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点评两篇写人

喜欢装点糊涂 高考志愿填报
精选回答

我觉得你应该靠自己,因此,我觉得我只能教一下你:
写人记事文章的写法
习作,是每个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知识组成部分,它是由文字组成的。
一个刚刚两、三岁的孩子他的口语发展可能已有了一定的水平,他们可以说一些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天真、童稚的话语往往令人忍俊不禁,惊叹之余你会思考他们的口语发展能力是如此之强。但是一个口语发展如此之早的孩子在正式入学系统的学习书面语言之后,他们的书面语言却不一定能达到口语的发展水平。习作往往成为了最令他们头疼的内容。用一个最为简单的事例说明:一年一度的春游、秋游活动是每个学生都极为向往的。但是由于说明活动回来后每人要交一篇作文,刚刚还在欢呼雀跃的孩子,兴奋的笑脸上立刻笑意顿消,低着头、小声地询问老师可不可以不写作文,当得到否定的答复后,立刻就有人说:老师,我不想去了,行吗?分析原因:是什么有如此之大的魅力,让孩子宁愿放弃他们向往已久的放风活动呢?答案当然是:作文。其实,从孩子入学就开始写作位,月月练,年年写,可是为什么“它”依旧“顽固”的得不到孩子的喜爱呢? 可见,孩子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发展极不均衡,为什么本应是同步发展的两种语言却产生了这样的悬殊呢?孩子的口头语言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需要,使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而书面语言的主要来源于入学后的系统规范的学习。但是口头语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口语的发展是他们心智成熟的直接体现。他们说的就是他们的生活。而学生的书面语言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今后参与社会的长远需要。这中间掺杂了太多的成人的思想与动机。
看来,学习书面语言从动机需要方面就 落后于口头语言,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劣势”,使得书面语言也得以顺利地发展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学生习作的几个问题:一,没得可写,对作文似乎有一种近乎“与生俱来”的“恐惧”。二,文章索然无味,极为空洞。三:文法不通顺,文章前后自相矛盾,所谓的前言不搭后语大概就是如此吧.
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习作源于生活,真正能把作文写好的人都是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们不仅会用眼睛看世界,同时更用心去体会,用头脑去思考。他们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感人的亲和力。
学生习作的选材,空泛,没有内容。他们常常抱怨生活平淡,无聊,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缺少习作的题材。其实,现实生活中,每分每秒都有故事发生,就看你会不会发现。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材,教会学生观察、体会生活。写人记事的文章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点。那么怎样使学生笔下的人物丰满、鲜活起来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只有“大” 人物才“值得”落笔。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人物写起来才更加的有“价值。以描写人物心里为例:教学
中我没有要求学生上来就写,而是先用然他们说说近来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可以使烦恼的也可以是开心的。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身边没什么事可写,每天都按时上、下学、写作业,周六周日还时还要上补习班,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没意思透了。 他的话引起了孩子的共鸣,他们异口同声:什么事也没有。我没有叫他坐下,而是接着他的话说:“是呀!看来你们都挺累的。天越来越冷了,老师真心疼你们。每天早上想必你们都不想起床吧?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我最怕听闹铃响,闹铃一响就得起床,那时候对我来讲5分钟、甚至一分钟都很宝贵;那时我真矛盾,起来吧,我困得眼睛也不睁,不起吧,上学迟到妈妈迟到,老师批评,哪个都不好受;那时我常想:闹钟要是总停在六点以前就好了 老师,我觉得床就像是吸铁石把我吸住了。哈!哈!谈话结束在孩子的笑声中。在学生说的同时,我把他们的话加以整理,再回放给他们看,并且告诉他们这就是你们的心理活动。他们惊奇的发现:老师,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小懒猫。老师,你写得很和我当时的心情一样,原来心理活动这么简单呀!连早上起床这么点小事也可以写“活”了,真有意思。于是,我“乘胜追击”,孩子的话多了,笔下的人物丰满了:淘气的弟弟犯了错误----弄坏了家里的板凳腿,自己想告状 又怕弟弟生气不再理睬自己,不说又怕摔了爸爸、妈妈自己受连累,向求妹妹帮忙以其秀丽,又怕妹妹说自己多管闲事。那一刻她内心的矛盾挣扎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争着举手发言,我只好表示听不过来,要求他们用笔写下来,留给我慢慢的欣赏。孩子欢呼着,没有十分钟,一个个小小的心理片断就叫到了我的手里。当我为自己的成功而“窃喜”时,他们也讶异于自己的文笔可以如此的出色。
其实,记事的文章同样要源于生活,“小事”才诱人。一天,一个孩子拿来了自己刚刚六个月的妹妹的录像,真是可爱。 于是我又有了题材。作文课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打开了孩子的图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他们抓住了孩子坐不稳、吃手指、想爬又不敢等现象,你一言我一语的对人物的动作表情进行描述,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跃然纸上。于是,我又启发他们从身边的人入手,看看有哪些值得回忆的事情发生了。学生顿时活跃起来:《我的马大哈爸爸》讲述了爸爸把手机忘在了被窝里,却在家里翻箱倒柜的寻找,急得满头大汗可手机却依然踪影全无。最后还是“我”提醒了他,给自己打的电话就行了。铃声从被子地下传来,爸爸在全家人“无奈”的眼光里不好意思地笑了。《吵架》一文则记叙了爸爸忘记妈妈的嘱咐,如下雨把晾在阳台的衣服收回来,妈妈回来还“强词夺理”的说衣服没干,不是雨水淋湿的,“我”却为了讨好妈妈不顾爸爸“威胁”的眼光说了实话。引出了“我”、爸爸、妈妈在屋里追逐嬉戏的场面, 体现了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一篇篇童趣十足的文章的"出炉"了,不会有人怀疑这些文章的真实性,因为它们都是事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
如此几个回合下来,孩子爱上了习作,对作文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增长,他们从原来的怕作文变成了今天的要求写作文,乐于记录生活中的事情。 从原来到的为了应付老师的要求千方百计地凑字数,前言不搭后语到今天的提笔成文,文笔流畅,童稚十足。
生活中处处有小事,每件皆可成文。只要善于观察、用心体会。用我手真实的写眼中所见、心中所感,那么习作也许就会变成一种快乐。

自信 2023-02-12 21:25:12

相关推荐

成人专升本考试科目有哪些

成人专升本考试科目有哪些成人专升本考试科目有哪些成人专升本自考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公共课考3~5门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三门课程为必考公共课,专业课考8~10门根据报...
展开详情

工程地质勘查专升本要求是什么

工程地质勘查专升本要求是什么专升本是中国专科学生升本科考试的简称,是国家认可专科层次学生升本科学校或者专业继续学习的考试制度。根据招收对象不同及社会认知,专升本考试可粗分为国家统招专升本和‘社会专升本’。所谓社...
展开详情

在职学历提升有哪些方式

在职学历提升有哪些方式在职学历提升有远程教育、成人高考、、开放大学等4种成人高等教育方式,可报考高起本、高起专、专升本(本科第二学历)这三种学历层次,获得专科或本科文凭;也可以在获得专科毕业文凭后录取前具有至少...
展开详情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升本可报哪些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升本可报哪些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涉及热力发电、空调制冷、内燃机、新能源等方向。热力发电方向要求侧重掌握热力发电相关的知识技能,空调制冷方向要求侧重掌握空调、冷库相关的知识技能,内...
展开详情

事业单位科员与职员区别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统称,事业单位在职的、退休的;编内的、编外的;管理岗的、专业技术岗的,工勤岗的都可以称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科员:在事业单位属于管理岗工作人员,一般会把他称为管理岗九级,他下面有管理岗十级办事...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李白谪仙人称号出自

李白“谪仙人”称号出自《对酒忆贺监二首》。
原文: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译文:
四明山中曾出现过一个狂客,他就是久负风流盛名的贺季真。在长安头一次相见,他就称呼我为天上下凡的仙人。当初是喜爱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却已变成了松下尘。每想想起用盎龟换酒的情景,不禁就悲伤地泪滴沾巾。
狂客贺先生回到四明,首先受到山阴道士的欢迎。御赐一池镜湖水,为您游赏在山光水色之中。人已逝去仅余故居在,镜湖里空有朵朵荷花生。看到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场大梦,使我凄然伤情。
这两首诗在艺术上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随着镜头的一再转换,展现出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心绪。第一首前四句着重对昔日的追忆,但后四句却是在今——昔、今——昔的反复重迭之中,来加强感情的抒发。第二首前四句言昔,后四句言今,同样是在对比之中展示出诗人那极不平静的心绪。这一手法的运用,无疑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的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统治疆域东、南至海,西至葱岭,南至越南,北至大漠,东至辽东。
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计熟事定 举必有功什么意思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是汉语词汇,意思是计划成熟,事情安排就绪,战争的发动必定成功。出自唐代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
原文节选:
臣负恩方镇,初惧寇戎,正于忧迫之时,果闻仁圣之谕。攘却凶孽,不劳干戈。臣静思远图,为国久计,莫若存信施惠,多愧其心。岁通玉帛,待以客礼。昭宣圣德,择奉谊之臣;恢拓皇威,选谨边之将。积粟塞下,坐甲关中;以逸待劳,以高御下。重以金玉之赠,结以舅甥之欢。小来则慰安,大至则严备。明其斥候,不挠不侵。则戎狄为可封之人,沙场无战死之骨。若天下无事,人安岁稔,然后训兵,命将破虏。摧衡原州,营田灵武。尽复旧地,通使安西。国家长算,悉在于此。计熟事定,举必有功;苟未可图,岂宜容易。此皆陛下朝夕倦谈之事,前后立验之谋。臣质性顽疏,筹画庸近。受恩非据,敢忘献忠?犬马之心,实所罄尽。谨遣某官奉表。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衔得云中尺素书什么意思

“衔得云中尺素书”意思是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出自唐代李白的《捣衣篇》,是南北朝乐府旧题,此题起源于古琴曲《捣衣》。此篇题作“捣衣”,《乐府诗集》未收,诗中并不着重写捣衣,只闲闲地提了一句“夜捣戎衣向明月”,因此“捣衣”只是作为闺怨的代词。李白此诗是为闺怨而作。
原文: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此诗的开头就写少妇在闺中愁思远人,忽得来信,报道丈夫仍滞留交河之北。其实不必一定要信来,信也不会由春燕捎来,春燕从南边海上归来也不可能带来极北的交河的信,这些都是虚拟,甚至是不合理的虚拟,只是借以画出闺中思妇“愿为双鸟泛中洲”的遐想而已。诗的场景是在少妇的闺房,全诗充满渲染闺房里的景况和闺中独处的哀怨;并以想象中的征夫的处境“君边云拥青丝骑”、“晓吹员管随落花”和眼前闺中的光景对照,点染出少妇的魂驰塞外。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