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考英语题的惯用法问题探讨

梨涡浅笑 英语语法:语法与写作
精选回答

一道高考英语题的惯用法问题探讨

湖南 陈穆嘉

2009年高考英语的湖南卷有这样一道题:

— The food here is nice enough.

— My friend ________ me a right place.

A. introduces B. introduced C. had introduced D. was introducing

选对该题的答案并不难:根据对话内容可知,此刻说话者就在其朋友介绍的那个餐馆用餐,所以其朋友给他们介绍这家餐馆肯定是在此之前,故用一般过去时。即选B。

但是,笔者认为,这道题中的My friend introduced me a right place一句有两处用法上的问题。

1. introduce是否接双宾语的问题

从句法上分析,题中My friend introduced me a right place一句的谓语动词introduce后接的是双宾语。但它符合英语习惯吗?请看以下有关用法说明:

(1) 我国英语惯用法泰斗葛传椝先生曾在其《英语惯用法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指出:

introduce不可有双宾语,如不可说Allow me to introduce you my friend Mr P. D. Porter,该在introduce后面加上to。

(2)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 G. Alexander出版的《英语词汇用法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认为:

可以说:Marion introduced her friends to Tom.

但不能说:Marion introduced Tom her friends.

(3)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重点词正误用法手册》(周贞雄编著)在introduce词条给出的正误句型和有关分析如下:

让我把我的朋友介绍给你。

误:Let me introduce you my friend.

正:Let me introduce my friend to you.

析:introduce(介绍)通常不接双宾语。

(4) 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英语惯用法词典》(王福祯主编)在introduce词条指出:

introduce后不可接双宾语。

由此可见,introduce后接双宾语的用法不妥的,是不符合英语惯用法的。

2. 对introduce的理解和用法问题

虽然一般英汉词典都将introduce译为“介绍”,但这并不是说汉语中的“介绍”就一定可以用introduce来翻译。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几本英语词典对introduce在表示“介绍”时的解释:

(1)《剑桥高级英语词典》对introduce的解释是:

to tell someone another person’s name the first time that they meet(当两个人见面时告诉某人另一个人的名字)

(2)《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introduce的解释是:

if you introduce someone to another person, you tell them each other’s names for the first time(如果你把某人介绍给另一个人,你就是第一次告诉他们彼此的名字)

(3)《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对introduce的相关解释如下:

①to tell two or more people who have not met before what each others’ names are(告诉两个或多个原来未曾见面的人他们彼此的名字)

②to tell the audience the name of the person who is going to speak or perform(告诉观众讲演者或演员的名字)

由此可见,introduce表示“介绍”时,主要用于介绍两个不认识的互相认识,或是向听众或观众宣布并介绍演讲者等。如:

She introduced me to her brother. 她把我介绍给她哥哥。

It is my pleasure to introduce tonight’s speaker. 我很荣幸来介绍今晚的演讲者。

Hi! I thought I’d come over and introduce myself. My name’s Andy. 嗨! 我觉得应该过来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安迪。

On being introduced, British people often shake hands. 英国人被介绍给别人的时候常常和对方握手。

我的未来我做主 2022-10-08 22:28:42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金融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
展开详情

法理学学什么

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法理学课程法理学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见是什么意思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中“见”意思是“被”,“见”在古文中常被用于被动用法,“见闭”即“被关闭”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这只老鼠由于被关闭而不能够离去。出自宋代苏轼的《黠鼠赋》。
原文: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时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本文是苏轼少年时代写的一篇咏物赋。它寓哲理于趣味之中,可以使读者于诙谐的叙述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它就一只老鼠在人面前施展诡计逃脱的事,说明一个道理:人做事心要专一,才不至于被突然事变所左右。

去心邻域什么意思

去心邻域意思是:在a的邻域中去掉a的数的集合,应用于高等数学。
邻域定理:若非空集合X的子集A是A内所有元素的邻域,则A为开集。
在拓扑学中,设A是拓扑空间(X,τ)的一个子集,点x∈A。如果存在集合U,满足U是开集,即U∈τ;点x∈U;U是A的子集,则称点x是A的一个内点,并称A是点x的一个邻域。
拓扑学解释:
设A是拓扑空间(X,τ)的一个子集,点x∈A。如果存在集合U,满足U是开集,即U∈τ;点x∈U;U是A的子集,则称点x是A的一个内点,并称A是点x的一个邻域。若A是开(闭)集,则称为开(闭)邻域。

走一步再走一步概括

《走一步,再走一步》概括: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杰利引着父亲找到了他,通过父亲的鼓励他终于得以脱险的故事。
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选自《当代少年》1988年第一期,作者莫顿·亨特(美),入选初一第一学期第三课语文课本。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美国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自杀》、《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悬崖上的一课》。其中《悬崖上的一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被收入沪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课,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4课。

中年闰土的性格特点

中年闰土的性格特点:神情麻木、寡言少语。
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角色,现实原型章闰水。作者在文中着力塑造了闰土少年和中年的形象,给予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闰土成为中国小说中的典型农民形象。闰土有着封建的思想和较强的等级观念,对他鲁迅先生还是有同情感的,且同情大于批判。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的农村少年的形象,作者在文中闰土给“我”讲的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等几件事来表现闰土的特点,表现了闰土丰富的知识,和宽阔的眼界。几件事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由于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必然要使学生在读文过程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但由于少年闰土生活的年代与学生现实中的环境已相距甚远,所以学生在学习理解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解。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