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有什么感悟

人到中年
精选回答
老人与海的感悟和启示是什么?

老人与海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论点。

真正的大师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历练做题材,《老人与海》所刻画出来的正是海明威的一辈子最好的画像。

正如海明威所说,"我一直读过””多遍,每读一次,我就多一分收获,好像我最后得到了我这一生辛苦工作所欲得到的东西"。

扩展资料小说讲述了一个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独自出海,与一条大鱼和一群鲨鱼搏斗了两天两夜的故事。

它塑造了“桑提亚哥”这个令人敬佩的硬汉形象,赞扬了他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小说语言简洁,情节激动人心,洋溢着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读者。

1954年,《经典藏书:老人与海(全译本)》使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文学名著。

《经典藏书:老人与海(全译本)》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

《老人与海》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最初读的时候在初中,4万字左右的一篇中篇小说,读起来一点不会感觉到累。

年少时候囫囵吞枣,只是记得了书中的一些大概故事情节。

成年以后又读过两遍,老人性格中的刚强,孤独,崇高精神深深的感动着我。

一,从那句名句说起:“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读过《老人与海》的读者,想必对这句话印象是最深刻。

海明威永远在他的作品中塑造这样一种“硬汉”形象。

你可以打败一个人的躯体,但是你战胜不了他的灵魂。

老渔夫圣地亚哥84天出海捕鱼却一无所有,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绝望的时刻。

受尽周围人的嘲讽,为了再次证明自己,毅然决然选择再次远航。

经历过三天三夜的博弈,带回了十八英寸的大马林鱼的鱼骨回来,震惊了所有的渔夫,他们这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

老人孤身入深海的刚强,单刀搏鲨鱼的勇气,永不言败的性格,很好的诠释了这句名言。

二,一开始不明白老人为什么总是梦到狮子,后来我读懂了!“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女人,不再梦见轰动的大事,不再梦见大鱼,打架,斗力梦见大海,也不再梦见妻子。

他只梦见眼前的地方以及沙滩上的狮子”狮子这个形象在《老人与海》这本小说里面出现过好多次。

狮子代表着年轻,代表着力量,代表着强者的尊严。

证明着老人内心深处那颗不服老不服输的倔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的这首《龟虽寿》真的特别符合老人的形象。

人老了?真的就一无所用了吗?曹操和圣地亚哥坚决不同意。

王小波说:“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

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鱼来咬他的钩,于是他常常失败。

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

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服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三,浅谈《老人与海》中的孤独及其精神价值老人划着一艘小船缓缓的驶向远海,大鱼漫无目的的拖着老人,在海洋上飘荡。

一个人,一条鱼,只能和自己对话,和大海说话,和偶尔落在桅杆上的飞鸟说话。

海明威告诉我们孤独是普遍存在的,懂得享受孤独的人,会从孤独中发现自我,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总要经历一段痛苦,孤独的成长经历。

从我个人来说,我喜欢《老人与海》。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是在学校的图书馆,说实在话,开始有些不屑一顾。

一个老人与海的故事,有什么看头?又把它放回原处了。

后来,第二次去了图书馆,我决定借回去,认认看看,海明威到底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就这样《老人与海》走进了我的心灵。

下面是我的真实感受。

一、《老人与海》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代表作,虽然篇幅不长,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寓意深刻。

二、小说主要描写了古巴渔夫圣地亚哥,此人天生有一套捕鱼的好本事——视力、体力、技巧、信心、毅力等,然而他却不那么走运,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鱼,这对于一个渔夫来说,是个考验人生的时刻!三、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没有人愿意跟他出海捕鱼!此这样,他一人在海上漂泊,就在他准备返航时,终于发现了一条体长十八尺,体重超过五百磅的大马哈鱼,这可是一个大家伙!四、在没有武器、没有水与食物的情况下,老人与鱼之间展开了三天三夜的拼死搏斗,最终鱼被老人杀死,虽然在归港途中,遭到鲨鱼攻击,大马哈鱼只剩骨架,但老人的拼博精神却如日月般照耀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四、作品展示了人类亘古不变的价值观——不屈服于命运,敢于同命运作殊死抗争!在圣地亚哥身上,我看到的是不屈和勇敢,泰然自若、却又不甘失败,沉着果敢、却又义无反顾,展现的是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战斗精神,以及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积极人生态度。

这就是《老人与海》带给我的心灵启示。

潇洒走过 2023-08-25 13:09:42

相关推荐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苹果11如何关机重启

苹果11关机重启的方法:同时按住左侧任意音量键和右侧关机键。在出现的滑块中,滑动即可关机。按一次音量加键,长按电源键,直到出现开机标志就可以了。iPhone是美国苹果公司研发的智能手机系列,搭载其研发的iOS操...
展开详情

自然界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什么

目前发现,熔点最高的物质是铪合金,熔点高达4215摄氏度。物质的熔点,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也就是说在该压力和熔点温度下,纯物质呈固态的化学势和呈液态的化学势相等,而对于分散度极大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