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能玩手机吗

变卖感情的中年欧巴桑
精选回答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孩子接触手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很多孩子因为沉迷手机,不学习,天天打游戏,有的家长一怒之下,动手断网、摔手机,这不仅损伤亲子关系,有时还会激起孩子的叛逆情绪,得不偿失,面对孩子沉迷手机,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小孩能玩手机吗

可以,但需要适度。

小朋友的身体和心理发育需要有足够的运动和休息时间,过多的玩手机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孩子玩手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年龄限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未满14周岁的儿童不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因此,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让孩子使用手机。

使用时间:家长需要控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眼睛疲劳、近视等问题。建议每次使用不超过30分钟,并且每天总使用时间不超过1-2小时。

内容限制:家长需要对孩子使用手机的内容进行限制,避免接触不良信息和内容。可以通过设置家长控制功能、安装过滤软件等方式来实现。

安全问题:家长需要教育孩子正确使用手机,避免泄露个人信息、上当受骗等安全问题。同时,也需要保护孩子的眼睛和身体健康,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导致的问题。

孩子沉迷手机有什么表现

1.经常玩手机上瘾的孩子一般都对父母都有抵触情绪。譬如不听父母的话,和父母顶嘴,父母叫其做作业做家务事都不积极。

2.孩子读书上课记忆力不集中,成绩差,爱玩游戏。基本上走路吃饭都是机不离手。常常坐在某一个地方不换位置,整天低着头,坐姿不端正等等都是孩子玩手机上瘾的表现。

3.视力下降,这是较为直接的变化。人的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出现视力疲劳,若不能尽早纠正就会引发近视。当前我国近视儿童比例连年攀升,和长时间使用手机、缺乏户外锻炼等有很大关系。

4.表达能力变差,孩子休闲时间都被手机占据了,这就意味着他的社交时间被大幅度压缩。现实中缺少与人沟通,孩子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都明显下降。经常玩手机的孩子,他们嘴里说的基本都是网络肤浅粗俗的流行语,习惯用这些流行语去代替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久而久之,便再没了自己的思想。

5.自制力差,经常玩手机的孩子,自制力也会更差。对于自制力尚未形成的孩子来说,手机就像是一个奇妙、快乐的世界,会不由自主地把孩子吸引过去。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做好引导,让孩子对手机上瘾,那会让孩子更加放纵,会因为玩手机而耽误许多正事。

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5招帮助孩子放下手机

1.清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超过1小时,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玩手机。目标要具体、明确,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这样孩子就更容易理解。

2.培养兴趣爱好

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只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并且将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其中,又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时候,孩子对手机的需求就会慢慢降下来。

3.尽量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

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到无论是陪孩子写作业还是陪孩子玩时,不玩手机,或是提前将手机静音,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证家长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这样才能传达给孩子正面的反馈,孩子才不会觉得约定的守则不公平。

4.做到有效陪伴

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父母应该尽可能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同时做到有效陪伴,而不是陪在孩子身边,但是做自己的事情。应该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一些互动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

5.与孩子建立“约定”

切记不要家长单向制定规则强制孩子执行,建议家长先和孩子沟通,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双方共同建立“约定”,这样孩子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执行的时候主动性会更强。

你曾是少年 2024-06-16 11:11:58

相关推荐

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题目内容: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展开详情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

题目内容: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最...
展开详情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

题目内容: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考点核心: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
展开详情

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 ②都是自信的误区 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

题目内容: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②都是自信的误区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是良好的心理素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最佳答案:A答案解析:自卑的人轻视自己,自负的人过高的估计自己,它...
展开详情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

题目内容: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L、c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①(a+b)×6...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

五音不全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古代的人们是以这五个音为音阶。五音不全在汉语中是一个成语,通常指“音盲”,他们对音乐缺乏理解,不能正确唱出准确的音高。
五声音阶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五音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
五音中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

木石之心什么意思

木石之心意思:指如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木石心其实是儒家的一种思想。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击政务,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的意思是:是天性;是本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意思是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选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以其人之道下一句

“以其人之道”的下一句是“还治其人之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集注》是朱熹对《中庸》作的注。《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