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开放性试题基础知识讲解

渔阳君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中考化学总复习开放性试题基础知识讲解本文简介:中考冲刺:开放性试题(基础)【中考展望】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按命题的要求和发展的倾向来分类,条件不唯一或解题方法多样化,或答案具有不确定性的试题。开放性试题是中考命题的“亮点”题型。开放性试题的增设,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题答案,同一个学生也可能会想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对培

中考化学总复习开放性试题基础知识讲解本文内容:

中考冲刺:开放性试题(基础)

【中考展望】

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按命题的要求和发展的倾向来分类,条件不唯一或解题方法多样化,或答案具有不确定性的试题。

开放性试题是中考命题的“亮点”题型。开放性试题的增设,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题答案,同一个学生也可能会想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开放性试题在近几年中考试卷中频频出现,预计未来的中考中,开放性试题仍将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方法点拨】

一、开放性试题的题型特点(高清课堂《开放性试题解题技巧点拨》)

1.内容的新颖性:传统封闭型试题是传统教学中条件充分、结论确定的问题;而开放性试题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可以套用,其条件可能不完全,需要在求解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或增设假设,其结论是丰富多彩的。

2.形式的生动性:化学开放性试题的形式,有的探求多种结论,有的探求多种规律,有的探求多种解法;命题形式多样,如简答题、探究规律题等。

3.解法的发散性:解答开放性试题要求探索多个解决方向、创新思想和方法。

4.从答题要求看,答案是灵活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围去分析、优化、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解答只要合理,都可认为是正确的。

二、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1.条件(信息)选择型:此类试题是题目中提供多种信息,其中用于解题的信息为有用信息,对解题无用的信息为多余(或干扰)信息。解题的关键是:识别各种信息,排除干扰思路的多余信息,联系旧知识,合理有序地选择运用有用信息。解题时注意去伪存真,排除“假信息”的干扰,凸现“真信息”的作用。

2.条件增补型:此类试题是解答题目的条件不够,需要增加补充必要的条件才能正确解出合理的答案,补充的条件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的组合。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把握内在联系,依据解题途径增加补充恰当的条件。

3.内涵拓展型:此类试题是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思维能力的发展,处在不同阶段的同学可得出不同的答案。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已有化学知识、规律进行分类组织,有序存储,解题时要及时联想、重组、转化。

4.结论不定型:此类试题是题给条件相同,但可以得到并列的多种答案,答案不唯一。解题的关键是要进行发散思维,全面思考,有序解答。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谨防遗漏答案。

【典型例题】

类型一、条件(信息)选择型

1.现代中学生戴的近视镜,有些镜片是用一些树脂材料制作而成的,联系实际,你认为该种镜片所用材料具有什么性质?(至少答出三点)

【思路点拨】根据眼镜的用途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眼镜造成的损害等方面解答。

【答案】

(1)密度小

(2)透光性好

(3)不易破碎

(4)无毒(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眼镜每天都作为我们面部的一个部分与面部整体活动,重量不能太大;眼镜是用来帮助我们看清事物的,透光要好,平时有可能会将其掉在地上,抗摔的能力要强。

【总结升华】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联系生活实际可知,用新型树脂材料制作的眼镜片,该材料应该具有耐腐蚀(抗老化)、质轻(密度小)、透光性好、不易摔碎、无毒等性质。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是一氧化碳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当煤气泄漏时会闻到特殊气味,这是因为分子在

(2)请另写一个与上图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3)将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的产物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色。

(4)分析上述微观示意图,你能得到的一条结论是

【答案】

(1)不断地运动

(2)C+O2CO2

(3)红

(4)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类型二、条件增补型

2.科学家正研究在太空建一座把太阳光转变成激光的装置,然后用激光照射添加了催化剂二氧化钛(TiO2)的水,水就能有效地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即2H2O2H2↑+O2↑。某同学看到此化学方程式,即想到以下两点:①水在激光和催化剂TiO2的作用下,能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②每36

g水可以分解生成4

g氢气和32

g氧气。

你还能想到更多吗?请将你的想法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任写两点)。

(1)

(2)

【思路点拨】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根据题给化学方程式还可想到,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相等)等;化学方程式还可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粒子数目之比,因此还可想到每两个水分子分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及一个氧分子等。

【答案与解析】

(1)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反应前后氢原子的个数不变

(3)反应前后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4)每两个水分子分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5)此反应为分解反应等(任选两点)

【总结升华】本题是道思维多向性的开放题,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即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的理解能力。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3.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1)化学方法

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物质类别(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所选试剂

判断方法

方法一

(举例)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

方法三

(2)物理方法:同学小王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

【思路点拨】

(1)根据盐酸与氯化钠性质不同点,选取符合要求的物质进行区分。酸能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物质发生反应;示例中列举了与金属的反应,因此,答题时应在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中进行选择。

(2)根据两溶液中溶质分别为固体和气体,可使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区别。

【答案与解析】

(1)方法二

氧化铜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铜粉末反应,氧化铜溶解并能得到蓝色溶液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氧化铜不溶解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三

碳酸钠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碳酸钠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铜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氢氧化铜反应,氢氧化铜溶解并能得到蓝色溶液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氢氧化铜不溶解的是氯化钠溶液等)

(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玻璃棒上有固体留下的是氯化钠溶液,没有固体留下的是盐酸

【总结升华】此类问题最终考查的是物质的性质。在进行物质区别时,一般利用欲区别的物质性质的不同进行区别方法的设计。

举一反三:

【变式】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气体,但它们的性质有许多不同之处。例如,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其余不能。请你再从不同角度找出其中一种气体与另外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之处,举出两例:

(1)

(2)

【答案】

(1)氢气能燃烧,其余不能

(2)通常状况下,氢气比空气轻,其余比空气重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余不能

(4)二氧化碳能与氧氧化钠反应,其余不能(任选两条即可)

类型三、内涵拓展型

4.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氢氧化钙。白色粉末是哪种物质呢?请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我的猜想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思路点拨】根据碳酸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不同点解答。若是Na2CO3:碳酸钠遇稀盐酸能产生气泡、与氯化钙(或氯化钡)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遇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能产生白色沉淀等;若是Ca(OH)2: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可溶性的碳酸盐(如碳酸钠等)会产生白色沉淀等。

【答案与解析】

我的猜想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取少量粉末配成溶液,滴加稀盐酸(或滴加氢氧化钙、氯化钙等溶液)

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取少量粉末配成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总结升华】不能用向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色的方法来进行鉴别。这是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均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掌握碳酸根的检验方法、碱的化学性质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经过学习我们初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的量、反应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请各举一例说明。

(1)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3)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答案】

(1)过氧化钠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少量MnO2在常温下能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2)2C+O22CO(氧气不充足),C+O2CO2(氧气充足)(或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类型四、结论不定型

5.如图所示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从示意图中,你能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

(1)

;(2)

【思路点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此过程中,从微观角度来说,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从宏观角度来说,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根据上述分析即可得出一些结论。

【答案】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从宏观认识化学反应: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还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由反应前两个氧化汞分子中含有两个汞原子、两个氧原子,反应后仍为两个汞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可得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都没有改变。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微观实质的认识。微观图示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题型,此类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读图、观察、分析获得信息的能力。

举一反三:

【变式】火就是化学上所说的燃烧,根据你对燃烧反应的理解,若以“燃烧的利与弊”作为论题,你的观点是

,请你列举有力的证据论证你的观点。

【答案】

观点一:燃烧的“利”大于“弊”。

论据①:燃烧能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如燃烧煤、天然气、柴草做饭,火力发电,汽油、柴油燃烧给汽车提供能源。

论据②:燃烧反应能为大自然和人类提供新物质。如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氧化物。在化学工业上,人们利用特定的燃烧反应为化学工业提供所需的反应物。如:炼铁工业利用炭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用来冶炼铁;含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反应物。

观点二:燃烧既有“利”也有“弊”。

论据①:燃烧能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如:燃烧煤、天然气、柴草做饭,火力发电,汽油、柴油燃烧给汽车提供能源。

论据②:燃烧能为人类活动提供新物质。如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氧化物。

论据③:火灾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论据④:燃烧给自然界带来大量有害的物质。如含碳、硫、氮等元素的可燃物的燃烧给环境带来大量的有害物质;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产生温室效应。

观点三:燃烧的“弊”大于“利”。

论据①:火灾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论据②:燃烧给自然界带来大量有害的物质。如含碳、硫、氮、重金属元素的可燃物的燃烧给环境带来大量的有害物质;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产生温室效应。

几分壮志豪情 2022-07-19 21:02:10

相关推荐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什么牌子的点读笔适合小学生 哪个好用

点读笔还都不便宜,价格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几支笔买下来,一个月的工资都未必够。每个点读笔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哪个最好最适合孩子用呢?哪个点读笔比较好趣威反应迟钝是我的直观感受,具体能够点读的书需要在趣威官网上找...
展开详情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 有什么好的素材

要想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好好运用作文素材,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高考作文素材1.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什么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出自唐·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刘禹锡的这首诗历来被称为咏洞庭君山诗的杰作。烟波浩渺,一岛浮翠,如果说明湖如画,那么君山实在可以说是点睛之笔。此诗写洞庭湖月夜之美,澄澈的湖水与皎皎秋月的素光交相映辉,进而将洞庭湖比作银盘,而将君山说成是置于这个银盘上的青螺杯。
洞庭湖和君山都是十分壮观的景物,在诗人的笔下却变成了案上的杯盘,可以体味出诗人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诗思的旷大,而闲闲写来,妙喻天成,不仅在于诗人功力的深厚,更表现出一个真正的诗人对描写对象的独特感受。

蜀道难 李白全诗

李白的《蜀道难》全诗: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译文节选:
唉呀呀,多么高峻多么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劳地长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低伏的意思是什么

“低伏”的意思是处于低下的地位、屈服、顺从。“低伏”读音为dī fú,意同“伏低”,出自元代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则这个苏小卿怎肯伏低。”
“低伏”造句:
1、一道强猛的气息如飓风一般扫过两界原前得战场,野草低伏,万物寂声。
2、孩子们低伏的头颅,磬折的膝盖,汇成扭曲的海洋。
3、初秋的赤水河迎着西边的红日,河水透出一分璀璨的妖艳,浅草低伏着像被折弯了腰。
4、对万秀来说,那半柱香便是平生中燃的最快的一次,抬头见林剑澜坐在地上,头低低伏在胳膊上看不见表情,更加觉得心碎肠断。
5、她扑通一声向着对方跪下去,将头低伏地面不起。

普希金代表作

普希金的代表作有《自由颂》、《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上尉的女儿》。
1、《自由颂》是普希金第一篇歌颂自由的诗篇,是他较早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反专制的檄文,也是他遭到流放的原因。该诗是在尼古拉·屠格涅夫家写成的,他家住在保罗一世遇难的米歇尔王宫的对面,能看见保罗一世遇难的宫殿,因而对宫廷阴谋写得有声有色。
2、《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作家普希金创作的长篇诗体小说。普希金在奥涅金身上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一部分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但最终又未能跳出其狭小圈子的贵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剧命运,从而塑造出了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3、《黑桃皇后》开辟了俄罗斯古典文学罪与罚的宗教神话主题的先河,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原始宗教神话的正义审判观。普希金借助对被得堡上流社会日常生活的描述,旨在通过幻想和梦境等艺术手法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背后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不可见的、充满毁灭的力量,营造一种神秘、离奇、奇异、具有现代神话特征的超验的世界。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于1825年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创作的一首诗歌。诗歌全文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并且因它亲切和蔼的口气让许多人把它记于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了激励自己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座右铭。
5、《上尉的女儿》是一部反映普加乔夫农民起义的历史题材小说。历史上,贵族社会和沙皇政府一贯丑化普加乔夫,把他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强盗,而普希金却怀抱琵琶另弹别调,把他塑造成一位机智勇敢、乐观豪迈、胸怀远大理想而又深受人民爱戴的农民领袖,同时在作品中生动地展示了这场运动波澜壮阔的规模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表达了作家对封建压迫下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农奴制度与专利统治的深刻批判。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