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小孩子吃苦方式 让孩子吃苦的意义
当代有很多家长都在给孩子提供很好的物质生活,就是为了弥补家长小时候得不到的物质条件,但是这种物质会使心智不成熟的小孩过分依赖,不知道挣钱的辛苦,完全是溺爱孩子的做法!有时候适当的放手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而不是一味的选择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到一个合适的年纪,应该让自己的小心肝来体验一下社会的压力和孩子吃苦耐劳的能力呀!
一、锻炼小孩子吃苦方式
1、父母要有让孩子吃苦的意识。
孩子学走路时,不要总是扶着她,孩子三岁了,上街时,让他帮你提东西;孩子到了五六岁,让他扫地擦桌子,并告诉他如何节省用电,还可以教他们整理自己的房间。
孩子上学,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要他们自己走路上学,放学自己回来,要他节约文具的开支。
孩子放学后,要他顺便到菜场去买菜,以便减轻父母的压力;节日里让孩子洗洗马桶,知道臭和脏是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干粗活和重活,知道父母需要他们照顾。
孩子上中学,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费,钱就这么多,超支了只能挨饿。鼓励孩子参加公益活动,让他们懂得奉献的快乐;培养孩子各种生活技能,让他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孩子十五岁左右,要他在家里或到外面打工,锻炼自己,接触社会,培养吃苦精神。父母要舍得让孩子去吃这些苦。
2、孩子要自立。
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在家里,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扫自己的房间,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学习上,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心理上要独立。
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去考虑问题,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能独立思考问题,能有主见,从而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
日本的孩子从小家长就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所以日本孩子出外自己背包,再重也要自己背,如要别人来帮忙,那是别人看不起的。有的男孩从小就洗冷浴,一年四季洗冷水,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在教育观念上,日本也从小灌输孩子,自己国家资源稀薄,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生活。
3、父母主动与孩子一起吃苦。
要知道,只知道享受的父母,是不可能培养出一个能“吃苦”的孩子的。所以父母可以与孩子参加晨跑,参加体育运动,如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旅游,这样可以增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同样让孩子得到了锻炼。
比如,天气很冷,孩子今天不打算去幼儿园。父母不迁就孩子,顶着寒风带着孩子去幼儿园。烈日炎炎,晚上回家很累了,父母会和孩子像平常一样去冲凉,而不是倒头便睡。孩子和父母跑步,再有十几米就要到达预定的终点了,孩子喘着气不想再跑。父母鼓励着孩子,一起奔到终点。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锻炼磨砺着着孩子,使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能吃苦。
越是爱护孩子,就越要加强他的“吃苦”教育。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罪,才是真正的爱护与负责。
二、让孩子吃苦的意义
1、吃苦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 吃苦的孩子,一般都是能干的孩子,会做很多的事情,同时,吃苦也可以从小预防孩子长大后偷懒和磨蹭的习惯,以及提早独立,让家长少担心,让孩子面对社会有更多的处世之道。
2、吃苦让孩子学会珍惜 吃过苦的孩子,特别能懂得收获的来之不易,因为付出过含水,经过了自己的努力,才获得了劳动的成果,得到了报酬,所以打心底里会特别的珍惜这份来之不易。
3、吃苦能助孩子独立人格 孩子在吃苦的过程中,往往是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做事风格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孩子自己去单独的思考,该怎么做,做成什么样,这就起到了锻炼孩子人格和思维能力的作用,最后完成,渐渐就培养出孩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立人格。
4、吃苦可以磨练孩子的毅力 人的毅力需要在生活中磨练。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家长们应该“狠”下心来,让孩子经受更多的锻炼,树立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信念。人们常说,不能吃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不能吃苦的孩子是没有希望的孩子。
5、吃苦有利于孩子的坚强意志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样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让孩子能够笑对生活。
对于小孩的教育,初为人母的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有不懂的地方。但是可以通过不同渠道的学习,来好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社会上可以更好的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