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度过高三?

宁山静水
精选回答

看了你的提问,真的很想抱抱你。你就是一年前的我,想抱抱你,像是抱抱以前的自己。我是2019届的文科生,坐标广州。

讲讲我的经历。高中,广州前四所之一,文科班约两百人,本人正常的考试排名在(70,110)这个区间,可以说是真正的不上不下。由神经衰弱造成的头疼是我在高二下学期就面临的问题。此外,由于压力过大,我还常患有神经性肠胃炎。在去年的十月份,我被诊断为焦虑症。我的每一科成绩都不太稳定。除了英语,其他科目都曾经到过年级前三十,也都曾经下滑到年级120以后,可以说是极度不稳定。我的学习方法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方法。我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完成作业,背书,订正错题,仅此。中午写英语阅读和完型填空是我每天的必备工作。我不玩手机,也很少看电视,更不必说出去玩,我的时间都被用于学,学,学。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很迷茫,没有方向,没有确定性。我也想过像别的大佬一样做积累,刷大量的题,做错题本,但是我总是难以挤出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些工作,而且自己也没有信心和耐力来把这些事情做好、做下去。到了高三上学期期中的时候,我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死循环,越努力,考得越差,考得越差,就越努力。我的排名不断向下掉,掉出前一百,直到掉出学校去年的重本线(按90%的重点本科率来算,也就是说我最差的时候已经到达了年级的后10%)

你在提问中用了“偶尔”这个词,这说明你的问题也许和我一样,我们都不够主动,没有自主攻克学习困难的勇气。针对你的提问,我想告诉你以下几点。

一、英语训练要继续坚持。我坚持了一个高三,在高考前一直没有看见任何成果,英语成绩也总是在120到127分。我一度以为自己的努力是白费的,直到高考出分。我的英语成绩在135+,虽然没有过140,但比起以前,已经很能让我满意了。长期的英语训练能让你在看到题目的时候很淡定,很平稳,这种淡定和平稳不是空手得来的,你的日常训练在帮助你

二、不要慌了阵脚,找到能让自己舒服的学习方式。如果一个学习方式让你觉得——我明明在努力学习啊,可是进度比不上别人,效率也低,而且用起来也很累。那么,这个方式可能不太适合你。不过,对于你我这种没有所谓的学习方式的人来说,现在再来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方法的可能性不大。那么我们只能在现有的学习步骤中进行调整。说说我自己吧!我在高三没有特意做过积累本和错题集,但是我很喜欢看各类新闻杂志和期刊,也看看诗集,高三看闲书的时间很少,但不妨把它作为一种调剂。我在看这些闲书时,就在桌上放一个本子一支笔,看到什么新闻热点和好的句子、表达、名人名言、作文素材什么的就顺手记下来。刚刚开始可能会很不习惯,但是连着做两个星期左右就差不多可以适应了,记起东西来也很自然,很舒服,不会打乱阅读节奏。我的文综客观题也比较差(就是选择题),所以我给自己定下一个规定,每天做12道历史,12道政治和11道地理选择题。题量不多,25到30分钟即可完成。但我一般会把三科分开来做。找到三个不用去洗手间的课件,把三科选择题做一做,然后再在某节自习课上订正。占用时间少,题目少,压力小。刷了题,出现了错题要怎么办?特别不喜欢问老师,你可能也一样,我就是觉得不好意思。这种不好意思其实有点难克服,我克服了三年都没有成功,但是我找到了其他途径。找一个或几个小伙伴,大家一起刷题,不一定要刷一样的。我当时是和我同桌、前桌一起刷三本不一样的文科综合选择题,做完了就批改、订正。结束后,先看看错题的答案解析,可以看明白的就跳过,不明白的就拿出来一起解决,每个人限提三个问题,因为时间有限。如果我们三个人都解决不了,那么,我们会去问老师。不是一个人去,是两个人或者三个人一起去。我相信你的班上也有其他问问题存在困难的同学,不妨结个伴,一起学,也便于相互督促。

三、找办法释放压力。你可能觉得没有办法,我也曾经这样觉得。你先试一试各种途径,仔细找找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最开心或者最能宣泄情绪。我的办法就是吃零食和大哭一场。高三时的我和其他三个同学合买了一大箱子零食,下课了,边背书或者边做题边吃。山药片和蛋黄饼这种脆脆的东西吃起来比较带感,是我在高三最经常吃的零食。此外,大哭一场也是我宣泄和调整心态的一个办法。考差了,我哭。考试做不完,我哭。晚自习遇到了好几道不会的数学题,回家后,大声哭。哭完后的我,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难受了,只是有一点累,然后我会在那一天早点休息。

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注意休息。我在高三没有熬过夜,我觉得。11:30是我的固定休息时间,早上6:20是规定的起床时间,中午休息25~35分钟。不习惯熬夜的人熬了夜容易出现感冒、头晕什么的,接下来几天的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我自己感觉的,高二的时候曾经熬夜了一段时间,大概是一个星期,熬到后半夜一两点左右,身体真的受不了)好好休息远比在疲惫不堪时学习要明智。

最后,说说我的高考结果吧!广州使用全国一卷,我的分数是580+,在广东省的前5000名,被一所不是985、211但是招生分数和大多数211差不多的学校录取(报考这个学校是我的个人选择,和成绩多少没有很大关系)按照我高三后期的状态,这个成绩和排名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比预期要差一些。但对比起高三上学期的那个屡战屡败、连连败退的我来说,拿着580+成绩的我显然要强太多。愿你在高三能够好好的,也愿你在通过个人的努力后收获让你满意的成果。

男儿当自强 2021-06-12 08:24:21

相关推荐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K9教育是指什么阶段

K9教育是指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K12,教育类专用名词(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k9和k12教育模式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差距在于k12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们要接受12年的教育,而k9只有九年。
但是k9和k12都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们不论是参加k9教育还是k12教育,学生们都可以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老师们也会一心一意的为学生服务,学生在不仅可以参加正常的课程,还能够参加很多艺术培训。
在语文和英语的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课之外,还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这两项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数学,物理课堂上,老师会帮助学生锻炼学习思维,提高思维能够让学生尽快走上正确的学习轨迹。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能够参加绘画,音乐,科学等课程,可这可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虔的含义是什么

“虔”的含义是恭敬。本义:虎行走的样子。引申为勇武、强固。诚敬;诚心。江西省赣州市的简称,古代赣州先称为虔州,宋朝时,虔州更名赣州,赣州的简称由此而来。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虔,虎行皃。”
2、《诗·商颂·长发》:“有虔秉钺。”
3、《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以告虔也。”
4、《左传·成公十二年》:“虔卜于先君也。”
5、《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造句:
1、她俩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2、人们喜欢外表的虔诚,可是里面却罪大恶极。
3、虽然祭拜神明有许多繁文縟节,但是虔诚的信徒们丝毫不以为苦。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翻译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意思是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出自《汉书·张良传》。
原文节选: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译文: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历史学的重大贡献。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出自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