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潇洒走过 五年级试题
精选回答

一、 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huān chàng luǒ lù chéng qiān yíng bǎi
( ) ( ) ( ) ( )
róng yán jià jiē pài qiǎn bù qū bù náo
( ) ( ) ( ) ( )
2.用斜线划去错误的读音。
解释(jiě xiè) 撒腿就跑(sā sǎ) 不屈不挠(náo ráo)
浑身解数(jiě xiè) 撒一路欢笑(sā sǎ) 富饶(náo ráo )
3.按要求写句子。
(1)一群孩子从公园里挤了出来。
改成比喻句:
(2)花儿都盛开了。
改成拟人句:
(3)“神舟”5号顺利升空了,全国人民无不欣喜万分。
改成带问号的句子,句子意思不变:
(4)展开想象,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补充完整。
“爸爸,妈妈,我回来了。”海伦凯勒 。
(5)实验小学五(1)班针对班级中“生日宴会”盛行这一现状,决定开一个“小小友谊辩论会”。正方的观点是“过生日请客好”,反方的观点是“过生日请客不好”。假如你是正方的一个辩手,你会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试想像一下反方的辩手可能会这样反驳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公园张贴一则告示: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①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
②它写得好不好 说出你的理由。
二、课内阅读。
1.南宋叶绍翁写的《__________》和 写的《宿新市徐公店》都是描写春季的好诗。其中叶绍翁的“________ _, __ _ 。”已成为千古名句。“________ _,________ _。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其中“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走”的意思是________ 。前两行是 描写,后两行是 描写。
2.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 ,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__________的________的花,这繁花从_______开到__________,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_____________……
3.《早》一课作者写梅花就是为了 ,以梅花开得“早”衬托鲁迅 的 精神。梅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是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如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 。”王冕用“不要人夸颜色好, 。”表明了志向。
4. , ,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 而又 , 而又 。阿炳用这 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 ,他爱那 ,他爱那 ,他爱那 ……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二泉映月(节选)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1.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
2.文中的“静影沉璧”指 。
3.听着泉声,阿炳想起了“自己坎坷的经历”。这十多年的生活中,在阿炳的身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你写一写。
也许那又是一个中秋夜,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阿炳 ;也许那是知了都不再“唱歌”的午后,无锡城似火炉一般,阿炳 ;也许他行走在窄窄的小巷,阿炳 ……
(二)长在心里的双手
有一次,一个小男孩在大街上玩耍时,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倒。由于抢救不及时,他的双手和胳膊都被截掉了。当时只有五岁多的小男孩一转眼到了读书的年龄,却不能像同学们那样用手灵活地翻书写字,他也由此被拒于校门之外。
每天早晨,小男孩看着伙伴们兴高采烈地从他门前经过走向学校,便十分伤心地问妈妈:“我没有手,怎么办呀 ”妈妈怜爱地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不要紧的,要是你坚持锻炼,你的手还会再长出来的。”
小男孩露出了灿烂的笑脸。于是在妈妈的帮助和指导下,他天天刻苦锻炼,学着用脚洗脸、吃饭、写字,并争取自己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男孩满怀憧憬,他坚信,只要努力练习,手还会再长出来。妈妈说的话还会骗自己吗 他一直牢记着妈妈的话。
时光飞逝,好几年过去了,练了这么久,小男孩发现手还是没有长出来。他有些不甘心地问妈妈:“我的手怎么还没有长出来呢 是不是我练得不够刻苦 ”
这一次,妈妈很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傻孩子,现在你看看别人用手做的事情,你什么不会做呀!” 是的 我的脚都会做 比伙伴们的手做得还要好呢 小男孩自豪地说
“那你说你的手长出来没有 记着,孩子,每个人都有一双强有力的手,而这双手就在人的心里,( )你愿意,它( )能帮助你战胜一切困难和不幸。”
1. 在文中的“ 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2. 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憧憬 :
时光飞逝 :
4. 将“妈妈说的话还会骗自己吗 ”这句话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且不改变原意。
5. 用“ ”画出揭示文章中心的一句话。
6. 在你平时读过的其他文章中,一定还有一些和文中的小男孩一样勇敢战胜困难的人。请从中选择一位,用两三句话对他作一简要介绍。
四、习作。
以“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为题,写一篇作文。突出重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求450字以上。

生命要继续 2022-04-30 19:31:34

相关推荐

心理学类大学排名 有哪些比较好的院校

我国心理学类比较好的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心理学类大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1北京师范大学2北京大学3华南师范大学4西南大学5华东师范大学6浙江...
展开详情

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名最新 高职专科学校哪个好

在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名中,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排名第一位,武威职业学院排名第二位。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行榜最新排名高校名称等级学校数1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5★22武威职业学院4★2...
展开详情

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 有哪些比较好的院校

会计学比较好的院校有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排名高校名称1上海财经大学2东北财经大学3江西财经大学4厦门大学5...
展开详情

2022山东高考490分能上211吗 可以上的学校

山东高考490分不能上211。211大学2021年在山东投档分数线最低的一所大学为西藏大学,其对应的最低分为522分,最低位次为106395名。山东高考490分能上的学校名称批次平均分安庆师范大学本科494重庆...
展开详情

西安高考艺术培训班前十名

西安的艺术培训班也比较多,艺考生想要让成绩更好,可以去培训班,小编整理了西安高考艺术培训班前十名,来看一下!西安高考艺术培训班有哪些青卓学校西安博纳学校西安丹青艺考六艺传媒西安天艺影视培训学校陕西六艺传媒教育中...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结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出自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造句:
1、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2、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3、我们要未雨绸缪,各位同学应及早温习功课以迎接考试。
4、如何预测这些变化,未雨绸缪,取得市场的先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5、年轻时就要未雨绸缪,为年老生活所需做好储蓄。

好的故事写于几年几月几日

《好的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925年1月28日。《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原文节选: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著的追求,全文以情绘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壮观,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诗的意境。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1、《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采莲曲》唐·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偶步》清·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古义是不要说,更不用说。
不论,指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不管,无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2、引证释义不同:
无论:
①连词。不论,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一样。
②不必说;且不说。
③犹不止,岂止。
④不追究。
不论:
①不考察,不评论。
②不议论,不谈论。
③连词。不仅;不但。
④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
3、出处不同:
“无论”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论”出自战国·荀子《荀子·性恶》:“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4、词性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仅作为无条件连词使用。
“不论”既作为连词使用,又同时保留了动词词性,成为兼类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