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三顾茅庐

网上近邻
精选回答

“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在做什么?

在“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就是一个读书、研究时势、胸怀天下的农民。

《三国志》中所说“亮,躬耕陇亩”,就是说,诸葛亮是个认真种地的农民,是个身体力行的农民。

诸葛亮的周围有他结交的很多饱学之士,说明他是个受人尊敬、博学、多才的读书人。

《三顾茅庐》中,那番三分天下的宏论,说明他是早有准备的、身居茅庐、心忧天下的政治家。

他研究时势、天文、地理,说明他青少年时期就心忧天下,为自已的政治报负做了充分准备。

诸葛亮是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按现在的说法他是山东人,他的家族是琅琊郡当地的名门望族,世代都有人做官,比如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亮丰在西汉元帝时期做过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的官职相当于刺史,可以监察朝廷及周边七个郡的官员,再比如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做过泰山郡丞,相当于副市长了。

但是到诸葛亮这一代时,他的家族没落了,诸葛亮3岁时母亲去世,8岁时父亲去世,于是诸葛亮就跟着叔父诸葛玄一起生活,15岁时,诸葛亮就跟着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襄阳投降刘表,诸葛亮17岁时,诸葛玄去世,于是17岁的诸葛亮就带着弟弟诸葛均和2个姐姐在襄阳生活起来。

诸葛亮直到刘备在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时,诸葛亮在隆中生活了10年时间,那么这10年时间,诸葛亮在做什么?他是如何度过的?想在隆中生存下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住问题,原本诸葛玄就是刘表手下的官吏,曾经奉刘表之命出使许昌,后来诸葛玄又带着诸葛亮姐弟来投靠刘表,住的地方肯定有,这个也不用发愁,而且刘表这个人很好客,喜欢接待士人,中原有很多士人流落到荆州,都是刘表收留的。

然后就是吃饭问题了,很多人关心诸葛亮靠什么生存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与隆中对按这个说法,诸葛亮说他自己在隆中亲自耕地,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诸葛亮自己在种地养活一家人,其实这只是诸葛亮谦虚的说法,要知道诸葛亮出身名门望族,他会不会种地都是个问题,再说了种地可是个力气活,像诸葛亮这样的书生能种地吗?我认为诸葛亮虽然家世没落了,但肯定是有家底的,况且他跟着带官的诸葛玄一起生活,要养活他们一家人不难的,但是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靠什么养活一家人呢?我认为诸葛亮靠两个方面来生活:一是自家的积累。

二是刘表及亲戚给予的救济。

前面说过了诸葛亮的父亲当过副市长级别的泰山郡丞,虽然父亲在8岁去世了,但多少会给他留下一笔生活,够用好多年了,然后他的叔父诸葛玄一直是刘表的属吏,也会给诸葛亮留下一笔生活费,这两笔生活费虽然不多,但足够诸葛亮姐弟四人生活了。

刘备三顾茅庐除此之外,刘表应该会给诸葛亮一定的救济,一是因为诸葛玄是刘表手下官吏,二是因为诸葛亮本来就是刘表的亲戚,三是刘表会给予一些流亡士人基本的生活费。

再来看看诸葛亮在荆州的关系网,诸葛亮的大姐后来嫁给了襄阳豪族蒯褀,蒯褀是蒯越和蒯良的族兄弟,蒯越和蒯良是帮助刘表稳定荆州局势的大家族,蒯家在襄阳家大势大,仅次于蔡家,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统的堂兄庞山民,庞山民的父亲是庞德公,庞家也是襄阳名家。

诸葛亮本人娶了襄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而这个黄承彦与刘表是连襟,两人的妻子是亲姐妹,都是襄阳最大豪族蔡瑁的姐姐,换句话说,诸葛亮岳母的亲姐妹是刘表的妻子,诸葛亮管刘表叫姨父,刘表的儿子刘琮和刘琦是诸葛亮的姨兄弟,这样一来,襄阳的蒯家、庞家、蔡家、黄家、刘家都跟诸葛亮有亲戚关系,你觉得诸葛亮有这样的亲戚关系还需要自己亲自下地种地吗?诸葛亮与刘备要知道当时的士大夫说自己亲自种地基本上是为了有一个好名声,为了有一个好道德,而不是真的种地,诸葛亮以一个没落士族的身份能攀上襄阳上流社会的所有豪族,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当时的豪族可不与庶族通婚的,所以诸葛亮解决自己吃饭问题就是继承了自家的一些积累,再加上刘表及亲戚的资助就足够了。

在保证了吃住问题后,诸葛亮还做了很多事,比如四处云游和结交好友,诸葛亮有四个要好的朋友,分别是:徐庶、崔州平、石韬、孟建。

这四人后来都成为曹魏政权的高官,徐庶在曹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崔州平是太尉崔烈的儿子,后任西河太守,石韬是徐庶的同乡,后来官至典农校尉、郡守,孟建后来成为曹魏的凉州刺史。

看看诸葛亮的这些朋友,全都是有才能的人,还有被称为水镜先生的司马徽也是诸葛亮的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诸葛亮身边的朋友圈都是上流社会的人,他根本不可能像个农民一样去种地,也不用考虑如何吃饭,他要做的就是读书、交朋友、云游四海。

出师表隆中对就说诸葛亮最喜欢吟唱《梁父吟》,《梁父吟》讲的是一个故事,是齐国相国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这是一个权谋与为世之道的故事,而隆中对还说了诸葛亮自比管仲和乐毅,管仲是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首霸的名相,乐毅是攻破齐国七十多座城池的名将,这就引发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十年来所做的最大一件事就是:规划隆中对战略。

刘邦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提出了隆中对战略,要刘备夺取荆州和益州,联合东边的孙权,安抚南边的夷蛮,联合西边的戎人,等到适当的时机,由荆州和益州两路出兵北伐,到时候就能汉复汉室,还于旧都。

隆中对战略涉及地理知识、政治知识、谋略知识、时事知识以及各种诸葛亮本人的看法融合而成的一部战略,这部战略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这是诸葛亮在隆中十年所做的最重要一件事。

公元207三顾茅庐时的天下形势在当时信息极不发达的冷兵器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是非常缺乏的,看看隆中对,诸葛亮是如何知道孙权贤能,刘表不能守,刘璋暗弱的呢?靠的就是四海云游与名士交流,在当时口口相传是一种主要信息传播渠道,而信息都掌握在上层人士之手,诸葛亮一个隐居在隆中的人如何知道天下事,不就是靠与人沟通而来了解的,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知道当时的情况是如何的,但是,诸葛亮一个局中人,他知道这些事,不就是靠打听和人沟通而得知的,而且还要有背景,一般人可打听不到这些信息。

像地理知道可以从书中获取,但当时天下的政治局势只能靠与人沟通,诸葛亮在荆州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网住了襄阳所有的豪族,跻身上流社会,有了一定的身份地位和才能之后,才有获取信息的渠道,诸葛亮用了十年时间打听到这些信息,并加入自己的意见,然后综合整理而成隆中对战略,这就是诸葛亮十年来做的最重要的事。

暖阳下 2023-09-03 14:29:39

相关推荐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苹果11如何关机重启

苹果11关机重启的方法:同时按住左侧任意音量键和右侧关机键。在出现的滑块中,滑动即可关机。按一次音量加键,长按电源键,直到出现开机标志就可以了。iPhone是美国苹果公司研发的智能手机系列,搭载其研发的iOS操...
展开详情

自然界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什么

目前发现,熔点最高的物质是铪合金,熔点高达4215摄氏度。物质的熔点,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也就是说在该压力和熔点温度下,纯物质呈固态的化学势和呈液态的化学势相等,而对于分散度极大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秋水伊人在眼前是什么意思

“秋水伊人在眼前”的意思是思念中的那个人就在眼前。
秋水伊人,汉语成语,拼音是qiū shuǐ yī rén,意思是指思念中的那个人。伊人的意思是那个人,多指女性。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见景思念的人。
示例:清·龚萼《雪鸿轩尺牍·答许葭村》:“登高望远,极目苍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

循环定义

循环的意思:
1、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沿曲折的路线运行。
2、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再转。
3、反复地连续地做某事。
出处:
1、《战国策·燕策二》:“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
2、《史记·高祖本纪论》:“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3、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寒暑兮往来相继,兴衰兮循环道理。”
4、巴金《秋》四十:“花谢花开,月圆月缺,都是循环无尽,这是很自然的事。”
循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回。可以简要地将基本思想表述如下:世界是按照极其漫长的时间周期,即所谓的“生成的大年”,周而复始地永恒循回;这个周期因为过于漫长而实际上无法预测,但又不是完全确定的;在这个永恒循环的过程中,世上的一切,包括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一生中的每个细节,都已经并且将要无数次地按照完全相同的样子重现,绝不会有丝毫改变。

狗尾续貂的主人公是谁

“狗尾续貂”的主人公是晋朝的赵王司马伦。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司马伦(?-公元301年6月5日),字子彝,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幼弟。母为柏夫人,“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司马伦初仕曹魏,封安乐亭侯。五等制建立后,封东安县子,授谏议大夫。西晋建立后,封琅琊郡王,授宣威将军。迁安北将军、镇守邺城,改封赵王。迁征西将军,镇守关中。刑赏不明,激发羌族和氐族反叛。入为车骑将军、太子太傅。
狗尾续貂(拼音:gǒu wěi xù diāo)是一个成语,古代官员以貂尾为冠饰,晋代封官太滥,貂尾不足,以狗尾替貂;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用于形容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寓意:
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做一件事情,既然做了,就自始至终把它做好。不要在事情接近尾音之时,因为种种原因而写下败笔的结局部分,它会折损之前所有的努力,削减所累积的高度。

是什么数学符号

?不是数学符号。
?这个符号是表示疑问的标点符号。用于疑问、设问、反问句等句型的末尾。问号是语气语调的辅助符号工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语气。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用法:
1、选择问句中,选择项较短,选择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气,也可以在每个分句的末尾用问号。
3、对句子里某一词语有疑问,用问号表示。注:这种用法用得不多。
4、对生年、卒年不详或有疑问的,用问号表示。
5、疑问句构成的文章标题或小标题后面用问号。
6、一般疑问句用问号,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7、选择问句中,问号只用在句末,分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8、倒装问句中,问号放在句尾。主语和谓语之间用逗号隔开。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