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监(明朝太监刘瑾被割了一天)

律政先锋-
精选回答

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对凡是敢于冒犯自己的人,一律施以严酷刑罚。除了起到惩罚的目的外,还有一个关键的作用就是杀鸡儆猴,震慑那些敢于触犯自己权威的人。而这些刑罚大多数都残忍异常,但如果评选刑罚之中最酷烈的,那无疑要数凌迟了。

凌迟号称千刀万剐,而且按照不同的级别,判罚的刀数也有限制,数量稍微少一点的,差不多能割个1500多刀,如果数量最多的,差不多能割3000多刀以上。而且凌迟不像是斩首这样的刑罚,对于人来说,也只是一瞬间的痛苦,或者只是脖子一凉。凌迟则是受刑人看着自己身上的肉一刀一刀的被割下来,一边承受痛苦,一边还死不了的情况,内心的恐惧加上肉体的痛苦,不仅是给自己,也带给围观者心里上的压力。

那么凌迟是起源于那个朝代的呢?历史上有哪些人被处以凌迟的刑罚呢?西瓜视频创作人【青史说】在作品【酷刑之《凌迟》:千刀万剐的极刑】中就为我们讲述了凌迟酷刑的由来,同时还列举了历史上一些较为出名的被处以凌迟刑罚的人,让我们一起去西瓜视频看一下吧。

凌迟的起源

其实凌迟相对于斩首等一些常见的刑罚,算是比较年轻的,在唐代以前,根本就没有凌迟这个说法。五代时期军阀割据,彼此混战,而这一时期凌迟开始作为刑罚出现,并在辽代被列入到法律之中,成为正式的刑罚。其实从凌迟这个称呼上,也能看出来,汉人是不这么叫的。

所以可以发现,这种刑罚是少数民族结合中原法律之后创造出来的。凌迟虽然代表千刀万剐,但是从这个词汇上根本就看不出刑罚本身应该是怎么样的,也有可能是在古代传抄中,出现了异体字造成的结果。从古代汉语的解释来看,凌迟有刮平土坡的意思,后来引申意义为维护法度。但后来提到凌迟以后,基本上人们只想到了刑罚,而忽略了它本来的含义。一般情况下,除非是犯了极其严重的罪行,才会被处以凌迟刑罚,那么究竟有哪些罪行会被判处凌迟呢?

够得上凌迟的“罪行”

一般情况下,在古代罪行有很多,一般针对普通人的犯罪,上升不到这样的酷刑,除了清末时期最后一个大盗康小八,此人从级别上论,其实是够不上凌迟的,但由于统治者认定他罪大恶极,所以“格外关照”了他,他才享受到了普通罪犯所没有的待遇。

在康小八之前,实际上凌迟非常少见,甚至清朝已经很多年都不用凌迟这样的酷刑了,而能上升到凌迟的,基本上都是谋反。比如清朝时期被捕获的太平军将领,如石达开、林凤祥等,都是被处以凌迟,因为他们犯的是谋逆的大罪,是封建社会时代敢于挑衅皇帝权威的人,对于这样的人统治者自然不会心慈手软。

但也有个别特殊的例子,一些极个别用严刑峻法统治的君主,比如朱元璋时期就曾制定严酷刑罚,一些本不该被凌迟的罪行,也统统都列入其中。甚至于在朱元璋时期,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村里的闲汉到处骗吃骗喝,原本只是个无赖,打几板子就可以,但偏偏以狂悖罪名被判处凌迟。

被处于凌迟的名人

其实这个人大家也不陌生了,此人就是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刘瑾在明朝时期可以说是相当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其权势熏天,更在于他最终被处以凌迟酷刑。不过明朝虽然也是太监掌权,但是相较于唐代,明代的太监其实所能倚仗的恰恰只能是皇权,一旦皇帝不支持他了,被拿下也是相当容易。刘瑾被拿下以后,被举发十七条大罪,都是谋逆的死罪,正德帝因此下旨,处刘瑾凌迟三日,一共割3357刀。

但割的过程也有讲究,因为要割三天,犯人不能提前死,不然施行的人就要倒霉。刘瑾被割的时候,每十刀就要休息一下,缓一缓,接着下刀,每刀割下来的肉有拇指那么大小的圆片,第一天下来,刘瑾被割了300多刀,仍然神完气足,带着满身伤痕回到监狱,喝了一碗小米粥,这也成为了他最后的晚餐。

西瓜视频创作人【青史说】在作品【酷刑之《凌迟》:千刀万剐的极刑】中就为我们详述了古代凌迟酷刑的发展史,也能看出来凌迟作为残酷刑罚的代表,实在是有些深入人心。我们一般特别恨一个人的时候,也会诅咒他被千刀万剐,就是这个道理,但随着文明社会的到来,封建时代的一些残酷刑罚也都陆续被废除。最后,如果你是一个对古代刑罚感兴趣的人,不妨上西瓜视频搜索【酷刑之凌迟】,get更多历史冷知识吧!

冰封夕阳 2023-08-09 16:39:54

相关推荐

婆媳关系的经典句子 婆媳关系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坦白说,海外婆媳关系没有国内复杂。因为外国人有很强的边界感,我们中国人心中非常注重孝道,所以只要我们用孝道约束我们的妻子和儿媳;当期待婆媳关系好的时候,通常是得不偿失的。为什么不说“婆媳关系”之类的,而是要注意...
展开详情

牙结石怎么去除妙招 牙结石可以自己抠掉吗

是咀嚼食物和用牙齿消化食物的第一关。它起到了防死、警惕的作用。食物进入胃后,第一次必须通过牙齿磨碎,然后通过食道进入胃。如今,人们的牙齿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隐患。人们或多或少都有某些牙齿问题。有些人有蛀牙,...
展开详情

一年养车费用 养一辆车一年大概要花多少钱呢

对于潜在的车主来说,他们确切地知道一辆车要花多少钱。但是,这个问题对于还没有买车的车主来说是非常陌生的。那么,养车一年要多少钱?今天简单分析一下,供新手车主参考。根据“二八定律”,我们重点分析普通紧凑型车和中型...
展开详情

减肚子赘肉最快方法 快速瘦肚子

女性一般最怕肚子和腰部有大量脂肪,严重影响形象。然而,有些人因为不太注意平时的饮食,控制不住自己的嘴,所以在胃和腰部积累了大量的脂肪。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的肚子和腰身快速变瘦呢?不要吃太多。每个人一日三餐都不应该...
展开详情

脚臭是什么原因 南方人脚臭

身边的人或者自己有脚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大概,只要脱下鞋子,距离方圆100米外的人都逃不出“生化武器”的伤害吧!我还记得那年网上有一个很棒的消息。小偷原本想脱鞋在房间里悄悄偷东西。他万万没想到,主人因为脚太臭被...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结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出自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造句:
1、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2、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3、我们要未雨绸缪,各位同学应及早温习功课以迎接考试。
4、如何预测这些变化,未雨绸缪,取得市场的先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5、年轻时就要未雨绸缪,为年老生活所需做好储蓄。

好的故事写于几年几月几日

《好的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925年1月28日。《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原文节选: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著的追求,全文以情绘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壮观,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诗的意境。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1、《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采莲曲》唐·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偶步》清·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古义是不要说,更不用说。
不论,指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不管,无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2、引证释义不同:
无论:
①连词。不论,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一样。
②不必说;且不说。
③犹不止,岂止。
④不追究。
不论:
①不考察,不评论。
②不议论,不谈论。
③连词。不仅;不但。
④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
3、出处不同:
“无论”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论”出自战国·荀子《荀子·性恶》:“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4、词性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仅作为无条件连词使用。
“不论”既作为连词使用,又同时保留了动词词性,成为兼类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