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人名言万能素材积累 高考必备素材

成熟稳重
精选回答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高考作文名人名言万能素材积累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名人名言作文素材

1.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马云

2.如果当初我勇敢,结局是不是不一样。如果当时你坚持,回忆会不会不这样。--舒仪《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

4.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袁枚

5.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拉罗什夫科

6.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奥维德

7.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恩格斯

8.小草,有时站在大山的头上,默默地,从不炫耀它自己。——佚名

9.生命像一只鼓风而去的风筝,有时又默默被裁剪,像一只流淌着生命汁液的马蹄兰。--林清玄《生命的风筝》

10.想要人前显贵,必须吃苦受累。--二少《贵州》

高考必备作文素材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9.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1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2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2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2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2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3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3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0.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4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4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4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4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7.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4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49.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澳》

50.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5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5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5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5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5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5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0.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麦田守望者 2024-05-19 14:08:04

相关推荐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贼不走空什么意思

贼不走空是指爱偷东西的人不论走到哪儿,都要偷点儿东西带走。
出自张孟良《袁文会与刘广海》十一:“老人又从锅里端出一碗杂花米粥,里面还掺了些山药,热乎乎的,递给他喝。袁文会一面往下灌,一面偷偷地用小眼睛四下洒打,这是做贼养成的习惯,走到哪里总想偷点什么。所谓‘贼不走空’。他一眼瞥见头上有个篮子,用一根铁丝钩儿悬挂在房梁上,小鼻子嗅了嗅,闻到一股香气。他几口把粥喝完,又把碗舔干净,然后对老人说:‘大爷,我该回家了,不知道我爹娘怎么惦着我咧。’”
造句:
1、小偷坚信“贼不走空”,盗走空运货车。
2、不过,怀抱“贼不走空”之志,还是去看看。
3、看来“贼不走空”果真是小偷的惯例。
4、窃以为,玩收藏必须得具备“贼”的一个潜质,俗话称其为“贼不走空”。

三春晖的意思

三春晖的意思是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拼音:sān chūn huī。

出处:

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字词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临:将要。

4、意恐:担心。

5、归:回来,回家。

6、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7、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8、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9、报得:报答。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临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百步笑五十步什么意思

五十步笑百步(拼音: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复句成语,本义是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百步的人,后用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在句中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寓意:
梁惠王对自己迁灾民和运粮救灾的“善政”很得意,然而在孟子看来,这只能说明他的做法比邻国国君好一点,因为这样做只是补救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使百姓富足起来。因此,魏国远没有像梁惠王以为的那样好,能够吸引别国的百姓蜂拥而至。梁惠王认为自己比其他国君更好,这样的认识和梁惠王自己所否定的五十步笑百步是很相似的。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后退了一百步的人,虽然数量不同、程度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逃跑。

毋庸人云亦云什么意思

毋庸人云亦云意思是:不要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随声附和。
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出自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近义:随声附和、拾人牙慧。
反义:自成一家、直言不讳。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有主见。
示例:
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邹韬奋《经历•几个原则》
“人云亦云”造句:
1、关系人家名节的事,你怎可人云亦云不去查证?
2、我们做事时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3、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进行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4、像他这种人云亦云的个性,是不可能把公司给管理好的。
5、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人云亦云,失去自我判断的信心及能力呢?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