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最小的流产方式

雾里看清人心 结婚攻略
精选回答

对每一个女性来说,她们都非常愿意拥有一个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而且这个孩子也会成为她护在心里的宝贝。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功生下来的,很多女性如果意外怀孕的话就会回去医院打胎。当然了,她们也会提前了解打胎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和伤害最小的流产方式有哪些等等。对女性来说,打胎是一件非常伤身的事情,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哦!那么我们就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哪些流产方式伤害最小吧!

一、伤害最小的流产方式

1.药物流产。药物流产是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口服药物流产。如果没有药物流产的禁忌症可以选择。流产之前需要先进行B超检查,确定孕囊的大小和位置。药流虽然可以避免器械损伤,但是会有流不干净的几率。药流顺利,一般对身体伤害比较小。如果流不干净,需要二次清宫,对子宫的伤害会更严重一些。

2.无痛吸宫术。无痛吸宫前需要进行B超,妇科检查,血检,心电图等常规检查,符合条件才可以做。如果无痛吸宫术顺利,一般几分钟可以结束。并且具有出血少,安全无痛的优势。无痛吸宫术的弊端是逆行操作,需要扩张宫颈和刮吸子宫内膜,术后需要遵医嘱用消炎药预防宫腔感染。

二、女生打胎有什么危害

1.阴道出血:流产可能会损伤子宫内膜,表现为阴道出血,尤其是药物流产,出血时间较长,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失血性休克。

2.生殖道感染:流产后如护理不当,会出现生殖道感染,严重时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

3.子宫内膜损伤:流产需要刮宫,会损伤子宫内膜,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变薄、宫腔黏连,严重时会影响再次怀孕。

4.异位妊娠:流产可能会导致输卵管瘢痕性狭窄,受精卵向子宫方向运动出现障碍,出现异位妊娠。

5.内分泌失调:怀孕后激素升高,流产后激素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

三、人流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1、出血:人工流产是利用负压将胎盘彻底吸出、清除,此时子宫会逐渐收缩,这个过程中由于子宫血管没有完全关闭,会伴出血现象。

2、穿孔:手术过程中可能对母体造成一些损伤,可能出现因刮宫太深或手术次数多,造成子宫壁过薄甚至穿孔等比较严重的危害。

3、人流综合征:有些人手术后会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甚至出现晕厥和抽搐等人流综合征的症状。

4、漏吸:人流时未见到胎囊或主要胎盘组织出现漏吸,胚胎虽受到了影响但没有终止发育,可能需要二次手术。

5、吸宫不全:吸宫不全,宫腔内有残留物会有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6、感染:感染手术消毒不严或者药流时没有流干净,发生一系列继发感染。

7、羊水栓塞:流产过程子宫收缩时,血管收缩,羊水中的胎儿排泄物被直接挤入血管,可能会发生羊水栓塞,将直接威胁生命。

8、宫腔粘连:远期并发症,如宫腔粘连、慢性盆腔炎、月经失调、继发性不孕等情况。

看完这些内容的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什么方式流产对女性身体的伤害最小了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我们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为了今后的幸福大家也要好好呵护自己,像打胎这样的事情最好不要去做,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甚至还可能让自己今后没有办法孕育自己的孩子。

善解人意 2023-07-29 21:18:28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鸿鹄之志岂燕雀能知是什么意思

鸿鹄之志岂燕雀能知,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是: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不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又见《庄子·内篇·逍遥游》,原文是: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愤慨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老朋友啊。”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使用示例:
1、《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 
2、唐·卢肇《鸜鹆舞赋》:“况乃意绰步蹲,然后知鸿鹄之志,不与俗态而同尘。”
3、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亦省作“鸿鹄志”。
4、《北史·张定和张奫等传论》:“当其郁抑未遇,亦安知有鸿鹄志哉!” 
5、宋·陆游《庵中杂书》诗:“辍耕垄上鸿鹄志,长啸山中鸾凤音。”
6、郁达夫《己未秋应外交官试被斥仓卒东行返国不知当在何日》诗:“燕雀岂知鸿鹄志,凤凰终惜羽毛伤!” 

言有物而行有恒是什么意思

言有物而行有恒(yán yǒu wù ér xíng yǒu héng)是一个文化术语,说话要言之有物,做事要持之以恒。“言有物”即说话或写文章要有实际根据和内容,语言、文字要与实际情况相符,不能想当然,不能假大空;“行有恒”即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恒心、有原则,说到做到,专心一意,坚持到底,不朝三暮四或半途而废。此术语实际所包含的是一种务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专一持守的诚信精神。
出处:《易经·象下》:“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象,易经用语,是《易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用语。《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算卦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易经》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表达了什么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表达了对长安的怀念,对前朝的眷恋。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一说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通行本6卷36篇。有梁刘孝标注本。

小学体测项目有哪些

小学一、二年级体测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小学三、四年级体测项目比一、二年级体测项目多了1分钟仰卧起坐。小学五、六年级体测项目比三、四年级多了50米×8往返跑。
身高体重:测量身高、体重可以判断人的生长发育和体型。
肺活量: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它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
50米跑:是一个能体现快速跑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体育项目。
坐位体前屈:它的测试目的是测量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1分钟跳绳:目的在于训练下肢耐力和协调性。
1分钟仰卧起坐:用于测量腹部肌肉的力量,及一个人的体力、耐力。
50米×8往返跑:是有效反映学生灵敏及耐力素质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