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一本活生生的幼儿用书

杨柳青青 幼教理论
精选回答

鼓浪屿是座迷人的小岛,岛上古树茂密葱郁,四季鸟语花香,礁石鬼斧神工,小巷琴音缭绕,一幢幢镌刻着历史、或具有浓郁异国情调、或呈现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小楼,掩映在绿荫里。这里人杰地灵,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更有丰富的人文环境,她为我国哺育出林巧稚、殷承宗等各界英杰。海底世界、百鸟园、亚热带植物引种园、钢琴博物馆、省工艺美术学校等等更是一本本丰富的、活的教科书,是教师们教学的“活教材”。厦门市日光幼儿园就坐落在鼓浪屿日光岩脚下,岛上如此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我园开发园本课程提供了一切可能。日光幼儿园创办于1898年2月,原名怀德幼稚园,是中国最早的幼儿园。幼儿园从办园到现在,已经有117年的历史,先进的教育思想都曾在幼儿园里得到积极的实践和演绎。近年来,我们积极实践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一活教育的课程理论,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开发鼓浪屿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把幼儿从狭小的教室中、书本中带到广阔的大自然和大社会中去,以自然界的形、声、色来感染幼儿,激发其学习欲望;以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来熏陶幼儿,开拓视野,开启心智,促进幼儿自然、和谐地发展。旖旎的风光鼓浪屿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岛上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游览,我们的幼儿就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小岛上,大海、沙滩、菽庄花园、日光岩等风景胜地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开展主题活动“鼓浪屿——好玩的地方”,既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又能梳理、提升幼儿的经验和能力。教师带领幼儿玩遍了鼓浪屿的各个旅游景点,幼儿来到海边,看着行驶在海面上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船;细听海浪的波涛声、海鸥的呜叫声、轮船的汽笛声;用细细的海沙堆起了小山、挖通了山洞,学习用自然物、辅助物进行简单的沙滩雕塑。孩子们来到菽庄花园,园中的四十四桥,其桥身迂回曲折、凌波卧海,幼儿走在桥上,宛如骑在游龙的背脊上,可神气啦,低头还可以看见海浪溅起的朵朵浪花,美妙极了。登上日光岩,鼓浪屿风光尽收眼底,从上往下看,鼓浪屿就像一艘彩船,停泊于万顷碧波之中,时浮时沉,波光闪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鼓浪屿美丽的自然景观处处都吸引着幼儿,他们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回到幼儿园,他们又通过各种表现形式将他们的所看、所感、所慨再现在幼儿园的环境里。一个日光岩,孩子就有一百种方法来表现:用画笔勾画日光岩;用橡皮泥搓、捏日光岩;用纸浆塑造日光岩;用旧报纸、树叶、细沙、贝壳等再现日光岩。幼儿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不断丰富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得到了激发,让我们在幼儿园的环境中似乎又可以看见美丽的鼓浪屿了。丰富的动物和植物《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鼓浪屿这座小岛,虽然面积仅有1.78平方公里,但岛上有多处科普教育基地,如亚热带植物引种园、百鸟园、蝴蝶馆、海底世界,这些植物、飞禽、水生动物和昆虫,都是幼儿最为喜爱、好奇的事物,它为幼儿身临花鸟鱼虫之中提供了可能,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走进植物引种园”的主题活动中,幼儿通过参观、讨论、咨询、查阅材料、动手制作、种植等多种活动,知道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在“鸟”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小鸟,而且也关注到了小鸟的生存环境。有一天,天阴沉沉的,眼看马上要下雨了,小朋友们着急地跑来问老师: “下雨了小鸟怎么办?”老师建议小朋友想想办法,大家都提议帮小鸟建房子,于是,他们拿来了积木、雨伞、蚊帐、编织袋、铁丝、水果网罩、纸盒、树枝……为小鸟建造了各种各样的家。在“我喜欢的鱼”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鱼,而且还了解到了鱼的生存环境和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密切相关,他们纷纷用各种材料制作环保宣传材料,并到海边呼吁过往的游客都来保护海洋。教师通过一次次不同主题的活动,引导孩子们从认识动植物到爱护动植物再到保护环境,达到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建筑与历史鼓浪屿向来以“万国建筑博物馆”闻名于世,在鼓浪屿这个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美、英、德、法、意、荷、日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建筑风格都能在这里找到踪影。在主题活动“鼓浪屿的建筑”中,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了风格各异、中西合壁的各种建筑,既有我国传统的飞檐翘角的庙宇,也有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既有闽南风格的院落平房,也有被称为“小白宫”的八卦楼……鼓浪屿每一座房子都有它的故事,每一栋别墅都引人遐想,每一条小路都承载了太多历史,幼儿在了解它、探究它的同时,也了解了鼓浪屿的历史文化。随着活动的开展,我园也成了一个“万国建筑博物馆”:教师和孩子们共同收集的建筑图片,按宗教建筑、名人故居及国外特色建筑分类张贴在墙上;还张贴了建筑细节中窗、门楼、陪楼、庭院、柱式、屋顶、廊道等图片,以凸显鼓浪屿建筑的特色;在观察角投放中国传统特色民居的图片、模型、吊饰装饰物等,供幼儿观察、比较;将幼儿写生、设计、利用废旧物制作的房子展示,让幼儿互相观赏学习。同时在游戏区中摆放盖房子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当幼儿动手盖房子时,就像是个小小建筑师。与名人比邻鼓浪屿是音乐家的摇篮。从19世纪中叶起,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西方音乐开始涌进鼓浪屿,与鼓浪屿优雅的人居环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屿今日的音乐传统。独有的音乐文化底蕴,成就了鼓浪屿“琴岛”的雅称,培养出一代代驰名中外的音乐家,如蜚声中外乐坛的钢琴家殷承宗,中国第一位女声乐家、指挥家周淑安,声乐家、歌唱家林俊卿,男低音歌唱家吴天球,著名指挥陈佐湟,还有李嘉禄、卓一龙等,可谓群星璀璨。幼儿生活在岛上,每每走在幽静的街上,会不时听到从居家小楼、庭院深处飞出的优雅琴声。主题活动“音乐之岛”应运而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钢琴博物馆、风琴博物馆,听一听乐器发出的不同旋律,激发孩子对乐器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带幼儿到殷承宗家对他进行访谈,聆听音乐家弹奏钢琴曲;请家长带幼儿到鼓浪屿音乐厅欣赏音乐……漫步鼓浪屿鼓浪屿是步行岛,没有汽车的穿梭、没有尾气的污染,交通安全、空气清新,远离喧嚣、宁静优雅;弯弯曲曲的小路穿梭于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中,四季鸟语花香,小路流淌琴音,恰似人间仙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幼儿漫步在小路上,身心愉悦,他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促其身心和谐发展。鼓浪屿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幼儿用书。摘自:《学前教育》2015.06

看清人心 2022-05-13 03:01:48

相关推荐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

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哪些园林专升本河南能报考的大学有、郑州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万方科技学院、等,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展开详情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

辽宁哪些大学招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
展开详情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

商丘专升本有哪几个大学商丘专升本大学有、河南财政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也可以选择北京语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农业...
展开详情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

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专升本大学有哪些?洛阳专升本大学有、民生...
展开详情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

城乡规划专升本的大学有哪些城乡规划主要研究城乡规划、城乡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城市和农村的规划和设计等,包括整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等。例如:城市布局的规划设计,城乡道路交通的规划,河道、供水、绿化等城市市...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翻译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的翻译是你只需要担心自己能否自立,不要担心别人不懂你。
该句话出自晚张之洞所写的《诫子书》。
节选内容: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纵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译文:你的前程,正可谓不可限量,国家正是在用兵的时候,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记住记住,别忘别忘。
思想:《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荒唐险躁。

志存高远的前面是什么

原句为“志当存高远”,前面是“夫”。出自《勉侄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译文:
一个人的志向应当保持高尚远大,仰慕先贤人物,断绝情欲,不凝滞于物,使贤者的志向高高地有所保存,诚恳地有所感受,能屈能伸,抛弃琐碎的东西,广泛地向他人咨询、学习,除去狭隘、悭吝,这样即使未得升迁,又何损于自己美好情趣?何愁理想不能实现?如果意志不坚定,意气不昂扬,徒然随众附和,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就将继续伏匿于凡庸人之中,终究不免于卑下的地位。
《勉侄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勉励侄子诸葛恪而作。全文虽87字,字字珠玑,却包含着对侄子诸葛恪的种种期盼,并演变出志存高远一词。

望天门山把什么比作什么

《望天门山》诗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用了奇妙的比喻,把天门山比作打开的天门。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20个字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译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