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鹤轻泉——学《双鹤听泉》的体会

梦缘 古琴
精选回答

老鹤轻泉——学《双鹤听泉》的体会

太子长琴

《双鹤听泉》是我所学的第一支琴曲,对我这个完全新手来说,学习过程包含学曲和学琴两件事,二者都是从没经历过的难事,两难相加,顾此失彼,经常让我乱了手脚。加上工作原因,学习的过程也忽渔忽网,从06年的夏天流着大汗抱琴往老师家“上学”,到今年冬末春初,微暖还寒才算学完。学一首曲子拖的时间可真长,现在只能说能够把“两只鹤”完整的弹下来,尚不能保证每次弹都不错,对琴的熟悉程度远远没有达到要求,琴曲弹出来,难免磕磕绊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领悟的深入。作为刚刚入门的新学者,我倒是蛮能自我减压,盖无知者无畏,也不怕胡说乱道丢人,对《双鹤听泉》的体会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吧。

《双鹤听泉》中的角色是鹤与泉,二者作为互为对比之物,一轻一重。初学此曲时,有点奇怪为什么在一、二、三、四弦上做的文章那么多?按说泉与鸟都要轻灵才对,而现在怎么听都觉得重的成分多过轻的。当然如果全都轻了,轻之又轻,必入轻浮,肯定还是有所对比才是。我很为孰轻孰重的问题困惑了一阵,有一天想到春天在动物园看到仙鹤跳舞求偶的画面,恍悟鹤是体大之鸟,振翅鼓舞,虎虎有声,一下是一下的,远不似小型禽类那么伶俐。仙鹤静处时非常沉稳,或卧或立,都给人以从容澹定的感觉;就算扰动起来,它们的动作也不会很快,但幅度大且有力度。想到仙鹤的样子,我明白古人做此曲定是以鹤为稳重者,以石上流泉为灵动轻巧者。这泉不是喷涌大泉,而是涓涓绵绵、玉碎珠弹、一柱清亮之相,这才有好听的声音,令仙鹤都能忘我地倾听。于是在我的想象中有此画面:泉既清且轻,鹤干脆是一对老鹤,一只偃卧,一只单足独立在太湖石上,泉水自石缝涌出,清流婉转,落入石下水潭。泉流珠光闪烁,潭水墨绿幽深,水落声起,闻者悠然。

想通了这个对比关系,练琴时就像找到目标一样,感觉心定了不少。在第一段以七弦散音起手时就力求稳定,打圆时也放弃快慢变化,用平均的节奏打圆,少息后一、二、三弦上做的文章就有些许老鹤之态,追求老而不浊,稳健平和。在教材上此曲分为三段,我在大概念里把一、三段归为“鹤主题”,把第二段归为“泉主题”——当然鹤中也穿插着泉,泉中穿插着鹤,这个不是绝对的,所以叫大概念——进入第二段泉水主题后节奏明显轻快起来,连续在五、六、七弦上做文章,灵巧跳跃,很是好听。这是泉水的声音,不光老鹤,连我也听得欢喜,几乎手舞足蹈起来。双鹤自然很高兴啦,它们竞相蠢蠢,振翅鼓舞,才有第三段时的冲天而起。总的来说鹤的戏份比泉多,二者有一主一从的关系。第三段的鹤主题和第一段一样也常在一、二、三弦做文章,能想象鹤的飞翔不像白鹭、鸥鸟那样高远,仙鹤体大,它的飞舞不疾不徐,稳稳地在山林水泊间翱翔,偶尔才拍动下翅膀,颇有卓然仙姿。

我总在第二段和第三段衔接的时候有些犹豫,处理不好鹤一飞冲天的力道,太慢了飞不动似的,太快了显得猴儿急,更不像鹤。几经尝试,大约还是不疾不徐的节奏比较好,别想太多,正常一点也就飞起来了。到结束时的散音,似乎也不是飞入云端不见了,没那么高远,我理解是在山水之间越飞越远,鹤影隐入薄雾蒙蒙中,也就是了。想到老师的老师说过,古琴追求中正平和,那么一般来说奇诡陡峭都不好。我是刚刚踏入门槛的初学者,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走偏锋,忍不住想弹出多变节奏来,又把握不好,显得毛躁、不好听。练琴的过程真是磨性子的过程,练习的时间多了,手指上稳定一些,就有尝试几种节奏、几种弹法的可能性。其实一试就能知道哪种好听,以及哪种闹腾,发现凡是自己觉得好听的处理方法,必是取了中庸之道的,练琴的过程于是能渐渐得趣,无需太多理论,觅着悦耳的路子摸索,往往是正道。按我老师的话说就是:“知道什么好听了。”

《双鹤听泉》是我目前惟一会的琴曲,无从横向比较,只能凭感觉瞎说。鹤不一定是老鹤,泉也不一定是轻泉细流,甚至完全可以是相反。我对琴曲如此设计只为解答自己的一些疑惑,方便分配轻与重。现在其实是眼高手低的,想得挺好,未必做得到,脑子里在考虑节奏、意象的问题,手上却在为又按错徽位、弹错弦的低级错误而苦恼。另外在吟揉的时候总感觉很涩,不润不畅,经老师指点明白是手形不对,现在在试着练习正确的手形,但愿不要养成坏习惯。还有换弦衔接时都不够流畅,怎么能不破坏上一弦的余音自然接到下一弦,能让声音连续,延绵润泽就好了。此外右手的力度也控制不好,由不得我想轻就轻,想重就重。等等等等,问题多着呢,想来这些都没有别的办法,多多练习吧。

至于为什么是双鹤我也想过,我们的文化讲求写意,对古琴曲不必深究一只鹤还是两只鹤还是三只鹤。不像西洋音乐,如果设此题目,多半会分出两个声部来代表鹤甲和鹤乙,再分一个泉水的声部以为贯穿。我想古人设想双鹤的意境,无非取一个和谐之意,一只鹤太孤单,有悲的情愫,用在去国怀乡的意境里比较合适,两只以上又太热闹。双鹤不孤不弃、安逸祥和,听泉只为消遣,会意时抖抖翎毛,相当于人们会意一笑。谛听不求真意,飞去不怀怅惘。泉在这儿,鹤在这儿,所以它们听了;而山林在那儿,天空在那儿,鹤们飞走了,明天再继续听吧。(丁亥元日于觉拒斋)

我心寂寞 2023-08-16 11:37:56

相关推荐

电脑如何添加域

先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项,更改设置选择更改。计算机名字更改为使用者名字,这样是为了区分域中的计算机,域填写需要加进去的域名,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填写域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
展开详情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
展开详情

表示队伍整齐的四字词语

1、堂堂之阵: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2、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正正之旗: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4、匪匪翼翼: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5、井然有序:整...
展开详情

显卡的6P供电怎么接

1、首先需要准备显卡电源线,保证质量完好无损,方可进行接下来的操作;2、接着观察电脑的插口有哪些具体样式,是否与自身的电源线接口相匹配;3、接着准备连接,首先找到电源插口上六加二中的六插口,随后插在显卡上,此时...
展开详情

儿子欠债父母有义务还吗

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财产分的很清楚,不存在连带责任。父母对于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负偿还义务,除非父母作为继承人,在成年子女死亡后继承死者遗产,就需要承担遗产价值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李白谪仙人称号出自

李白“谪仙人”称号出自《对酒忆贺监二首》。
原文: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译文:
四明山中曾出现过一个狂客,他就是久负风流盛名的贺季真。在长安头一次相见,他就称呼我为天上下凡的仙人。当初是喜爱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却已变成了松下尘。每想想起用盎龟换酒的情景,不禁就悲伤地泪滴沾巾。
狂客贺先生回到四明,首先受到山阴道士的欢迎。御赐一池镜湖水,为您游赏在山光水色之中。人已逝去仅余故居在,镜湖里空有朵朵荷花生。看到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场大梦,使我凄然伤情。
这两首诗在艺术上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随着镜头的一再转换,展现出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心绪。第一首前四句着重对昔日的追忆,但后四句却是在今——昔、今——昔的反复重迭之中,来加强感情的抒发。第二首前四句言昔,后四句言今,同样是在对比之中展示出诗人那极不平静的心绪。这一手法的运用,无疑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的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统治疆域东、南至海,西至葱岭,南至越南,北至大漠,东至辽东。
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计熟事定 举必有功什么意思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是汉语词汇,意思是计划成熟,事情安排就绪,战争的发动必定成功。出自唐代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
原文节选:
臣负恩方镇,初惧寇戎,正于忧迫之时,果闻仁圣之谕。攘却凶孽,不劳干戈。臣静思远图,为国久计,莫若存信施惠,多愧其心。岁通玉帛,待以客礼。昭宣圣德,择奉谊之臣;恢拓皇威,选谨边之将。积粟塞下,坐甲关中;以逸待劳,以高御下。重以金玉之赠,结以舅甥之欢。小来则慰安,大至则严备。明其斥候,不挠不侵。则戎狄为可封之人,沙场无战死之骨。若天下无事,人安岁稔,然后训兵,命将破虏。摧衡原州,营田灵武。尽复旧地,通使安西。国家长算,悉在于此。计熟事定,举必有功;苟未可图,岂宜容易。此皆陛下朝夕倦谈之事,前后立验之谋。臣质性顽疏,筹画庸近。受恩非据,敢忘献忠?犬马之心,实所罄尽。谨遣某官奉表。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衔得云中尺素书什么意思

“衔得云中尺素书”意思是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出自唐代李白的《捣衣篇》,是南北朝乐府旧题,此题起源于古琴曲《捣衣》。此篇题作“捣衣”,《乐府诗集》未收,诗中并不着重写捣衣,只闲闲地提了一句“夜捣戎衣向明月”,因此“捣衣”只是作为闺怨的代词。李白此诗是为闺怨而作。
原文: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此诗的开头就写少妇在闺中愁思远人,忽得来信,报道丈夫仍滞留交河之北。其实不必一定要信来,信也不会由春燕捎来,春燕从南边海上归来也不可能带来极北的交河的信,这些都是虚拟,甚至是不合理的虚拟,只是借以画出闺中思妇“愿为双鸟泛中洲”的遐想而已。诗的场景是在少妇的闺房,全诗充满渲染闺房里的景况和闺中独处的哀怨;并以想象中的征夫的处境“君边云拥青丝骑”、“晓吹员管随落花”和眼前闺中的光景对照,点染出少妇的魂驰塞外。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