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追韩信文言文翻译

江南采莲
精选回答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谁什么意思?

这句话流传2000多年,意境非常美好,指的是在楚汉争霸之初,萧何为刘邦追回韩信这位军事奇才的典故。

一、无名小卒,离楚奔汉韩信在从军前被漂母施饭、忍受地痞胯下之辱的典故这里就不再重复。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在楚国贵族后裔项梁率兵渡过淮河后,一心想立一番大事业的韩信主动前来投靠,希望能在这个当时实力最强的势力中出人头地。

但是很遗憾,在这期间,项梁连他的名字都没记住,可以说是非常失败了。

在项梁被章邯击败身死后,韩信所在的残部自然归于项羽麾下。

这时,他终于往上提升了一个台阶:担任了项羽的“郎中”。

这个郎中在那时指的是侍卫,并不是医生。

在领导身边,出头的机会那自然就多了。

然而,项羽作为传统贵族,加上自身指挥打仗能力一流,向来信奉的是实力,对于“兵不厌诈”这一套非常反感。

所以韩信多次提的计谋,都被其无情否决。

眼见自己没有出头之日,韩信决定另投明主。

在秦国灭亡、项羽广封诸侯之时,韩信投靠了汉王刘邦的队伍,进入蜀地。

二、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是,在汉营一无背景、二无人脉,韩信再次成为了无名小卒。

这还不是最惨的,有一天,韩信所在的小队有人犯了军规,按军令应当全队斩首。

幸运的是,排队砍头时,韩信的顺序在最后。

在前面13个人头落地之后,看到刽子手走向自己,韩信决定最最后一搏,他抬头看到了刘邦的亲信—藤公夏侯婴,大喊:“汉王难道不想逐鹿天下吗?为何要杀掉壮士!”眼见一个无名小卒能点出刘邦的心思,夏侯婴深感好奇,韩信得以捡回了性命。

紧接着夏侯婴把韩信叫到身前问话,对其学识、见地深表诧异,直接推荐给了刘邦。

但刘邦此时并未看出韩信有过人之处,就安排了个管理粮草的低级军官职位。

三、追回来的大将当了小领导后,平台自然不一样。

韩信在这期间多次跟萧何交流,给这位刘邦的丞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他的岗位却一直没变。

后来,在往南郑行军的途中,由于思念故土,许多祖籍在东方的士兵纷纷逃亡。

不安于现状的韩信也混在人群中一同开溜。

得知韩信跑了,萧何来不及跟其他人打招呼,起身就追。

刘邦以为这为左膀右臂也抛弃了自己,气的捶胸顿足。

过了一两天,萧何带着韩信归来,并正式向刘邦推荐了这位军事奇才。

眼见自己的顶梁柱去而复归,此时的刘邦早已欣喜若狂,对萧何可谓言听计从。

设坛、拜将,韩信这位无名小卒,一跃成了汉军的大将,全军震惊。

讽刺的是,汉朝建立后,在吕后要诛杀韩信之际,也是萧何把韩信骗到宫里。

所以,他追韩信也好,坑韩信也好,都是出于对刘氏的忠诚而已。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史记》。

韩信最早只是一介平民,先后投奔在项梁项羽两叔侄的麾下,但是却不得到重用,他又投奔到刘邦的帐下,也只不过还是担任了一个低级官职。

因此,他也感到郁郁不得志。

不过,他在私下里和丞相萧何的关系良好,萧何爱才,得知韩信因为怀才不遇而准备趁着深夜离开时,他趁夜策马去追,并且将他推荐给刘邦。

这个故事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开始。

从中显示出了秦末汉初的用人策略。

在韩信的传记中言明:“韩信因家贫,不得推择为吏。

当时的用人策略是一看出身,二看家产。

这两者都是才华和能力的代表。

当时能够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基本上都是六国的贵族后裔,刘邦是仅存的特例。

所以,像韩信这样的出身基本上只有自己另立山头才可能有一席之地。

项羽本身就是楚国的将门之后,用人也大多使用自己的亲族,很少能够做到选贤用能。

萧何与韩信都是出身布衣,萧何在进入咸阳之后就非常重视人才的录用和收纳,所以他能在人群中发现韩信这匹千里马。

这也是萧何能够在历史上千古流芳的原因。

从韩信本身来说,他虽然有才华但是却不擅长与人沟通。

他与萧何有交情,却不擅长将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

他选择刘邦是因为对于项羽的失望,但同时也是看重刘邦的平民出身。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扭转历史的重要节点,也是韩信一生的转折点。

韩信在军事上的才华毋庸置疑,但是在政治上却相对幼稚。

试想如果韩信在此时一走了之,那么恐怕韩信会一生平凡。

所以说萧何既是韩信的伯乐,也是改变汉朝历史的推动者。

平安幸福一生 2023-09-04 13:24:23

相关推荐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

题目内容: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考点核心: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
展开详情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

题目内容: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最...
展开详情

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题目内容: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展开详情

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 ②都是自信的误区 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

题目内容: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②都是自信的误区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是良好的心理素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最佳答案:A答案解析:自卑的人轻视自己,自负的人过高的估计自己,它...
展开详情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

题目内容: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L、c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①(a+b)×6...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赠予的意思

赠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èng yǔ,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当财产、物品等标的物的所有权出现了单方向的转移时,这种行为就是“赠予”。
出处:《新唐书·突厥传下》:“高祖初即位,与和,因数出军助讨贼,故诡臣之,赠予不可计。”
造句:
1、智慧不能创造素材,素材是自然或机遇的赠予,而智慧的骄傲在于利用了它们。
2、时光把它包裹住的礼物赠予。我们不带遗憾地前往。
3、不跟风,不奔俗,快乐心情追随你;不送金不给银,身体健康赠予你;不铺张不浪费,幸福人生属于你。世界问候日,祝福最爱的你。
4、太阳红着脸,披着余晖织成的锦衣,从地平线下,缓缓升起。她微笑着,把温温暖光亮大方地赠予给普天下的人。

女子之嫁也的之的意思

“女子之嫁也”的“之”用于主谓语之间的结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之”的意思解释:
1、往。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
4、指示代词。这;那。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6、表示领属关系。
7、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组词:之后、之前、之一、兼之、总之、反之、之子、顷之、之流、之上、加之、之外、有之。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吗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江郎才尽”是汉语成语,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造句:
1、在文学创作上他已是江郎才尽了。
2、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3、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4、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
5、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什么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的是(地球外部的)大气层。
该句出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虽然没有写出本体,但是也能很清楚知道“纱衣”指地球外部的大气层,把大气层比喻成“纱衣”。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