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纣怎么读

静水微澜
精选回答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鲁迅是否写错了?你怎么理解?

“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是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中的话。

从历史的事实来说,这句话是错的。

但从这篇小说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又写得非常高妙。

而且这样的妙语在鲁迅的小说里层出不穷,比比皆是。

这种运用语言的能力,非文学大家做不到。

先说历史事实吧。

易牙把自己的儿子蒸了,这是事实。

拿给别人吃了,也是事实。

但吃了易牙儿子的,不是桀纣,而是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著名的齐桓公。

易牙把儿子当成美食献给齐桓公,换来了齐桓公对他的绝对信任。

虽然宰相管仲劝过说,烹掉儿子以讨君王欢心的人,决不可能是真的忠诚。

但还是不能除掉齐桓公对易牙的信任。

最终,齐桓公晚年因为易牙在内的“三小”作乱,被困宫中,活活饿死。

桀纣是两个人,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

桀是夏代亡国之君,纣是商代的亡国之君,他们都曾宠信小人,残害忠良,最终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

也正因此,这二位便成了暴君的代名词。

鲁迅这样写有很多妙处。

首先,这话是文中的主人公“狂人”说的。

狂人就是疯子之意。

既然是疯子,当然就要说疯话。

张冠李戴,胡言乱语,不合逻辑也就是正常的了。

如果说起话来事实准确条理清晰,那还算是疯子吗?其次,鲁迅写的小说,是给普罗大众看的。

所以,他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思想特点。

一般的民众会认为,好人一切都是好的,坏人一切都是坏的。

齐桓公在历史上大约算不得坏人。

所以,没必要把吃人这种事情和他连系起来,而桀与纣是坏事做绝的人,所以,把一切坏事都安在他们头上,就没有人会提出异义了。

大家说的不过是个理而已。

鲁迅作品中,因为书中人物的原因说错经典或是历史的还有不少。

但这并不是鲁迅的学问不扎实,而是作品中人物的原因。

比如大家都学过的《从北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这种情况。

在写到学生们读书的时候,鲁迅说: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这里的“上九潜龙勿用”就是错的。

“潜龙勿用”是《五经》之一的《易经乾卦》的卦辞,这句是初九的爻辞,而不是上九,上九的爻辞是“亢龙有悔”。

小学生们初学的时候,难免搞混,在老师的大声喝斥之后,有人读错,也就很正常了。

正因为读错,更显示出小学生上学时有口无心的情态。

鲁迅不愧是文学大家。

据说现在中小学课本中许多鲁迅的作品已经被删除了。

原因大约是不好懂。

这大约没错。

三十多年前我自己上初中学习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确实并不懂其中的意思,但当时学过了,总全有些印象。

现在回过头去再读的时候,才体会了真正的文学之美,大家的作品,确实是字字珠玑。

这种感觉与读唐诗宋词一样。

小学生们恐怕也很难体会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底有什么妙处,等慢慢长大了,自然就体会到了。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部文学作品。

鲁迅在这里不仅没有写错,反而是他的高明之处。

《狂人日记》采取了模仿日记的形式,关于易牙把儿子给桀纣吃的原话如下: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

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整个风格就是要用寥寥数笔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勾勒出来。

这种写法难度很大!日记在大多情况下是给自己看的,有些语句就可以简单再简单,有些事情也可以拿个典故记下即可。

反正只要自己明白就可以了。

“易牙烹子”是个典故,鲁迅当然是懂得的。

鲁迅写的《狂人日记》不是自己写的日记,而是一种文学作品,是要给别人看的。

那么就需要别人能看懂他的意思。

大多数人不是那么熟知典故的!即便有人知道齐桓公,也大多是那些春秋五霸之类的大场面。

齐桓公吃过易牙的儿子,很多人还真得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如果多费笔墨详细介绍下这件事儿,就会影响到整体的行文节奏,势必会减弱文章的感染力!而桀纣这两个人,却是世人皆知的,都是残忍暴虐的象征。

“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

知不知道易牙是谁?这不重要!至于是不是桀纣吃了易牙的儿子,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暴君“吃人”了!“桀纣”这两个字,就是画龙之后的点睛之笔。

有了“桀纣”俩儿字,神立刻就出来了!这就像是写意画,重点就在于传神。

只要神到了,就不要太在意那些细节了!【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

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随缘 2023-09-04 13:26:08

相关推荐

电脑如何添加域

先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项,更改设置选择更改。计算机名字更改为使用者名字,这样是为了区分域中的计算机,域填写需要加进去的域名,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填写域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
展开详情

表示队伍整齐的四字词语

1、堂堂之阵: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2、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正正之旗: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4、匪匪翼翼: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5、井然有序:整...
展开详情

显卡的6P供电怎么接

1、首先需要准备显卡电源线,保证质量完好无损,方可进行接下来的操作;2、接着观察电脑的插口有哪些具体样式,是否与自身的电源线接口相匹配;3、接着准备连接,首先找到电源插口上六加二中的六插口,随后插在显卡上,此时...
展开详情

儿子欠债父母有义务还吗

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财产分的很清楚,不存在连带责任。父母对于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负偿还义务,除非父母作为继承人,在成年子女死亡后继承死者遗产,就需要承担遗产价值以...
展开详情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王羲之是哪里人

王羲之是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字逸少。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冬至的诗句和名言

冬至的诗句:
1、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郑胤骥《送长蘅偕计北上二首》
2、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仇远《重阳见菊占冬晴上熟》
3、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陆游《庚申十二月二十一日西和州健步持子布书报已取安康襄阳路将至九江矣悲喜交怀作长句二首其二》
4、去年冬至投僧寺,今岁阳生宿店家。——刘克庄《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5、冬至之日无酒钱,醒笑先生高阁眠。——沈周《至日闲居自述(成化甲辰)》
6、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
7、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边贡《迎銮曲·郊祀元君百礼先》
8、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雪晴》
冬至的名言:
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语录
2、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西风颂》
3、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左传》

排比句的好处和作用

排比句的好处:使用排比句可以增强语句的气势,使文章朗朗上口,有音律美且用排比来说理,可以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可以使文章的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句来叙事,能使文章层次清楚、描写细腻。
作用:使用排比句来写人,可以将人物刻画得立体,写景时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有形象生动之效,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

一狼仍从的从是什么

“一狼仍从”的“从”的意思是跟从。
该句出自清代蒲松龄的《狼三则》,原文节选内容: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赏析:《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