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创建后学校前后的改变

叶落知秋
精选回答
特色学校创建中的问题与对策什么是特色学校?如何建设特色学校?谈谈就如何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创建特色学校如果把所有私立学校都变成公立学校,会不会对孩子更公平?

全国上下统一的模式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允许百花齐放才是最为公平也是更为理想的教育模式。

美国的很多牛校都是私立的,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侧重点,这是奠定美国教育领先的基础。

为了所谓的“公平”而把所有人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面学习,这对孩子智力发展非常不利。

我们国家教育要发展,应该做的不是把所有私立学校变成公立,而是鼓励更多的私立学校发展。

当然,基础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可以让孩子们享受到国家的福利,家庭也会少很多负担。

目前来说私立学校普遍学费比较贵,有很多家庭是因为孩子没有机会上公立学校而被迫进私立学校,经济上有很大的负担。

但是优质的私立学校不应该被废除,这些办学比较有特色、有成果的学校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不能认为“齐步走”就是公平。

允许百花齐放,允许人们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才是最大的公平。

有些孩子爱学习,你不给ta留作业就是不公平;有些孩子智力发展特别好,你不给ta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就是浪费智力资源。

在国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建一些公立学校是应该的,也是我们国家正在做的事情。

但是为了所谓的“公平”就把私立学校否定掉,绝对是教育上面的倒退。

让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齐头并进才是最好的方式。

当然,公立学校还是需要再多一些,这样可以让更多的普通家庭少一些负担。

把私立学校都变为公办学校,一样不能促进教育的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最根本的公平——因为教育,既涉及到现在,更关系到未来。

所以,历年来,教育公平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播放了一个系列记录片《沉重的翅膀》,就将这个沉重的话题,通过两个家庭的孩子不同的人生际遇,将这一沉重,车中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引发人们沉重的思考。

其实,教育公平,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体现自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阶层之间。

而从教育的要素来说,又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配置(软硬件资源)、教育环境、上升通道的不均衡。

举个例子,当深圳中学招了大批名校的博士做老师的时候,同在东部的安徽,却有农村地区教师报名数量不足,不得不停止招考!而近些年来,随着民办教育的异军突起,教育的不公平,又在公办学校的低位运行和民办学校的高位运行之间呈现出来。

列举一个现象:民办学校收费高,教师待遇高,能将公办学校的优秀师资“挖”过去,这就导致了,公办学校成为民办学校师资培训的摇篮。

再加之民办学校的招生相对灵活,掐尖长了共同的手段。

这样,优秀的师资与优秀的生源,发生聚合反应,教学质量(出口成绩)比公办学校高出几个档次,进而引发对民办学校的追崇!但民办学校需要交钱啊,并且交的还不少——成都地区每年学费在4万左右,加上其他开支,进校所需要的花费,平均每年10万,是轻松平常的。

所以,在这一点上,普通百姓早被拒之门外——说好的公平呢?那么,是不是将民办学校全部转为公办,就公平了呢?这可能是很多民众的呼声。

事实上,这会面临很多问题,事实上也不可能就公平了:第一,法律保护民办学校民办学校,能转为公办学校吗?表面上看起来是可以的。

但事实上,民办学校是受法律保护的,并不是专门有《民办教育促进法》吗?如果要转变,那就必须把法律做配套的修改,等着一些列的程序走完,黄花菜都凉了。

而要转变性质,也就是将公司所有的学校转变为国家所有的学校,这中间隐含许多的风险——教育行业如此,其他行业呢?会不会导致出现撤资?如果采用买的方式,价值如何认定?民办学校的品牌建设,是很大的无形资产,这几乎不能界定。

第二,没有民办学校照样不公平即使全部都是公办学校,拿到就实现教育公平了吗?我看未必。

没有民办学校和前些年民办学校很少的时候,教育公平吗?据我所知,几乎所有的地区,为了扶持一些优质学校,都采用了各种手段,人财物大量的倾斜。

我就亲眼见到一所新建学校,通过所有的扶持,短短几年时间一跃而成为了名校!地区之间,能公平吗?时至今日,在西部山区,一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都非常令人堪忧。

本人曾由于工作关系,在山区工作过一段时间:外面的人不愿进去,进去了也留不住啊!第三,社会发展需要民办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不能为了公平而公平,因为,教育需要的是百花绽放,而不是一个模子。

民办学校,其实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

因为,他们是公办学校教育的补充,但这个补充,必须要是有益的补充。

另外,民办学校有更灵活的管理体制和人才激励机制,能比较好的激活人的发展潜力。

只不过,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强制性,还是应当烧办一些民办学校,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应该鼓励民办学校的竞争性发展。

否则,这个社会,如一潭死水,那如何发展?总之,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在目前,国家大量投入教育的情况下,教育的机会公平,任何问题,只是,能够享受优质教育的公平,还需要长时间的期待了。

没人替你坚强 2023-08-25 13:15:59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西游记的体裁

《西游记》的文学体裁是长篇小说。《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妖怪魔法高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语言。

亭亭玉立是形容外貌还是神态的

“亭亭玉立”是形容外貌的,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出处:
1、《北齐书·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2、《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迈出群,亭亭玉立。”
3、《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
造句:
1、几年的光景,那个大姐姐已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2、几年不见,邻居家的那个小女孩儿已经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3、瞧,那个小女孩长得亭亭玉立,多漂亮。
4、她是个亭亭玉立、美丽清秀的姑娘。
5、她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女人,虽然年过花甲,但鹤发童颜,十分年轻。
6、几年不见,她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天香国色了。

质询是什么意思?质量的质

“质询”的意思:质疑询问。
出处:
1、茅盾《锻炼》一:“端进茶来的时候,阿金便成了质询的对象。”
2、张周《步履艰难的中国》第二章:“他回答代表质询。好厉害的质询,他记得,连珠炮般的发问,把他震懵了。”
造句:
1、多少世代以来许多神学家和历史学家就在著书立说,考证和质询这些宗教传说的真实性。
2、在职代会闭会期间,要实施职工代表政务质询制度,畅通民主管理渠道。
3、对于住户们反复质询其为何不带支验电笔检测一下,陈无言以对,最后离开。

艺术和技术的区别

技术与艺术相比,技术更强调功能,艺术更强调表达。
“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原理,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
“艺术”是广泛的人类活动(或其产品),涉及创造性的想象力,旨在表达技术熟练程度、美感、情感力量或概念、观念。
“技术”造句:
1、爸爸如饥似渴地钻研技术,成为全厂革新能手。
2、白医生对医疗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3、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4、举重运动员不但要有力气,还得懂技术。
5、我们需要大批有魄力、懂技术、会管理的干部。
“艺术”造句:
1、齐白石笔下的小鸡真有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
2、观众对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赞不绝口。
3、我们要努力发掘民间艺术的宝藏。
4、晚会上,艺术家们还表演了几个戏剧片段。
5、人们密密层层地坐在广场上,观看“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