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考试前不良心理状态浅析及对策

痴缠旧梦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考前状态

调控方法

紧张情绪

前言:

中考体育考生考试前心理状态,是指考生在考试前一段时间内,内心产生的情绪状态。由于考生的素质差异、心理素质、神经类型、技能、技战术水平和考试经验各不相同,所以中考体育考生考试前的心理活动不一样。笔者对2004年、2005年西夏墅中学和浦河中学考生共600名进行中考(或模拟考试)前问卷调查、观察和技术评定,并将问卷结果与考试成绩(或模拟成绩)作比较,经过总结分析,归纳出中考考生考试前的不良心理状态的类型,并由此提出一些实用的调控方法,以便对从事初三毕业班的教练员(教师)、考生(学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问卷

体育中考表现类型

高估自己型

冷漠型

过分紧张型

盲目自信型

忧虑型

其他

成绩(优秀、中等、较差)

确认(打√)

注:每人只能选择一项。

高估自己型:对自己的水平过高估计

冷漠型:对考试无所谓

过分紧张型:遇到考试就紧张,不能正常发挥

盲目自信型:对自己的水平估计不足,太过乐观

忧虑型:受到过很多失败,害怕再次失败

其他:以上类型之外的原因

问卷结果

体育中考表现类型

高估自己型

冷漠型

过分紧张型

盲目自信型

忧虑型

其他

成绩(优秀、中等、较差)

优秀

较差

优秀、中等

较差

中等

确认(打√)

79人

137人

316人

33人

25人

10人

1.不良的心理类型

考前状态是指考试开始以前,由于生理学“超前反应”的原因,必然在考生的身心方面有所表现,它通过情绪不仅能引起考生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变化,而且还直接影响肌肉活动能量的转化与技术、技能的发挥,更影响着执行决定达到目的的意志行为。紧张情绪是指情绪的紧张度超过了运动技术活动的需要,产生的阻碍作用状态。在各种技术动作的训练和运动比赛、考试中,由于紧张情绪造成的失误是很多的。

1.1高估自己型

处于此种状态的考生对考试目的任务理解清楚,提前进入了“战斗准备状态”,情绪饱满、感知觉灵敏、注意力集中、信心十足,往往喜形于色,过高估计自己的水平,对有利因素考虑较多,而对考试复杂性和困难估计不足,往往造成自己发挥失常。经调查发现:一般平时成绩较好的考生容易出现这种心理状态。

1.2冷漠型

这种考前状态的考生往往动作技术掌握不是很好,对考试抱消极态度,心理活动迟缓,知觉范围缩小,思维迟钝,意志消沉,缺乏求战欲望,表现出情绪低落,动作迟缓,缺乏信心,体力不支,热身活动不积极,技术动作不连贯,这类考生约占22.8%。造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对考试认识不足,不明确,或是受成绩差的考生效应影响,或是伤病未痊愈等因素所致。

1.3过分紧张型

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因为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理想,考生独自承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负担,经调查和观察发现,约有52.6%的考生属于过渡紧张,表现为: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情绪紧张而强烈,呼吸短促,判断力下降,动作出现忙乱失调等。调查表明:一般成绩优秀和中等的学生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1.4盲目自信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自以为是,在考试前没有充分分析自己,并且对场地不熟悉,对考试的对手缺乏应有的足够的分析,盲目乐观。调查显示:成绩中等的学生容易盲目自信。

1.5忧虑型

此类考生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一般是那种遭遇挫折较多的人,非常害怕失败,背上了失败的包袱,总是担心万一失败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另外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所以考前顾虑重重,心神不定,情绪烦躁,精神疲惫。成绩较差的学生是这种类型的主体。

1.6其他

这类学生主要是受到了外界干扰比较多,一般都是在体育活动中有过受伤经历的学生,由于担心再次受伤,所以不敢放开身心做动作。还有就是一些女生的例假问题,也是一个值得为之考虑的问题。

2.心理调控的一般方法

考生在压力过大,情绪过分紧张,超过适宜的紧张程度,就会出现不良的心理现象,但要想使考生心理没有一点压力或紧张,那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个紧张或压力程度,使其充分转化为考生的振作精神和激发其潜能,那么,怎样才能减弱或消除不良心理现象?具体方法如下:

2.1注意力转移法

使自己的思想力求“超脱”,避免紧张气氛,减少造成自己紧张的信息输入。如:看书、吃东西、与同伴开开玩笑等,用以忘却那些令人烦恼的不良诱导的刺激。

2.2自我暗示法

借助自己的语言,通过想象,按一定的模式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把一些不利的影响消除掉,使自己能在暗示中得到较好的成绩。

2.3思维转移法

如果考生出现消极想法,应使其立刻停止,换一个方向进行思考,方法是以正面的积极的想法取而代之,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练习,如听音乐、和同伴讲笑话等。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冷漠型考生。

2.4内心演练法

在考核前,运用技术和身体练习所产生的感知,有意识地在脑海中进行“放电影”,重现过去最佳状态时的运动表象,利用这种方法得到较好的成绩。

2.5呼吸调控法

当情绪紧张激动时,可以采用缓慢的腹式呼吸来达到放松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使考生的情绪得到放松,紧张的思维得到缓解;当情绪低落时,可以采用有力的长节奏的胸式呼吸,提高情绪的兴奋水平。

2.6音乐调节法

采用自己喜欢的轻松的愉快的熟悉的音乐,调节考生的身体活动,吸引考生的情绪变化,转移过度兴奋和焦虑的心情,让自己的情绪,思维得到有利于考核的变化。

2.7抖动法

全身放松,特别是放松双肩和背部可以有效地减缓精神紧张。做法:站立,两臂自然下垂,做耸肩和左右转体摆动,抖动双臂以及小步放松慢跑,并结合深呼吸,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

2.8排尿法

人一般遇到压力时会出现尿频的现象,体育考试对一些考生是一种较大的压力,很多学生会出现尿频的现象,所以及时排尿,排尿后会有一种轻松感觉,使人心理和肌肉得到放松。

2.9鼓励法

人是需要鼓励的,特别是在对待受过伤的学生方面,我们可以在平时多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及早走出受伤的阴影,在体育考试中能正常发挥。

2.10拖后法

对于考试时来例假的女生,可以在考试后半个月后组织一次补测,专门针对这些学生,这样,可以让她们能很好的进行体育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3.结论

中考体育考试是在规定的项目内,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的斗智较技的体育项目考核活动。综合中考体育考试造成考生失败的因素,除体质、体能、技术、战术等因素外,心理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平时上课练习、课外训练和模拟考试中,一定要注意心理手段的运用,以提高考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心理障碍,使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战术得到灵活的运用。此外,我们还要加强人文关怀,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在体育考试中考出较好的成绩。

青春用来挥霍 2022-07-21 19:02:15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征用是什么意思

征用的意思:
一、征召任用。
1、《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若有秀异,可特徵用。”
2、《史记·儒林传序》:“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徵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张守节正义:“言孝文稍用文学之士居位。”
3、宋·叶适《序》:“既任秀州判官,遂以亲辞,终其身二十馀年不复仕,朝庭亦卒不徵用。”参见“徵庸”。
二、引用。
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上:“徵舅氏事,必用渭阳,前辈名公,往往亦然。兹失於识,岂可轻相承耶?审诗文当悟,皆不可徵用也。”
三、国家依法将个人或集体所有的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收归公用。如:市政府决定,今后征用农田建房要严格控制。

长河落日圆地点在哪里

“长河落日圆”地点在甘肃玉门关,是流经凉州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出自唐代王维的《使至塞上》,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描写草原美景的片段

描写草原美景的片段:

1、夜晚,大草原传来琴声,那么优美的音乐,仿佛在讲草原动人的故事。歌唱幸福的生活,人们走进了美好的梦乡,草原也进入了美好的梦乡。

2、无边无际的平原平坦、广阔,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墨绿色的大翡翠圆盘,苍茫浩渺,气魄摄人。

3、清澈的空气使大地广漠无垠,把它无限地扩展开去。一切都在往远方同去,而且在召唤人们也到大地的蓝色边沿上去。

4、羊群咩咩叫着走出盘卧的地方,空气中飘荡一股浓浓的青草香味,风很冷。东边的天变蓝了,底层有着一条红色的带子,月亮也变得很淡,彩云却是那样鲜艳,层层的飘在空中,就像是用手叠放的棉絮一样。给人温暖的蓬松感。

5、幽幽的草香迎面拂来,红艳艳的朝阳正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为辽阔的草原镀上一层金色。草叶上的露珠,像镶在翡翠上的珍珠,闪着五颜六色的光华。我看到草丛中夹着许多粉红色、白色、黄色或是蓝色的不知名的花,把草原装扮得十分美丽。还有那活泼的小鸟儿唧唧喳喳地在草丛中跳跃。

6、无边无际的草原,一片翠绿,被最光一照,像是刷了一层金粉,随着阵阵的晨风,掀起了碧波金浪。盛开着的各色各样的野花,这里一丛,那里一片,沐浴着阳光,在广阔的草原上争奇斗艳,散发着浓郁的芳香,放眼望去,野花如同色彩缤纷的云雾,飘落在绿色的草原上。

7、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走在草地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牛羊相互追逐,牧人举鞭歌唱,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可以骑马乘驼畅游草海,可以坐“勒勒车”环湖漫游,可以临湖垂钓,可以入林狩猎,尽享草原风光。

8、这时,草原上笼罩着金色的寂静,远处山峦披上晚霞的彩衣,那天边牛乳般洁白的云朵,也变得火焰一般鲜红,草浪平息了,牧归的牛羊群从远方草原走来只有那些夜间也不回返的骆驼群,还在柳林附近的湖边上游荡着,整个大草原一副安宁的样子。

9、这份草原情结,如同开在雪山之巅的那朵蓝莲花,圣洁、优雅、高贵、静美之中,似乎又带着一丝无法言说的悲凉与苍寂,沿着曲折蜿蜒的牧道,沿着舒缓悠扬的马头琴音,穿过岁月的河流,穿越历史的烟尘,让人心驰神往,魂牵梦萦。

10、清晨的草原,满眼仿佛是漫无边际的绿毯。迎着东方的一丝亮光,踩着苏软的草地向前走去,顾不上露水大打湿了鞋子和裤子,因为草原上的新鲜空气实在让人吸不够。满口大自然的气息,连清凉的雪碧也比不上这透心的快意。

11、抬头仰望天空,啊!这里的天空真蓝,朵朵白云挂在上面,还不时地变换着姿态,真像是歌里唱的一样: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我真是陶醉于这美景之中了。我和蒙古人一起玩耍、歌唱,尽情享受着草原带给我们的欢乐。

岁饥民疫什么意思

岁饥民疫的意思是年成不好,老百姓患瘟疫。岁:年成。民:老百姓。
饥:jī。“饥”、“饥”简化为“饥”。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说文解字》:“饥,饿也。从食、几声。”倚几待食是饥之范式。本义是饿。
出处:《墨子·七患》:“五谷不熟谓之饥。”
近义词:饿。
反义词:饱。
疫:yì。《说文解字》:“疫,民皆疾也。从疒,役省声。”人有疾病而倚箸之形是疒之范式。驱使兵车行动是役之范式。疒,役两范式叠加。象兵车行动一样的疾病在流行是疫之范式。本义:流行性急性传染病。
出处:《说文》:“疫,民皆疾也。”
相关词组:
瘟疫、鼠疫、防疫、检疫、疫情、免疫。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