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考试大纲

似水流年
精选回答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播音与主持艺术类

专业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播主类省统考)是面向全省报考普通高等学校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的考生组织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是我省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播主类省统考主要考查考生的普通话语音、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反应能力、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Ⅱ.考试科目及分值

播主类省统考由面试和笔试两个环节组成,满分300分,其中科目一、科目二为面试环节,满分250分,科目三为闭卷笔试,满分50分。

科目一:形象气质与才艺展示(100分;全程上镜;4分钟以内)

1.自我介绍(10分;1分钟以内)

2.个人才艺展示(30分;3分钟以内)

3.形象气质与上镜效果(60分)

科目二:语言能力与主持潜质(150分;5分钟以内)

1.朗诵自备材料(诗歌、散文等;50分;2分钟以内)

2.播读指定新闻稿件(40分;1分钟以内)

3.即兴回答问题和命题模拟主持(二选一;60分;2分钟以内)

科目三:普通话基础知识及其综合运用(50分;60分钟)

Ⅲ.考试内容(笔试部分)

一、普通话基础知识

1.语音部分

普通话的概念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语音学的基本概念

汉语拼音方案

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普通话的声母系统、普通话的韵母系统、普通话的声调系统

语流音变:轻声、儿化、变调、“啊”的音变

多音多义词及异读词

2.词汇部分

普通话词汇的特点

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识别

3.语法部分

普通话语法的基础知识

方言语法结构与普通话语法结构的识别

二、普通话知识综合运用

1.语音的节律

停连,包括停连的作用,停连位置的确定,停连的表达等

重音,包括重音的作用,重音的确定,重音的表达等

语气语调

节奏,包括运用节奏的方法等

2.话语的表述及理解

语句的选择,包括词语的选择,句子的配置,节律的调整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包括修辞手法的类型和作用,修辞手法的选择等

语段或语篇的理解和感受

Ⅳ.考试形式(笔试部分)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题型:判断题、选择题、注音题、改错题、分析题和综合题等。

3.考试分值:满分50分。

4.考试时量:60分钟。

Ⅴ.题型示例(笔试部分)

题型一:判断题(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普通话中,j、q、x不能与ü或u起头的韵母相拼。 ( )

题型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词语中,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是………………………( )

A.凤凰 B.凝练 C.造作 D.包赔

题型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不给分。)

1.下列选项中,全部为普通话词语的是………………………( )

A.拗断、寻开心 B.花招、生毛病

C.土豆、豆腐乳 D.爪子、老哇子

E.抽屉、爽快

题型四:改错题

1.下列成语中是否有错别字,如果有,请划出来并加以改正,如果没有,请打“√”。

冰冰有礼( ) 沦海桑田( ) 风糜一时( )

混身解数( ) 狼吞虎咽( ) 咳不容缓( )

题型五:综合运用题

(一)阅读下列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礼 貌 (法)阿兰

有一种礼貌是廷臣独有的,这种礼貌不漂亮,也算不上真正的礼貌。我以为一切有意为之的事情都不是礼貌。比如说一个真正礼貌的人可以严厉地、甚至粗暴地对待一个可鄙的人或者一个恶人,这并非不礼貌。有意待人亲切不是礼貌。存心讨好也不是礼貌。只有我们不经意做出的、表达某一我们无意表达的愿望的行动才与礼貌有关。

一个人容易激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判断事情完全凭最初的印象,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的感受之前就毫无保留地表示惊讶、厌恶、快乐,等等,这个人是不礼貌的。他总需要请求别人原谅,因为他无意之中扰乱别人,违背自己的愿望使别人不得安宁。

如果我们出言不慎重,无意中伤害了别人,这是很难受的事情。有礼貌的人在他闯下的祸还来得及挽回时就感到难堪,随即不露形迹地转移话题,万一拿不准,就让对方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无意中伤害别人。不过,如果对方是个危险人物,而你认为有必要在适当时机刺他一下,你完全可以这么做。你的行为是属于严格意义的道德范畴,与礼貌无关。

不礼貌的言行必定伴随着笨拙。让对方意识到他已经老了,这是刻薄的。但是,如果你无意中由于一个姿势、一个表情或者一句考虑欠周的话使他意识到自己的年龄,你就是不礼貌的。故意踩别人的脚尖是粗野,无意中踩着别人的脚尖是不礼貌。不礼貌的行为像打水漂的石片,会出其不意地连续弹跳。有礼貌的人只瞄准他想击打的地方,因此他更能达到目的。有礼貌的人不一定是阿谀奉承者。

因此礼貌是一种习惯,一种娴熟的技能。不礼貌的人往往做出并非他想做的事情,说出他不想说的话,或者因为他语调生硬、不必要地提高嗓门、选词犹豫、吐词不清,表达了并非他想表达的意义。所以礼貌与击剑一样是可以学会的。自命不凡的人存在标新立异,他自己也不太明白他说的话要表达什么意思。腼腆的人毫无自命不凡之意,但是正因为他看到语言和行为的重要性,他才不知该怎么说话、行事才好。所以你看到他全身紧张,肌肉痉挛,以便阻止自己说话和行动。他这番努力迅速产生效果:颤抖、出汗、脸红,变得比平时更加笨拙。相反,谈吐和举止优雅在于表情和动作恰到好处,不使别人感到不安,不伤害别人。具备这些品质对于我们得到幸福是很重要的。生活的艺术不应忽略这些品质。

(文章有删改)

1.给下列选自文中的词语注音。

阿谀( ) 腼腆( )

痉挛( ) 颤抖( )

2.分析文章第四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围绕“礼貌”这一中心论题,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述的?

(二)对下列诗句展开想象并加以描述(100字左右)。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看天空白云飘 2024-05-20 13:08:13

相关推荐

国考研究生能不能以本科专业报名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为报考人员所获得的最高学历。社会在职人员应以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如,招录职位表中要求限本科学历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
展开详情

考研后第一学历是什么

考研后第一学历是什么如果读完本科后直接进行考研,进修研究生,那第一学历为硕士;如果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后,才进修研究生,那第一学历就是本科。第一学历是不间断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最高学历。考验后的第一学历是什么1、如果...
展开详情

兰州理工大学学费

兰州理工大学学费兰州理工大学学费为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5500元/学年;工科类专业47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6800元/学年;理科类专业4300元/学年;外语类专业4400元/学年;其他类专业学费为4000元...
展开详情

适合专科生考研的学校

适合专科生考研的学校适合专科生考研的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吉首大学、湘潭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
展开详情

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

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为需要为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需要为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需要为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高...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森是木字旁还是木字头

“森”是木字旁,森(读音sēn)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说文》中说“森,木多貌。”可见,“森”的本义是树木茂密的样子。后引申为众多。又由本义引申为阴森,幽暗的样子。
“森”是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森”字由三个“木”字按照品字结构组成。但商代甲骨文刚开始时并不是按照这种结构组成的,而是在一条直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森”的结构才开始变化,且延续到后世。
“森”字是会意字。由三“木”构成,意思是由特别多的树连在一起,由此也产生了森林的含义。“森”的本义是指树木茂密的样子。杜甫《蜀相》中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里引申为众多之义。张九龄《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中说“羽卫森森西向秦,山川历历在清晨。”森林里光线幽暗,故引申为阴沉、幽暗的样子。

后是半包围结构吗

“后”是半包围结构。
后,读音hòu,是合并字,合并“后”与“後”。“后”,从人从口,司的镜像,君后也,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本义是发号施令者,即君主。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后(先王)。帝王的妻子:皇后、太后。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后,继体君也。
2、《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青后、后镜、后郑、主后、后叙、后时、望后、后幅、后开。
反义词:先、前。

金瓯是什么意思

金瓯的意思是金的盆盂;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酒杯的美称。
金瓯,汉语词语,拼音是jīn ōu。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四:“妇以金瓯、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
例句:
1、《明史·钱龙锡传》:“帝仿古枚卜典,贮名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
2、清·黄遵宪《感事》诗:“金瓯亲卜比公卿,领取冰衔十日荣。”
3、唐·司空图《南北史感遇》诗之五:“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
4、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翻图史,凿田畴,睢阳世世如金瓯。”

浅尝辄止,逾而不规什么意思

“浅尝辄止,逾而不规”的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不越出规矩。
浅尝辄止,汉语成语,拼音是qiǎn cháng zhé zhǐ,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又指博而不精。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四回:“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害怕困难。
示例: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近义词:半途而废、浮光掠影。
反义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