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dge的用法

麦田守望者
精选回答

judge的意思

vt.& vi. 审判,评判;断定;

vt. 估计;评价;(尤指)批评;想,认为

n. 法官;裁判员;评判员;鉴定人

用作不及物动词

S+~(+A)

I am not in the position to judge.

我无权作出判断。

As far as I can judge, this book is useful.

据我判断,这本书有用。

He was asked to judge at the art exhibition.

他被邀请当画展的评委。

They have their own minds.

They will judge for themselves.他们自己有头脑,可以自己作出判断。

用作及物动词

S+~+n./pron.

It is hard to judge this case.

这个案子很难断。

The court was unable to judge the case before all evidence was put before it.

在全部证据被提出来之前,法庭不能审判这个案子。

She seemed to be watching him, judging him.

她似乎在观察他,评价他。

Who is going to judge the horses?谁来评判马匹的优劣呢?

S+~+wh-to-v

Can you judge which way to take?你能判断应走哪一条路吗?

He was calm and concentrated in judging how to defeat his opponent.

他冷静沉着,聚精会神地判断如何打败对手。

S+~+(that-)clause

The police judged the criminal was still in the city.

警察断定该罪犯仍在这个城市。

The teacher judged his students had finished the exercises.

老师估计学生们已做完了练习。

I judged, from his manner, that he was guilty.

从他的举止态度来看,我判断他有罪。

I judged that you had forgotten to come.

我判断你是忘记来了。

S+~+wh-clause

He's too young to judge which is better.

他太年轻,不能判断哪一个更好。

How will they judge which is likely to be reliable?他们如何断定哪一个是更可靠的?

Can you judge who will win?你能断定谁会获胜吗?

Nobody can judge why he did it.

谁都无法判断他为什么干那事。

用作宾补动词

S+~+n./pron.+(tobe/as)n./adj.

I judge him a skilled worker.

我断定他是个熟练工人。

We judged the distance to be four miles.

我们估计距离在4英里。

He judged them to be the best plays he had ever seen.

他认为它们是他看过的最好的话剧。

They judged her stupid.

他们认为她很蠢。

S+~+it+n./adj.+to-v

She judged it a useless attempt to advise him.

她断定,给他提建议是徒劳的。

He judges it safer to go away than to stay.

他认为离开比留下安全。

The committee judged it better to start the work at once.

委员会认为最好立即开始这项工作。

S+~+n./pron.+(to-)v

She judged them to have finished.

她断定他们已经干完了。

I judged them to have gone.

我断定他们已经走了。

S+~+n./pron.+prep.-phrase

They judged it of little importance.

他们断定它毫不重要。

By noon, all 61 people were judged out of danger.

到中午时,有61个人看来脱离了危险。

用作名词(n.)

As a judge, she tried her best to exercise her power.

作为法官,她尽力行使自己的权力。

The judge refused to give him another hearing.

审判官拒绝再给他一次申辩的机会。

The judge awarded a large sum of money to those hurt by the explosion.

法官判给那次爆炸受害者一大笔赔偿金。

The president has not appointed a single black judge to the south.

总统从未向南方委派过一个黑人法官。

君子兰 2023-10-23 14:20:20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早期词风是什么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作品多为婉约风格,属于婉约派代表词人。她有“婉约之词宗”之称,开创了重要的词体“易安体”,该词体对词坛影响深远。李清照是文学史上有名的天才女作家,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
展开详情

康德尔的代表作是

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论文集》,汇集了20世纪20年代他本人撰写的论文和发表的演说。1924-1944年,康德尔担任《教育年鉴》的编辑,该年鉴以介绍当代各国教育为主,其中的文章均是由各国知名的教育家撰写的。康德...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改邪归正下一句是什么

“改邪归正”没有下一句,是汉语成语,拼音是gǎi xié guī zhèng,意思是指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造句:
1、张三终于改邪归正了。
2、那个年青人改邪归正,为村子里办了不少好事。
3、经过组织的耐心教育与帮助,他终于浪子回头,改邪归正了。
4、虽然他从前做了不少恶事,但如今已经改邪归正了。
5、她已经改邪归正,她过去的历史你就不应记在心中,更不该说她是残花败柳。

落叶不知秋去,一雪方知已冬什么意思

“落叶不知秋去,一雪方知已冬。”的意思是落叶了都不知道秋天已经来临,一下雪才知道已经是冬天。
落叶知秋,汉语成语,拼音是luò yè zhī qiū,意思是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秋天快到了。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
示例:
1、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
2、《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3、明·汤显祖《牡丹亭·淮泊》:“走孤寒落叶知秋。”
近义词:知秋一叶、一叶知秋。

一横是什么标点符号?

一横线是破折号。破折号用途广泛,首先用来引出解释说明的语句,其次用来表示语意的突然转折和声音延长等。
其主要作用:
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1、引出对概念内涵的具体解释。
例句:“帮助人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周阔海《在学习帮助人演讲比赛上的讲话》)
2、引出总括性的说明:
例句: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3、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
例句: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曹禺《雷雨》)
4、引出补充说明的话:
例句:灯光,不管是哪个人的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巴金《灯》)
强调被引出的下文:提起下文主要是冒号功能,用破折号来代替是为了使语气更强烈,或阅读更醒目。
例句: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用于歇后语,引出语底:
例句:别看他们闹得这么凶,可是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胡丹佛《把眼光放远一点》)

无冻馁之患矣的患字是什么意思

“无冻馁之患矣”的“患”是忧虑的意思。这句话出自《送东阳马生序》。
原文节选: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译文: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高大的屋子里面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
文章浑然天成,内在结构却十分严密而紧凑。本来文章所赠送的对象是一篇之主体。然而文章却偏把主体抛在一边,先从自己谈起,从容道来,由己及人,至最后才谈及赠送的对象。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在文章的深层结构中,主宾之间有一种紧密的内在联系,时时针对着主,处处照应到主,而却避免了一般赠序文章直露生硬的缺点,使文章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在写作中又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使左右有对比,前后有照应,文章于宽闲中显示严整,“鱼鱼雅雅,自中节度”。这一点给人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的。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