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仓节的风俗

阳光
精选回答

填仓节是民间祀祭仓神祈望来年五谷丰收的古老节日。相传在很多年以前,连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可是朝廷不管百姓死活,照样催税收租,恶霸地主乘机横行,老百姓民不聊生。这时有个给皇家看粮仓的仓官,看到父老乡亲的悲惨情景,毅然开仓放粮救济一方百姓。人们取得救命的粮食,非常感谢这个仓官。皇上知道后要派人来拿他问罪,他放火烧了空粮仓,自己也投入火中而死,这一天正是正月廿五,从此,后人为纪念这个粮仓官吏,每逢这一天人们就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画(垒)个粮囤状样,以示补仓,并对仓官的怀念,意喻填满粮仓,故这天称为“填仓节”。

填仓节的风俗:

1、填仓节晚上,晋北地区民间习惯打着灯笼,在院内各处找“填仓虫”(即各种复苏的小虫蚁),发现的越多,兆头越好填仓节,临汾地区的一些县、市,又传说为老鼠娶亲日。是日夜晚不点灯,称为鼠忌。

2、填仓节,临县等地在门首燔柴,表示对先亡之人的哀思。陵川等地要用各种饭菜在门外祭奠,俗名送祖先。晋南地区一些乡村,剪彩色纸片,贴于门上,剪彩色纸葫芦,贴于帽上。称此日为太上老君炼丹日,可以除百病,四季平安。填仓日,洪洞县等地习惯请女婿吃煎饼。老北京习俗正月二十三为“小填仓”,二十五为“大填仓”。

3、填仓日往往有一些节日饮食习惯,山东潍坊甚至将“天仓日”音转为“填嗓日”,认为这天应该让美食填嗓,所以这天的食物比平时要丰盛。这天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因其形如囤。晋南地区则要用稀面摊薄饼,中裹以菜肴,卷而食之。在山东,以吃水饺的为多,亦有吃糕的。即墨称这天为龙凤日,要用豆面和地瓜面做成起馏,即窝窝头。在山东武城,早晨吃黄米饽饽,谓“不打滑”;吃干饭,叫做“谷穗坚实”;吃枣糕,叫做“扬风糕”;也有吃面条的,叫做“钱绳子”,里面放些白菜叶,意味着棉花丰收。

4、在中国北方的农村和北京郊区,都盛行过这个填仓节。北京的习俗是正月廿三为“小填仓”,廿五日为“大填仓”。北京有民谚道:“过了年,廿三,填仓米面做灯盏。拿簸帚,扫东墙,捡到昆虫验丰年。”又说:“天仓,天仓,大米干饭杂面汤”,“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这些谚语流传至今。

5、填仓节几十年前,曾在农村老家度过春节,亲眼见到并参与过填仓节的活动。每逢正月廿五这天,各个农户在早晨没出太阳前,全家就忙碌起来,在农院或场院内用草木灰画几个不同的像粮囤样的圆囤状。当时人们都先将草木灰放在簸箕里,一手端着簸箕,一手拿个小木棍边敲打边撒灰,逐渐撒出画成一个个圆囤,并在中间画个十字形,圆边再画个梯子状图。在每个格里撒进些麦粒、高粱粒、谷子、豆子或玉米粒等粮食,然后用砖将粮食压住,比喻压仓压囤。在十字的中心,放些面条和铜钱,意喻五谷丰登、富富有余。画个梯子意喻粮囤高高,即大囤满,小囤流,吉祥如意,好日子步步高。

6、祭祀仓神更是那时城乡粮仓和粮商们的习俗。《晋书·天文志》云:“天仓六星,在娄南,谷新藏也。”清人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也载:“当此新正节过,仓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名其日曰填仓。”

7、在天津,填仓又称打囤。天津过春节有在门窗上粘贴“吊钱儿”的习俗(即一种用红纸刻画的类似窗花样的东西)。在正月二十五这天清早,各家要把贴在门窗上的吊钱儿揭下来,用它包裹着一些五谷杂粮放在头一天画好的小圆圈内,再压上一块砖,象征粮仓已经填满,就这样保存一个白天的时间,最后把吊钱集中在一起烧掉。也有的将揭下来的吊钱儿直接包好了,并在里面夹裹一些零钱,然后放置在柜角、床下等不经常会碰到的地方,存放一年的时间,等到来年填仓,再用新揭下来的吊钱儿替换。

8、填仓节在山西,填仓节要在院内或场面用草木灰打灰窖。讲究的人家还要在灰窖旁边撒画出耙子、扫帚、扇车等图案。小填仓日的灰窖象征夏粮丰收,要在仓内放入一些夏粮;大填仓日的灰窖象征秋粮丰收,放入一些秋粮。然后用砖石将粮食盖住,称为“压仓”。并点燃鞭炮,在圈内炸响,取意粮食爆满仓。晚间则要祭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其中山西吕梁地区最为典型。要先给家庭成员每个人用面捏一盏本命灯,再捏两条狗、一只鸡、一条鱼,再捏人口盘子、仓官老爷、银钱、元宝、驮炭毛驴以及酒盅、酒壶等。夜晚,将面灯注油点燃,放置各处,放置面灯时还要大声说些吉利语如“仓官老爷送粮来”、“鸡娃娃多下蛋”等。

9、在山东德州,前一夜用灰画地,叫做“打囤”,里面放上一撮五俗,上面盖上砖或瓦。等到二十五日,掀开砖瓦,将五谷拿到太阳下去晒。如果这天没有大风,就叫“收囤”。这天,农家吃糕,叫做“扬风糕”。也有二十五日当天在院中撒灰的,比如在山东潍坊,称二十五日为“天仓日”,当天“妇女早起布灰于庭,均层叠画作圆形”,叫做“安囤”。到二月二龙抬头日,重新布灰于庭,并撒五谷于中,叫做“收囤”。

点雨落山岚 2023-11-13 13:24:08

相关推荐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银行卡开户行名称是什么意思

银行卡开户行名称就是办理开户手续的银行营业网点。一般来讲就是用户最初办理存折或者银行卡时发卡的银行。开户行名称在存折上会有登记,银行开具的开户凭单上也是会有显示的。准确的开户行名称有利于财务人员的汇款处理速度,...
展开详情

搪瓷锅的优点有哪些

1、导热快,受热均匀。搪瓷锅虽然预热要比普通锅慢,但它在预热完成后能保持稳定的热度,即使用小火也能快速烹饪好食材,总体计算起来比普通锅烹煮时间要缩短不少。再者,它受热均匀,基本不产生油烟,也不产生焦糊。2、一锅...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K9教育是指什么阶段

K9教育是指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K12,教育类专用名词(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k9和k12教育模式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差距在于k12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们要接受12年的教育,而k9只有九年。
但是k9和k12都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们不论是参加k9教育还是k12教育,学生们都可以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老师们也会一心一意的为学生服务,学生在不仅可以参加正常的课程,还能够参加很多艺术培训。
在语文和英语的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课之外,还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这两项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数学,物理课堂上,老师会帮助学生锻炼学习思维,提高思维能够让学生尽快走上正确的学习轨迹。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能够参加绘画,音乐,科学等课程,可这可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虔的含义是什么

“虔”的含义是恭敬。本义:虎行走的样子。引申为勇武、强固。诚敬;诚心。江西省赣州市的简称,古代赣州先称为虔州,宋朝时,虔州更名赣州,赣州的简称由此而来。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虔,虎行皃。”
2、《诗·商颂·长发》:“有虔秉钺。”
3、《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以告虔也。”
4、《左传·成公十二年》:“虔卜于先君也。”
5、《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造句:
1、她俩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2、人们喜欢外表的虔诚,可是里面却罪大恶极。
3、虽然祭拜神明有许多繁文縟节,但是虔诚的信徒们丝毫不以为苦。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翻译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意思是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出自《汉书·张良传》。
原文节选: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译文: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历史学的重大贡献。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出自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