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卷物理部分及答案

黄昏后的美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高考全国卷卷物理部分及答案本文简介: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将质量为1.00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

高考全国卷卷物理部分及答案本文内容: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

B.5.7×102

C.6.0×102

D.6.3×102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a,mb,m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

C.D.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已知的质量为2.0136u,的质量为3.0150u,的质量为1.0087u,1u=931MeV/c2。氚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MeV

B.3.3MeV

C.2.7MeV

D.0.93MeV

18.扫描对到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寸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震动对STM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震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震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

19.如图,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和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中电流方向与中的相同,与中的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所在平面垂直

B.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所在平面垂直

C.、和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D.、和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20.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电场中四个点a、b、c和d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Ea、Eb、Ec和Ed。点a到点电荷的距离ra与点a的电势a已在图中用坐标(ra,a)标出,其余类推。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点依次经b、c点移动到d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ab、Wbc和Wcd。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Ea:Eb=4:1

B.Ec:Ed=2:1

C.Wab:Wbc=3:1

D.Wbc:Wcd=1:3

21.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

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3.(10分)

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

V,额定电流0.32

A);电压表(量程3

V,内阻3

kΩ);电流表(量程0.5

A,内阻0.5

Ω);固定电阻R0(阻值1

000

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

Ω);电源E(电动势5

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

(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

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

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用另一电源E0(电动势4

V,内阻1.00

Ω)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___________W,最大功率为___________W。(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24.(12分)

一质量为8.00×104

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处以7.5×103

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

(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25.(20分)

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在油滴处于位置A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油滴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

(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t1和v0应满足的条件。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两点间距离的两倍。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

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

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

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

(2)(10分)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

℃,汽缸导热。

(i)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ii)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iii)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S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_____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2)(10分)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的半球体,O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高位2R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之间的距离为0.6R。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

2017年普通高考2卷(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1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粒子的动能

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粒子的动量大小

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

衰变后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

1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快以速度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快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

A.

B.C.D.

18.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点,在纸面内沿不同的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的速度为,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度为,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为

A.

B.

C.

D.

19.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过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

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

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大

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20.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边长为0.1

m、总电阻为0.005

Ω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位于纸面内,cd边与磁场边界平行,如图(a)所示。已知导线框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d边于t=0时刻进入磁场。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时,感应电动势取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5

T

B.导线框运动的速度的大小为0.5m/s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D.在t=0.4

s至t=0.6

s这段时间内,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0.1

N

21.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示意图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由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从线圈的一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作为线圈的转轴。将线圈架在两个金属支架之间,线圈平面位于竖直面内,永磁铁置于线圈下方。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

A.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

B.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

C.左转轴上侧的绝缘漆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

D.左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

二、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

③用?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t图,如图(c)所示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与vA、a和?t的关系式为。

(2)由图(c)可求得vA=cm/s,a=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3.(9分)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μ

A,内阻大约为2500Ω)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值为20Ω,令一个阻值为2000Ω);电阻箱Rz(最大阻值为99999.9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5V);单刀双掷开关S1和S2.C、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

(2)完成下列填空:

①R1的阻值为

Ω(填“20”或“2000”)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的滑动变阻器的

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

③将电阻箱Rz的阻值置于2500.0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

(填“相等或“不相等”。”)

④将电阻箱R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z的阻值置于2601.0Ω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学|科网待微安表的内阻为

Ω(结果保留到个位)。

(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

24.(12分)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0和s1(s10)的带电小球M、N先后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平行于电场的方向射出。小球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电场区域,并从该区域的下边界离开。已知N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M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刚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N刚离开电场时的动能的1.5倍。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M与N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之比;

(2)A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

(3)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

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2)(10分)一热气球体积为V,内部充有温度为Ta的热空气,气球外冷空气的温度为Tb。已知空气在1个大气压、温度为T0时的密度为ρ0,该气球内、外的气压始终都为1个大气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i)求该热气球所受浮力的大小;

(ii)求该热气球内空气所受的重力;

(iii)设充气前热气球的质量为m0,求充气后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改用红色激光

B.改用蓝色激光

C.减小双缝间距

D.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E.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2)(10分)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2l,底面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DD′、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A.周期变大

B.速率变大

C.动能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

15.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金属杆PQ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一圆环形金属线框T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PQ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

B.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

C.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

D.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

16.如图,一质量为,长度为的均匀柔软细绳PQ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点,M点与绳的上端P相距。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A.

B.C.D.

17.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86

cmB.

92

cm

C.

98

cm

D.

104

cm

18.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P和Q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时,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均为的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如果让P中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不变,则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A.0B.C.

D.

19.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和。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一定有

B.若,则一定有

C.若,则一定有

D.若,则一定有

20.一质量为2

的物块在合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A.=1

s时物块的速率为1

m/s

B.=2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

kg·m/s

C.=3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

kg·m/s

D.=4

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21.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平面,平面内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17

V、26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

V/cm

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

V

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低7

eV

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9

eV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

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轴,纵轴为轴,最小刻度表示1

mm)的纸贴在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除外),另一端P位于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此时拉力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的大小为

N。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和。

(i)用5

mm长度的线段表示1

N的力,以O点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的图示,然后按平形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

(ii)的大小为

N,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若与拉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3.(9分)

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是电池;和是固定电阻,是可变电阻;表头的满偏电流为250,内阻为480。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

V挡和5

V挡,直流电流1

mA挡和2.5

mA挡,欧姆×100挡。

(1)图(a)中的A端与___________(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

(2)关于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

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

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6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

(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________Ω,

_____________Ω。

(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1”连接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_____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3”连接的,则读数为_____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5”连接的,则读数为_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3为有效数字)

24.(12分)

如图,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平面)向里的磁场。在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常数)。一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带电粒子以速度从坐标原点沿轴正向射入磁场,此时开始计时,当粒子的速度方向再次沿轴正向时,求(不计重力)

(1)粒子运动的时间;

(2)粒子与点间的距离。

25.(20分)

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和,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木板的质量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过程ab中气体的内能增加

B.在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C.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在过程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E.在过程c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2)(10分)一种测量稀薄气体压强的仪器如图(a)所示,玻璃泡M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通两竖直玻璃细管K1和K2。K1长为l,顶端封闭,K2上端与待测气体连通;M下端经橡皮软管与充有水银的容器R连通。开始测量时,M与K2相通;逐渐提升R,直到K2中水银面与K1顶端等高,此时水银已进入K1,且K1中水银面比顶端低h,如图(b)所示。设测量过程中温度、与K2相通的待测气体的压强均保持不变。已知K1和K2的内径均为d,M的容积为V0,水银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i)待测气体的压强;

(ii)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波长为2

m

B.波速为6

m/s

C.频率为1.5

Hz

D.t=1

s时,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E.t=2

s时,x=2

m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2)(10分)如图,一半径为R的玻璃半球,O点是半球的球心,虚线OO′表示光轴(过球心O与半球底面垂直的直线)。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现有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半球的底面上,有些光线能从球面射出(不考虑被半球的内表面反射后的光线)。求:

(i)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轴距离的最大值;

(ii)距光轴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O点的距离。

2017年新课标Ⅰ理综物理高考试题答案

14.A

15.C

16.B

17.B

18.A

19.BC

20.AC

21.AD

22.(1)从左向右

(2)0.19

0.037

23.(1)

(2)增大

增大

(3)0.39

1.17

24.(12分)

解:(1)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式中,m和v0分别是飞船的质量和着地前瞬间的速率。由①式和题给数据得

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为

式中,vh是飞船在高度1.6×105m处的速度大小。由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2)飞船在高度h

=600

m处的机械能为

由功能原理得

式中,W是飞船从高度600m处至着地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由②⑤⑥式和题给数据得

W=9.7×108

J⑦

25.(20分)

(1)设油滴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m和q,油滴速度学科&网方向向上为整。油滴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匀强电场方向向上。在t=0时,电场强度突然从E1增加至E2时,油滴做竖直向上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a1满足

油滴在时刻t1的速度为

电场强度在时刻t1突然反向,油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a2满足

油滴在时刻t2=2t1的速度为

由①②③④式得

(2)由题意,在t=0时刻前有

油滴从t=0到时刻t1的位移为

油滴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2t1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

由题给条件有⑨

式中h是B、A两点之间的距离。

若B点在A点之上,依题意有

由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式得

?

为使,应有

?

即当?

或?

才是可能的:条件?式和?式分别对应于和两种情形。

若B在A点之下,依题意有

?

由①②③⑥⑦⑧⑨?式得

?

为使,应有

?

?

另一解为负,不符合题意,已舍去。

33.(15分)

(1)ABC

(2)答:(i)设打开K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联立①②式得

(ii)打开K3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V2()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得

由⑤式得

由⑥式知,打开K3后活塞上升直到B的顶部为止;此时p2为

(iii)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3,气体温度从T1=300K升高到T2=320K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

将有关数据代入⑦式得

p3=1.6p0⑧

34.(15分)

(1)2

减弱

加强

(2)

如图,根据光路的对称性和光路可逆性,与入射光线相对于OC轴对称的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这样,从半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线,将学.科网从圆柱体底面中心C点反射。

设光线在半球面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有

由正弦定理有

由几何关系,入射点的法线与OC的夹角为i。由题设条件和几何关系有

式中L是入射光线与OC的距离。由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由①③④式和题给数据得

2017全国2卷物理答案

参考答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

B

C

B

C

CD

BC

AD

22【参考答案】⑴;⑵52.1,16.3(15.8~16.8)

23【参考答案】(1)连线见解析;

(2)①20

②左

③相等

④2550

(3)调节R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

【参考解析】

(1)实物连线如图:

24【参考答案】(1)(2)

25【参考答案】(1)3:1(2)(3)

【参考解析】

(1)设带电小球M、N抛出初速度均为v0,则它们进入电场时的水平速度仍为v0;MN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电场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均为a,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分别为s1和s2;由运动公式可得:

v0-at=0

联立①②③解得:

33(1)【参考答案】ABD

33(2)【参考答案】(i)

(ii)

(iii)

【参考解析】(i)设1个大气压下质量为m的空气在温度T0时的体积为V0,密度为

温度为T时的体积为VT,密度为:②

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联立①②③解得:

气球所受的浮力为:

联立④⑤解得:

(ⅱ)气球内热空气所受的重力

联立④⑦解得

(ⅲ)设该气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为m,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mg=f-G-m0g

联立⑥⑧⑨可得:

34(1)【参考答案】ACD

34(2)【参考答案】1.55

2017全国3卷物理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14.C

15.D

16.A

17.B

18.C

19.BC

20.AB

21.ABD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22.

(1)4.0

(2)

(Ⅰ)、和如图所示

(Ⅱ)4.0

0.05

23.

(1)黑

(2)B

(3)160

880

(4)1.47mA

1.10×Ω

2.95V

24.

(1)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设在区域,圆周半径为

;在区域,

圆周半径为。由洛伦兹力公式及牛顿定律得

粒子速度方向转过180°时,所需时间t1为

粒子再转过180°时,所需时间为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所求时间为

(2)由几何关系及①②式得,所求距离为

25.

(1)滑块A和B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A、B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和,A和B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和,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在物块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设在时刻,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其大小为。由运动学公式有

联立式,代入已知数据得

(2)在时间间隔内,B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设在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对于B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式知,;再由⑦⑧式知,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的速度大小也为,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设A的速度大小从变到所用时间为,则由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

对A有

在时间间隔内,B(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在时间间隔内,A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因此A和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

(也可用如右图的速度-时间图线求解)

33.[物理-----选修3-3]

(1)ABD

(2)(i)水银面上升至的下端使玻璃泡中气体恰好被封住,设此时被封闭的气体的体积为,压强等于待测气体的压强。提升,直到中水银面与顶端等高时,中水银面比顶端低;设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体积为,则

由力学平衡条件得

整个过程为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ii)由题意知

联立⑤⑥式有

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为

34.[物理---选修3-4]

(1)BCE

(2)

(i)如图,从底面上A处射入的光线,在球面上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为,当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对应入射光线到光轴的距离最大,设最大距离为。

设是玻璃的折射率,由全反射临界角的定义有

由几何关系有

联立①②③

式并利用题给条件,得

(ii)设光轴相距的光线在球面B点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和,由折射定律有

设折射光线与光轴的交点为C,在△OBC中,由正弦定理有

由几何关系有

联立⑤⑥⑦⑧式及题给条件得

娱仙 2022-07-10 07:07:21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金融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
展开详情

法理学学什么

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法理学课程法理学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翻译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的翻译是你只需要担心自己能否自立,不要担心别人不懂你。
该句话出自晚张之洞所写的《诫子书》。
节选内容: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纵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译文:你的前程,正可谓不可限量,国家正是在用兵的时候,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记住记住,别忘别忘。
思想:《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荒唐险躁。

志存高远的前面是什么

原句为“志当存高远”,前面是“夫”。出自《勉侄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译文:
一个人的志向应当保持高尚远大,仰慕先贤人物,断绝情欲,不凝滞于物,使贤者的志向高高地有所保存,诚恳地有所感受,能屈能伸,抛弃琐碎的东西,广泛地向他人咨询、学习,除去狭隘、悭吝,这样即使未得升迁,又何损于自己美好情趣?何愁理想不能实现?如果意志不坚定,意气不昂扬,徒然随众附和,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就将继续伏匿于凡庸人之中,终究不免于卑下的地位。
《勉侄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勉励侄子诸葛恪而作。全文虽87字,字字珠玑,却包含着对侄子诸葛恪的种种期盼,并演变出志存高远一词。

望天门山把什么比作什么

《望天门山》诗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用了奇妙的比喻,把天门山比作打开的天门。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20个字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译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