比作是最接近”道“的物质,那么”一水护田“,就是讲”以道护心“,则”青自来“。

总体来讲,第一首诗就是讲湖阴先生品行高洁,依道而行,道法自然。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第二首诗,便是写给他自己的,我们来将几个”假借“的词找出来一分析就明白了。

写此诗时,临川先生已经退居金陵,功名已去,按理说,他也算退隐江湖,不问庙堂之事。

但是从第二首诗中,我似乎看到他还没有完全”放下“,依然有时恍惚还在朝中的感觉,这也能理解,轰轰烈烈的一辈子,哪里能说放下就放下呢?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桑条索漠,楝花繁茂,犹如朝中纷繁复杂的大小事务,早已习惯了日理万机的生活。

退隐后,连闻到外面风吹进来花的余香都能联想到昔日的”从政“生活,这也很正常,何况他还是个”大文豪“,文人的心总是很敏感的。

黄鸟,我们可以看成是暗指官场之人,因为古人平民是不能用”黄“的,而且官服上都是绣的各种鸟的图案来表示官职的品阶高低。

黄鸟鸣叫数声,大概指偶尔还能听到一些善于朝中的消息吧,每当此时,还以为自己依然身处官场呢?这也算是描述了作者本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吧,依然有些依依不舍之意,毕竟他还是”志未得意未满“,道家的“无为”,对他来说就像是镜中花,水中月,可见却不可得。

王安石能被称为”拗相公“,可见他与”道家“的”无为“是相去甚远的。

这也是他注定失败的原因。

不懂”以退为进“、”以弱胜强“,这在他当时有强大反对派的境况下,是十分不明智的。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想法,仅作探讨。

欢迎大家关注”广老师讲国学“。

天比不过海的蓝 2023-09-02 15:26:29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全部倒装的几种情况

全部倒装的几种情况:
1、完全倒装即把整个谓语放到主语之前(是整个谓语动词,而非助动词)。
2、there引出的完全倒装句:除了最常见的there be句型以外,there还可以接appear、exist等,一般都译成“有”的含义,构成完全倒装句等。
3、由地点和时间副词引出的完全倒装句:以地点副词here、there和时间副词now、then开头,后面的动词是be、come、exist、fall、follow、go、lie、remain、seem、stand(表移动或动态的不及物动词)等,而主语又是名词时,构成完全倒装句。
4、表示运动方向的副词或地点状语置于句首,谓语表示运动的动词且主语是名词时使用完全倒装。
5、在强调状语时,有以下情况:
当句首状语为方位词或拟声词,谓语动词为go、come等表示位置转移的动词时句子须倒装。
当句首状语为表示地点、方向等的介词词组时,句子须倒装。
当句首状语由“only+副词”,“only+介词词组”,“only+状语从句”构成时,句子须倒装。

锱铢必较的锱铢什么意思

“锱铢必较”的锱铢用来比喻极微小的数量。锱铢必较,汉语成语,读音是zī zhū bì jiào,用来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现代多用于形容维护公平权益,做事严谨细致。
出自《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近义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反义词:慷慨仗义、宽大为怀、宽宏大量、虚怀若谷。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喻严谨。
示例: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婪无厌,虽锱铢必较。”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就是族中支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关,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宋·陈文蔚《朱先生叙述》:“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

黄河之水天上来突出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黄河之水天上来”主要突出了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热爱与赞美、歌颂黄河的情感。出自《将进酒·君不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译文:
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大海不回还。
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青丝晚上就如白雪。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歌行。此诗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常以巨额数词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张弛有度,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豪放特色。

短除法怎么用

短除法用法是:在除法中写除数的地方写两个数共有的质因数,然后落下两个数被公有质因数整除的商,之后再除,以此类推,直到结果互质为止。短除法是求最大公因数的一种方法。
在用短除法计算公倍数时,对其中任意两个数存在的因数都要算出,其它没有这个因数的数则原样落下。直到剩下每两个都是互质关系。求最大公约数便乘一边,求最小公倍数便乘一圈。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