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学校值得去校考?12个标准判断院校实力

英雄有梦
精选回答

一、知名度是实力比较的重要标志

例如北京电影学院是国内乃至亚洲影视名校,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都是影视类强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国内设计第一强校,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

苏州大学等都是设计类强校;七大艺术学院及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都是纯艺术专业很好的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吉林动画学院等校的动画专业都是国内一流的;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校是国内建筑(艺术类)最好的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的服装设计全国最强。

二、是否有国家重点学科等

省市级重点或者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这类专业或者学科的数量。国家级或者特色专业仅适合同一所院校中多个专业之间进行对比,因为不少非常一般的院校都有国家级或者省级特色专业。

例如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戏剧影视文学、表演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南京艺术学院的动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绘画专业、音乐学专业、表演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浙江传媒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学是国家重点专业。山东艺术学院的音乐学是省级特色重点专业。

三、是否有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授权点

例如设计艺术学硕士、电影学硕士、工业设计硕士等。博士点清单详见附录。

四、师资力量是重要的指标

主要表现在教授、副教授、导师数量及质量方面,还有就是院长、系主任或者重量级的大师也很关键。

例如中央美术学院的校长范迪安是中国美术协会的会长,暨南大学艺术学院著名影视艺术家张铁林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陈凯歌,浙江音乐学院院长徐孟东,曾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都对学院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五、办学时间的长短也是一个参考因素

办学久远的,一般在教学设施、教学经验等方面会比较丰富一些。不过浙江音乐学院虽然在2016年去筹成立,但是整体实力一样不可小觑。

六、艺术办学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院校的实力

如果一所大学只有一个音乐专业,而另外一所大学有一个音乐学院或者好几个音乐性质的学院,后者想对来说会更强一些。一般艺术院校的整体专业水平会高于综合类大学的艺术学院。

七、地理位置也影响着院校的发展

在设计方面,广东、浙江、江苏、天津、上海等地方的工业和经济比较强,在设计方面发展的都比较好,广州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东华大学等设计类强校发展地都非常好。浙江省作为经济大省,虽然整体艺术院校不多,但是就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基于浙江省天然的地理优势,院校实力都非常强。

八、院校的类别往往也反映了院校专业的倾向性

师范类院校一般在美术学,音乐学等方面有优势,建筑方面的强校一般在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方面占有优势,农林类院校的景观设计和家具设计都是强项,传媒类院校在动画或者广告学方面比较不错,音乐类院校一般在音乐表演等方面较为强势。

九、很多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

艺术类专业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专业单一,发展却很快速。主要是得益于名校效应,很多非常优秀的考生报考,加上有大量资金发展。例如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

十、各省最好的师范大学,艺术实力都是很靠前的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等。

十一、明星校友效应也显示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

北京电影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占据了中国娱乐圈的半壁江山,张艺谋,陈凯歌,黄渤,唐国强,蒋雯丽,陈坤,赵薇,黄晓明等明星导演及演员等都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著名影视演员黄磊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师,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等也培育了大量的影视人才,这些效应也驱动了大量艺考生争相报考。四川音乐学院培育了大量音乐人才,青年歌手张迈、李宇春、何洁、谭维维、王铮亮、魏晨、秦海波、韩炜等均是川音杰出的代表。

十二、院校的前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目标

例如浙江音乐学院的前身是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前身是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是石家庄东方美术职业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前身是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辽宁传媒学院的前身是辽宁美术职业学院,河北传媒学院的前身是石家庄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吉林动画学院的前身是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大连艺术学院的前身是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这背景也为院校的实力判断提供了一个参考的依据。

-END-

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本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小编,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朗月清风 2021-06-14 00:10:47

相关推荐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K9教育是指什么阶段

K9教育是指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K12,教育类专用名词(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k9和k12教育模式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差距在于k12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们要接受12年的教育,而k9只有九年。
但是k9和k12都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们不论是参加k9教育还是k12教育,学生们都可以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老师们也会一心一意的为学生服务,学生在不仅可以参加正常的课程,还能够参加很多艺术培训。
在语文和英语的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课之外,还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这两项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数学,物理课堂上,老师会帮助学生锻炼学习思维,提高思维能够让学生尽快走上正确的学习轨迹。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能够参加绘画,音乐,科学等课程,可这可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虔的含义是什么

“虔”的含义是恭敬。本义:虎行走的样子。引申为勇武、强固。诚敬;诚心。江西省赣州市的简称,古代赣州先称为虔州,宋朝时,虔州更名赣州,赣州的简称由此而来。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虔,虎行皃。”
2、《诗·商颂·长发》:“有虔秉钺。”
3、《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以告虔也。”
4、《左传·成公十二年》:“虔卜于先君也。”
5、《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造句:
1、她俩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2、人们喜欢外表的虔诚,可是里面却罪大恶极。
3、虽然祭拜神明有许多繁文縟节,但是虔诚的信徒们丝毫不以为苦。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翻译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意思是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出自《汉书·张良传》。
原文节选: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译文: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历史学的重大贡献。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出自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