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考政治试卷解析

浅吟旧情歌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河北省中考政治试卷解析本文简介:河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一、选择题为反映某一重大时政,小华选择了如图三幅图片,回答1﹣3题.1.据三幅图片判断这一时政是()A.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B.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举行C.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举行D.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2.综合理解三幅图片所表现的内容,能够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河北省中考政治试卷解析本文内容:

河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

为反映某一重大时政,小华选择了如图三幅图片,回答1﹣3题.

1.据三幅图片判断这一时政是(

A.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

B.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举行

C.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举行

D.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

2.综合理解三幅图片所表现的内容,能够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①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②全面小康惠及全体人民

③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调整生育政策

④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3.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让我们与之同行.当今社会生活中,与这一要求相符的是(

①尊重从事脏活重活苦活的人

②盗版者与版权所有者收益相同

③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④保证农村考生都能被大学录取.

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4.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从违规违纪上升到违法层面(

①使公民的受教育权有了法律保障

②体现了法治建设的要求

③能更有力地保障和促进社会公正

④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宪法是我国法律的根基,随着宪法的修改完善,宪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密.回答5﹣6题.

5.在商场买完东西往外走的老高,被身边一位刚丢钱包的青年怀疑为小偷.青年要对老高进行搜身,经常学法的老高用宪法知识劝阻了他.老高讲的应该是(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③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知情权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阅读如图内容并联系上题示例,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违反宪法就要受到刑罚处罚

②宪法和刑法的内容相近

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④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A.①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7.赵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被当地派出所刑拘.“法律是听我说的,我是代表执法的,我就是法,随时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要批驳张某的言论,适合作为论据的是(

①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②法律具有强制性

③执法机关更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④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冀华中学的米热古丽,是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她聪明、善良、热情、纯朴,与同学们和谐相处。回答8~10题。

8.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米热古丽组织了民族舞蹈大赛。下列图片中能够体现维吾尔族舞蹈特色的是

9.米热古丽的父亲要开办一家具有新疆特色的餐厅。下列对餐厅布置的建议,适宜的是

①餐厅名称用汉、维两种文字书写

②餐厅入口处备有酥油茶供客人品尝

③餐厅走廊里悬挂吊脚楼、竹楼照片

④餐厅内张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场景的装饰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0.在思想品德课上,米热古丽讲到:“在新疆,每逢少数民族群众过节,汉族群众会上门道贺;每逢汉族百姓过节,少数民族群众也送来自制的糕点同乐。无论谁家遇到婚丧嫁娶的大事,大家必定要前去帮忙。”米热古丽的话使同学们体会到

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各民族亲如一家

③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④各民族之间没有差别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抗战时期,一位父亲送给参军的儿子一面“死”字旗。旗上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乃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对父子

①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

②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③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④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家国情怀代代相传,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能够体现出家国情怀的是

①只买国产商品,抵制外国产品

②升国旗时庄严肃穆,行注目礼

③谴责***行径,期盼祖国统一

④欣闻屠呦呦获诺奖,为国自豪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简答题

13.(7分)(2016?河北)话说节日文化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众多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折射出千百年来积淀凝聚的民族认同.

(1)读下表,在①②③④处填写相应内容

节日名称

节日习俗

蕴含的思想情感或精神追求

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

怀念先贤、祈求幸福

中秋节

期盼团圆、喜***收

赏菊花、登高处…

孝老敬老

春节

贴春联、放鞭炮、拜大年

(2)今天,重视并过好传统节日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意义?

14.(9分)(2016?河北)评析生活事件.

一名快递员加速的三轮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剐蹭,出租车司机辱骂并连续抽打快递员耳光.虽然当地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对打人者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但这一打人视频被传到网上后,还是引起网友持续的关注.众多网友纷纷谴责打人者,一些“义愤”的网友为了给快递员出气,轮番侮辱和恐吓打人者,甚至直接上门骚扰.

陕西咸阳一快递员蹭伤路边轿车,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浙江乐清一儿童开门碰到车辆,家长留纸条致歉.这两起“剐蹭”事件的当事人得到车主的谅解,受挫车主均未要求赔偿.

(1)从法律角度看,打人者应有的反思是什么?

(2)请对网友的“义愤”之举作出恰当评价.

(3)从上述三起“剐蹭”事件中找出两个值得点赞的行为,并指出它们各自传递出的正能量.

2016年河北省中考政治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为反映某一重大时政,小华选择了如图三幅图片,回答1﹣3题.

1.据三幅图片判断这一时政是(

A.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

B.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举行

C.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举行

D.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

【考点】时事政治.

【分析】本题属于时事政治题.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的掌握;依据相关的时政知识解答即可.

【解答】全面建成小康、全面二孩等都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内容;故选B.

【点评】解答该题需要多留心、多识记时政知识,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综合理解三幅图片所表现的内容,能够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①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②全面小康惠及全体人民

③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调整生育政策

④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考点】全面小康社会;区域协调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全面小康社会.本世纪头20年,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解答】“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意味着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整体提升.所以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小康惠及全体人民,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故选项①②④符合题意;选项③观点过于绝对,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3.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让我们与之同行.当今社会生活中,与这一要求相符的是(

①尊重从事脏活重活苦活的人

②盗版者与版权所有者收益相同

③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④保证农村考生都能被大学录取.

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考点】尊重劳动;受教育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尊重劳动,受教育权这一知识点,要明确尊重劳动是一种美德.

【解答】题干中的材料告诉我们应该树立平等待人的观念,应尊重劳动者,无论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是什么,他们都应该得到尊重,同时还要保障农民式子女的受教育的权利,所以①③说法正确,②④的做法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尊重劳动,受教育权的认识,要知道劳动的重要性,尊重劳动者,积极维护社会公平.

4.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从违规违纪上升到违法层面(

①使公民的受教育权有了法律保障

②体现了法治建设的要求

③能更有力地保障和促进社会公正

④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考点】树立法治观念;诚信的含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分析】本题属于“依法治国”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依法治国的涵义,意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从违规违纪上升到违法层面,体现了法治建设的要求,能更有力地保障和促进社会公正,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诚信建设,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选项,公民的受教育权本来就有法律保障,排除①选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依法治国的意义的有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宪法是我国法律的根基,随着宪法的修改完善,宪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密.回答5﹣6题.

5.在商场买完东西往外走的老高,被身边一位刚丢钱包的青年怀疑为小偷.青年要对老高进行搜身,经常学法的老高用宪法知识劝阻了他.老高讲的应该是(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③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知情权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考点】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分析】该题考查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为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在商场买完东西往外走的老高,被身边一位刚丢钱包的青年怀疑为小偷.青年要对老高进行搜身,经常学法的老高用宪法知识劝阻了他.老高讲的应该是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干无关;故选C.

【点评】本题在审题中尤其要把握题干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选项进行排除和对比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否则很有可能因粗心而导致选错.

6.阅读如图内容并联系上题示例,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违反宪法就要受到刑罚处罚

②宪法和刑法的内容相近

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④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A.①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考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分析】本题属于“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青少年要正确对待宪法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宪法是我国法律的根基,随着宪法的修改完善,宪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密,由图画描述得知,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所以③④是正确的选项;违反刑法就要受到刑罚处罚;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排除①②选项.

故选C.

【点评】要在准确掌握课本知识宪法的地位作用基础上选择.

7.(2分)赵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被当地派出所刑拘.“法律是听我说的,我是代表执法的,我就是法,随时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要批驳张某的言论,适合作为论据的是(

①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②法律具有强制性

③执法机关更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④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考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分析】本题属于“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重要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法律是听我说的,我是代表执法的,我就是法,随时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要批驳张某的言论,适合作为论据的是,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执法机关更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②.

故选B.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中的“法律的特征”,这一重点知识,并学会分析运用.

冀华中学的米热古丽,是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她聪明、善良、热情、纯朴,与同学们和谐相处。回答8~10题。

8.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米热古丽组织了民族舞蹈大赛。下列图片中能够体现维吾尔族舞蹈特色的是

【考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

【分析】此题要扣住题干中的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然后结合各民族的特色舞蹈加以选择,属易题

【解答】此题只要抓住题干的中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所以先D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只要抓住民族特色就可解决,属易题

9.米热古丽的父亲要开办一家具有新疆特色的餐厅。下列对餐厅布置的建议,适宜的是

①餐厅名称用汉、维两种文字书写

②餐厅入口处备有酥油茶供客人品尝

③餐厅走廊里悬挂吊脚楼、竹楼照片

④餐厅内张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场景的装饰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考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

【分析】此题要扣住题干中的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然后结合各民族的特色舞蹈加以选择,其中开斋节是回族的节日,不是维吾尔族的节日,组合选择有一定难度

【解答】此题属组合选择,有一定难度,要求对各民族的特色风俗有所了解,可以首先排除B、C,正确答案为D

【点评】此题有一定难度,要求对各民族的重大节日有所了解

10.在思想品德课上,米热古丽讲到:“在新疆,每逢少数民族群众过节,汉族群众会上门道贺;每逢汉族百姓过节,少数民族群众也送来自制的糕点同乐。无论谁家遇到婚丧嫁娶的大事,大家必定要前去帮忙。”米热古丽的话使同学们体会到

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各民族亲如一家

③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④各民族之间没有差别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考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

【分析】解答组合选择题,首先可用排除法,一下子可以排除④,各民族之间没有差别,而所设置的几个选项中有三个包括④,所以一下了就能排除

【解答】此题属组合选择,难度不大,可用排除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为D

【点评】此题较易,用排除法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11.抗战时期,一位父亲送给参军的儿子一面“死”字旗。旗上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乃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对父子

①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

②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③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④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考点】责任的含义

【分析】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在国家存亡的重要关头,每个人都要负起自己的责任

【解答】此题属组合选择,有一定难度,有同学可能少先而失分,正确答案为D

【点评】此题较难,可能会少选

12.家国情怀代代相传,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能够体现出家国情怀的是

①只买国产商品,抵制外国产品

②升国旗时庄严肃穆,行注目礼

③谴责***行径,期盼祖国统一

④欣闻屠呦呦获诺奖,为国自豪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考点】经济全球化,台湾问题,家国情怀

【分析】该题是组合选择题,一下子就降低了难度,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能搞闭关自守,①选项明显错误,所以可以排除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相结合,排除①,而B、C、D中均包括①,所以排除,故选A.

【点评】排除法是作答政治选择题时最常用的方法,解答题目的关键是确定好可以排除的选项.

二、简答题

13.(7分)(2016?河北)话说节日文化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众多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折射出千百年来积淀凝聚的民族认同.

(1)读下表,在①②③④处填写相应内容

节日名称

节日习俗

蕴含的思想情感或精神追求

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

怀念先贤、祈求幸福

中秋节

期盼团圆、喜***收

赏菊花、登高处…

孝老敬老

春节

贴春联、放鞭炮、拜大年

(2)今天,重视并过好传统节日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意义?

【考点】材料分析题;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

【分析】本题属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我国的传统优秀历史文化以及要弘扬民族文化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本题考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依据事实回答即可,只要学生是个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与知识的积累,传统节日的主要活动就不难解答..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设问中重视并过好传统节日的意义,就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可以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民族责任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等角度答题.

故答案为:

(1)端午节;吃月饼,赏月,团聚;重阳节;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

(2)①有利于充分挖掘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③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引导民众珍视传统节日.④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责任心、自豪感和凝聚力.⑤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力,促进和推动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⑥有利于传承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⑦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等.

【点评】此题考查了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优秀历史文化,依据课本和材料作答.

14.评析生活事件.

一名快递员加速的三轮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剐蹭,出租车司机辱骂并连续抽打快递员耳光.虽然当地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对打人者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但这一打人视频被传到网上后,还是引起网友持续的关注.众多网友纷纷谴责打人者,一些“义愤”的网友为了给快递员出气,轮番侮辱和恐吓打人者,甚至直接上门骚扰.

陕西咸阳一快递员蹭伤路边轿车,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浙江乐清一儿童开门碰到车辆,家长留纸条致歉.这两起“剐蹭”事件的当事人得到车主的谅解,受挫车主均未要求赔偿.

(1)从法律角度看,打人者应有的反思是什么?

(2)请对网友的“义愤”之举作出恰当评价.

(3)从上述三起“剐蹭”事件中找出两个值得点赞的行为,并指出它们各自传递出的正能量.

【考点】材料分析题;学会调控情绪;诚信做人;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承担社会责任;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观点辨析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在承担责任中成长”,要在掌握责任的产生,承担责任意味着什么,不承担责任的后果,以及青少年如何积极承担责任等知识点的基础上作答.

【解答】(1)从法律角度分析,打人者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以此回答即可.

(2)网友的“义愤”,说明了社会中的正义存在,但是网友的“义愤”之举,也是不合法的行为,侵犯了打人者的名誉权和扰乱了打人者的正常生活.

(3)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值得点赞的行为,以此回答即可.如,陕西咸阳一快递员蹭伤路边轿车,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浙江乐清一儿童开门碰到车辆,家长留纸条致歉.这两起“剐蹭”事件的当事人主动承担责任,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和冲突.

故答案为:

(1)打人者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2)是不合法的行为,侵犯了打人者的名誉权和扰乱了打人者的正常生活.

(3)陕西咸阳一快递员蹭伤路边轿车,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浙江乐清一儿童开门碰到车辆,家长留纸条致歉.这两起“剐蹭”事件的当事人主动承担责任,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和冲突.

【点评】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即可顺利解决此题.

中年人如落叶 2022-07-16 03:29:49

相关推荐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

五音不全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古代的人们是以这五个音为音阶。五音不全在汉语中是一个成语,通常指“音盲”,他们对音乐缺乏理解,不能正确唱出准确的音高。
五声音阶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五音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
五音中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

木石之心什么意思

木石之心意思:指如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木石心其实是儒家的一种思想。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击政务,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的意思是:是天性;是本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意思是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选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以其人之道下一句

“以其人之道”的下一句是“还治其人之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集注》是朱熹对《中庸》作的注。《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