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滴血认亲是什么原理
精选回答
雨夜追风 2023-10-14 14:54:09
由于“滴血认亲”常是将血液滴入清水中,红细胞由于渗透压的原因会导致细胞膜破裂,通常情况下两滴血型不同的血也不会出现沉淀的现象。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我国宋代的法医著作里面就记载了古老的亲子认定办法。
认亲轶事:
《南史》当中,萧综的妈妈吴淑媛,是东昏侯的妃子,美若天仙,又是歌姬和舞姬,被武帝看中,选到宫中,七个月便生下了萧综,大多数人都怀疑这不是武帝的功劳。萧综长大以后,自己也怀疑,就去盗掘东昏侯的坟墓,刨出尸骨,用自己的血液滴在尸骨上,血立即渗入尸骨中。为了谨慎和科学,萧综又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把自己的血滴在儿子的尸骨上,又渗进骨中了。这下萧综深信不疑了。跑到别国(北魏)去,改名萧缵,宣布为东昏侯服丧三年。
谢承《会稽先贤传》中说,陈业的哥哥渡海殒命,同船死了五六十人,尸身消烂不可辨,陈业仰天泣曰“吾闻亲者血气相通”于是滴骨,血立即沁入。其他家属也效法,都找到了自以为是的亲人,于是广场之上天啊、地啊、爹啊、妈啊、嫂子啊……人人恸哭,悲声震天。
上述故事,正好能够解释滴骨法是怎么一回事。水也好,尿也好,一遇到疏松的沙子,都会漏进去。而骨髓不管保存在露天,还是埋在泥里,它的软组织都会腐败,然后溶解消失。于是,毛发、指甲、趾甲全部脱落,只剩下一堆白骨。没有皮肉保护,骨骼表面就腐蚀发酥,血也好,水也好,尿也好,都能滴进。
古代孟姜女也是通过滴血认亲辨出丈夫万喜良的尸骨的,但这些终究是迷信,不科学。

相关推荐
乌鱼为什么说是孝鱼
刚出生的小乌鱼为了报答母鱼的养育之恩自动进入母鱼口中,以保证母鱼不会被饿死,所以被称之为孝鱼。乌鱼在繁衍小鱼的时候眼睛会有一段失明时间,这段时间母鱼不能出去觅食,一部分幼鱼就会自动进入母鱼口中,成为它的食物。乌...
展开详情2022年12月7日是什么节气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7日11时46分将迎来大雪节气,标志仲冬季节开始。此时节,天气更加寒冷,零摄氏度以下的气温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常态。雪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一种概念。公历每年12月...
展开详情潘冬子的精神品质
潘冬子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角,他的精神品质包含了很多,勇敢、坚强、机智、果敢等。潘冬子是一位被刻画的很好的少年英雄,新时代新青年应该学习和具备的精神在他身上已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电影里,潘冬子在面对母亲罹难...
展开详情红包名字写在哪个位置
红包名字写的位置有以下几种,第一,红包背面的正中,一般没有任何祝福语,只是表明送礼人就直接写上全名,第二,右下角,如果横着书写祝福语,那么署名落在右下角,第三,左下角,如果竖着写祝福语,一般名字署在左下角。红包...
展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