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和东汉哪个更强大 发展历程是

幸福是在一起
精选回答

若论军事,西汉更强;若论综合国力,东汉更强。两汉的特点各不相同,西汉是扩展型的,而东汉在扩展的基础上更讲究文化包容的软实力。西汉与东汉之间还有一个王莽建立的新朝。这个新朝虽然只延续了十五年,但就是这短短的时间把汉朝分为了西汉与东汉两个阶段。以下是本站整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

西汉和东汉发展过程

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之初,为稳定社会秩序,汲取秦朝失败的教训,采纳了士人陆贾的建议,用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政治,基本引用秦朝的政治制度,适应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形势以制定政策,将他的新建王朝稳定了下来。

2.汉景帝在统治的54年终,继承先帝未竟之业的同时,对政治制度进行了一些重大改革,并在军事、经济、思想上采取强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把西汉社会推向空前繁荣。

3.汉武帝期间,开始重视儒家仁义治国思想,儒家思想成为了西汉中后期的统治思想,也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治思想。

4.西汉自文帝开始,人口达到饱和,人多地少,农民失业日益增加,土地兼并日益激烈,早汉武帝时,就不断爆发流民起义。后期的主要问题,就是土地和人口增长关系问题。

5.公元5年,汉平帝死,另立2岁的刘婴为帝,号孺子。公元8年,王莽在一片劝声中,废孺子,自立为帝,该西汉国号为“新”,次年,改年号为“始建国”,取西汉刘姓天下而代之。

6.西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是长期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但王莽改制造成的混乱加速了大起义爆发。西汉宗室痛恨王莽篡位,也乘农民起义时机,起兵反莽。

7.“昆阳之战”莽军大败。23年,刘玄为帝,国号“汉”,年号“更始”。

8.刘秀在更始三年(25年)六月,在鄗南千秋亭即位称帝,恢复“汉”的国号,年号为建武。七月攻下洛阳为国都,又消灭赤眉军,在中原地区恢复了精英阶层的社会统治秩序,史称“东汉”。

东汉的更换

东汉王朝建于公元25年,在名义上存在到公元220年。可是,公元184年(灵帝中平元年),人口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又翻了几翻,再度达到了经济崩溃的地步,黄巾起义大爆发,东汉王朝的统治逐步分崩离析。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十万人进攻汉中,张鲁向曹操投降。

西汉和东汉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中央

1、内外朝制

1)原因:汉初,丞相位高权重,君相矛盾尖锐。

2)内容:汉武帝任用身边侍从秘书为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

3)外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为执行机构。

4)东汉刘秀扩大尚书台权力。

5)作用: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2、察举制

1)概念:汉代实行自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制度。

2)内容:汉武帝令军国岁举孝廉,经皇帝测问为官。

地方

1、郡国并行制

1)高祖:分封同姓为王,拥有任免官吏、征收赋税、建立武装的权利。

2)景帝:削藩——七国之乱。

3)武帝:推恩令:嫡长子继承王位,其子为列侯,分割王国土地;附益之法:规定诸侯不得参政,不得豢养门客。

4)作用:王国越来越小,无力和中央政权抗衡。

2、刺史制

1)武帝:全国分为13州,设刺史监察地方王侯和高官。

2)东汉:刺史掌握地方军政。

3)东汉末:改州为牧,成为地方最高长官。

4)作用:前期起到监察作用,巩固了中央集权;后期权力独大,独立性强,不利于国家的统一,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埋下祸根。

青春依旧 2024-05-26 13:58:53

相关推荐

silly的用法总结大全

adj.蠢的,糊涂的,不明事理的,没头脑的n.(常用于向孩子指出其愚蠢行为)傻孩子,淘气鬼,傻子,蠢货变形:比较级:sillier;最高级:silliest;silly可以用作形容词silly的基本意思是“傻的...
展开详情

soon的用法总结大全

adv.立刻,马上,一会儿,不久,快,宁愿变形:比较级:sooner;最高级:soonest;soon可以用作副词soon用作副词,意思是“不久”,可指“将来”,表示“预期的时刻不久就会到来”,用以谈论不久将来...
展开详情

smart的用法总结大全

adj.聪明的,敏捷的,漂亮的,整齐的vi.疼痛,感到刺痛,难过n.创伤,刺痛,疼痛,痛苦vt.引起…的疼痛(或痛苦、苦恼等)adv.聪明伶俐地,轻快地,漂亮地变形:副词:smartly;比较级:smarter...
展开详情

skin的用法总结大全

n.皮,皮肤,(蔬菜,水果等)外皮,毛皮vt.剥皮,削皮,擦破皮,擦伤,欺骗vi.使愈合,长皮adj.变形:过去式:skinned;现在分词:skinning;skin可以用作名词skin的基本意思是“皮”,既...
展开详情

solid的用法总结大全

adj.固体的,实心的,结实的,可靠的,可信赖的n.固体,立体图形,立方体solid可以用作形容词solid用作形容词,可作“固体的”“结实的”“实心的”解;也可作“可靠的”“纯质的,纯色的”解;还可作“连续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