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婆婆遇上的妈电视剧剧情介绍

人非圣贤
精选回答

《当婆婆遇上妈》是北京东方在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华视影视投资(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一部都市情感剧。由田有良执导,李小璐、潘虹、李勤勤、贾乃亮主演。剧情内容是从海滨城市来至北京求学的陈大可(贾乃亮饰),在学期间与本地的女孩罗佳(李小璐饰)相恋,二人情投意合,更相约于毕业后携手走入婚姻的殿堂。只不过两人的恋情却并不为双方家庭所认可,罗佳妈妈(李勤勤饰)起初极力反对,不惜以死相逼;大可妈(潘虹饰)则一心要将儿子介绍给李局的女儿,对出身平民家庭的罗佳打心眼里看不上。从向父母们公开关系的那一天起,这对小情侣便遭到了无休无止的压力。即使结婚之后也要面对无数的口角和刁难。为了捍卫远嫁异地的宝贝女儿,罗佳妈甚至住进了女婿家,这反倒令矛盾愈加激化……

在这一过程中,大可和罗佳原本单纯的爱情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角色介绍:

罗佳:李小璐

感性多情,却遗传了老爸三棍子拍不出屁来的闷葫芦嘴,什么事都藏心里,对人温婉周全,诚心相待,只有在老妈面前会露出“本来面目”。最抗不住外人的盛情,恨不得涌泉相报。怀着对爱情的憧憬和牺牲精神,追随去了男友老家,婆婆的关怀让她产生了美好错觉,实心实意的就此安家,相夫教子,却发现这条路远比她想得崎岖,荆棘遍布。

罗佳妈:李勤勤

早年内退,耐不住寂寞开了家小型棋牌室,不为挣钱,就图个热闹外带解自个的牌瘾。善良仗义,泼辣喜交际,很聚人气。闺女是她的掌上明珠,娇生娇养,惯了一身窝里横的毛病。吵架拌嘴是母女俩的生活常态,可吵完就完,母女没有隔夜仇,仍是彼此最贴心的人。

罗佳爸:张绍荣

男,五十六岁,国营大饭店特级厨师,半退休状态,非重要规格筵席不再出手。里外全听老婆安排,看似怕老婆,懦弱没骨气,却能把一帮小徒弟收拾得服服帖帖,其实在老婆眼里这就是最大的本事。

大可:贾乃亮

大男子主义,被罗佳看作爷们,有男人气概,实则外强中干,没有主心骨,全听老妈安排。能娶到系花罗佳让他脸上非常有光,也是真心实意对她许诺未来,无奈随着柴米油盐日子的展开,罗佳渐渐没了优势,仕途上的顺风顺水也“开拓”了他的眼界,为出轨提供了便利。

婆婆:潘虹

身为高级知识分子,却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否则当年也不会冒着藐视计划生育的风险生下二胎大可。希望儿子能找个门当户对助他仕途的媳妇,大可却偏偏看上了没有家底的罗佳,便对这个没过门的媳妇充满了成见。更可恨的是儿子还给丈母娘下了跪,这是她无法容忍的,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媳妇给自己跪回来。

公公:赵成顺

跟老婆一样是个儿子迷,虽然看似有些是非心,没有一味袒护儿子,却仅仅作在面儿上。心黑胆小,想趁退休之前大捞几笔,如意算盘却因罗佳妈妈的到来而全面崩盘。

中年如诗 2023-11-05 13:51:03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有志不在什么

是“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意是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释义:樵子拍手大笑不停,对子牙点头叹道:“只要有远大志向,就算年纪大也没事,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近义词:有志者,事竟成。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是思想斗争的折磨。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表承接关系。
该句出自西汉·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邹忌)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赏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因往晓之的之什么意思

“因往晓之”中“之”是代词,代指人或事。出自《杞人忧天》。
原文节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这则寓言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有诗曰“杞国有人忧天倾”,即出于此。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