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第2讲机械波和波的图象练习鲁科版

女人花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第2讲机械波和波的图象练习鲁科版本文简介:第2讲机械波和波的图象[课时作业]单独成册方便使用一、选择题1.设x轴方向的一条细绳上有O、A、B、C、D、E、F、G八个点,=======1m,质点O在垂直于x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沿x轴方向传播形成横波.t=0时刻,O点开始向上运动,经t=0.2s,O点第一次到达上方最大位移处,这时A点刚好开始运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第2讲机械波和波的图象练习鲁科版本文内容:

第2讲

机械波和波的图象

[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

方便使用

一、选择题

1.设x轴方向的一条细绳上有O、A、B、C、D、E、F、G八个点,=======1

m,质点O在垂直于x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沿x轴方向传播形成横波.

t=0时刻,O点开始向上运动,经t=0.2

s,O点第一次到达上方最大位移处,这时A点刚好开始运动.那么在t=2.5

s时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点位于x轴下方

B.A点与E点的位移相同

C.D点的速度最大

D.C点正向上运动

E.这列波的波速为5

m/s

解析:由题可知,=0.2

s,周期T=0.8

s,λ=1

m,波长λ=4

m,由v=得波速v=5

m/s,则可判断E项正确;当t=2.5

s时,波源O已振动了3个周期,此时O位于x轴上方向上振动,B点与O点之间相距半个波长,可判断B点位于x轴下方,A项正确;2.5

s时E点已经振动了一段时间,A点与E点间距1个波长,两点振动情况完全一样,则B项正确;O点与D点间距1个波长,两点的振动情况完全一样,此时,O点已经离开平衡位置向上振动,D点也一样,则D点的速度不是最大,C项错误;波传播到C点的时间为t=3×0.2

s=0.6

s,在t=2.5

s时刻质点C已振动的时间t′=2.5

s-0.6

s=1.9

s=2T,质点C的起振方向向上,则在2.5

s时刻C点应向下振动,则D项错误.

答案:ABE

2.如图所示,当波源和障碍物都静止不动时,波源发出的波在障碍物处不能发生明显衍射.下列措施可能使波发生较为明显衍射的是(

)

A.增大波源的振动频率

B.减小波源的振动频率

C.增大障碍物的长度

D.减小障碍物的长度

E.波源远离障碍物运动

解析: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的原因是障碍物的长度远大于波长,只要增大波长或减小障碍物的长度即可满足题目要求,由λ=知,v不变,减小f,λ增大,故A、C错,B、D对;波源远离障碍物将产生多普勒效应,等效于增大波长,故E对.

答案:BDE

3.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质点P的速度为v,经过1.0

s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相同,再经过0.2

s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二次与v相同,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5

m/s

B.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5

m/s

C.若某时刻质点M到达波谷处,则质点P一定到达波峰处

D.质点M与质点Q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

E.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2.0

s时刻,质点P在y轴上的坐标为20

cm

解析:由题意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其周期T=1.2

s,根据v=得v=5

m/s,A正确,B错误;当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相差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步调相反,C正确,D错误;波的周期为T=1.2

s,根据对称性可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2.0

s时刻,质点P到达波峰处,其y坐标为20

cm,E正确.

答案:ACE

4.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沿y轴正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5πt)

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为4.0

s

B.振幅为20

cm

C.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

D.传播速度为10

m/s

E.经1

s波向前传播10

m,而质点不随波移动

解析:由题意知ω=5π

rad/s,周期T==0.4

s,由波的图象得振幅A=10

cm,波长λ=4

m,故波速v==10

m/s,P点在t=0时振动方向为正y方向,波向正x方向传播,由Δx=vt1知,1

s后波向前传播10

m,各质点仍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随波移动.

答案:CDE

5.(2018·安徽江南十校联考)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已知波的波长为8

m,周期为2

s,t=1

s时刻波形如图a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b是波上某一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b可以表示d质点的振动

B.图b可以表示b质点的振动

C.a、b两质点在t=1.5

s时速度大小相同

D.该波传播速度为v=4

m/s

E.t=0时b质点速度沿y轴正向

解析:a、b、d三质点中在t=1

s时位于平衡位置的是b和d质点,其中d质点向上振动、b质点向下振动,则图b可以表示d质点的振动,A项正确,B项错误.t=1.5

s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则知此时a质点速度大于b质点速度,C项错误.波速v==4

m/s,D项正确.t=0时波形如图乙所示,此时b质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E项正确.

答案:ADE

6.(2018·河北唐山模拟)如图所示为一列向左传播的横波的图象,图中实线表示t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又经Δt=0.2

s时刻的波形,已知波长为2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周期的最大值为2

s

B.波的周期的最大值为

s

C.波的速度的最小值为9

m/s

D.这列波不能发生偏振现象

E.这列波遇到直径r=1

m的障碍物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解析:0.2

m=λ,因波向左传播,则由图象可知波向左传播的距离为(n+)λ(n=0,1,2,…),所以0.2

s=(n+)T(n=0,1,2,…),n=0时,周期最大,为Tm=

s,波速最小,为vmin==9

m/s,所以A错误,B、C正确.横波可以发生偏振现象,D错误.因为障碍物的直径r=1

m<λ=2

m,则这列波遇到此障碍物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E正确.

答案:BCE

7.图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t1=0.3

s时,质点P首次位于波谷,质点Q的坐标是(1.5,0),质点M的坐标是(13,0)(图中未画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传播速度为0.3

m/s

B.从t=0开始,质点Q一定比P先到达波峰

C.每经0.2

s,质点Q的路程一定是10

cm

D.在t2=1.6

s时刻,质点M第二次位于波峰

E.P、Q两质点的速度方向始终相同

解析:由题图知波长为λ=4

cm,v==0.1

m/s,故选项A错误;因为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Q在质点P的左侧,由题图可知质点Q一定比P先到达波峰,故选项B正确;波的周期T==0.4

s,每经0.2

s即半个周期,质点Q运动的路程s=2A=2×5

cm=10

cm,故选项C正确;波峰第一次到达质点M的时间t3==

s=1.2

s,再经过一个周期即t2=1.6

s时,质点M第二次位于波峰,故选项D正确;P、Q两质点相距Δx′=0.5

cm<λ,不是同相位点,故选项E错误.

答案:BCD

8.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简谐横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蜂与波峰的相遇点,设这两列波的振幅均为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刻位于O处的质点正处于平衡位置

B.P、N两处的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

C.随着时间的推移,M处的质点将向O处移动

D.从此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此时位移为零

E.O、M连线的中点是振动加强的点,其振幅为2A

解析:此时刻位于O处的质点正处于波谷与波谷的相遇点,不在平衡位置,选项A错误;P、N两处的质点处于波峰和波谷的相遇点,两列波在这两处的位移始终相反,合位移为零,选项B正确;质点并不随波迁移,选项C错误;从此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两列波在M点的振动均达到平衡位置,合位移为零,选项D正确;O、M连线的中点是振动加强区的点,其振幅为2A,选项E正确.

答案:BDE

9.如图所示,有一列减幅传播的简谐横波,x=0与x=75

m处的A、B两个质点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则这列波的(

)

A.A点处波长是10

cm,B点处波长是5

cm

B.周期一定都是2×10-2

s

C.t=0.012

5

s时刻,两质点的振动速度方向相反

D.传播速度一定是600

m/s

E.A质点的振幅是B质点的振幅的2倍

解析:由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可知两质点的周期均为2×10-2

s,所以B项正确;再由振动图象知t=0时,质点A在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B处在波峰,则有75

m=λ+nλ(n=0,1,2,3,…),解得λ=

m(n=0,1,2,3,…),所以A项错;在t=0.012

5

s=T时,质点A向下振动,B向上振动,所以C项正确;波的传播速度v==

m/s(n=0,1,2,3,…),有多种可能,D项错;由图可知质点A的振幅为10

cm,质点B的振幅为5

cm,所以E项正确.

答案:BCE

二、非选择题

10.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

cm.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和(-9,0),已知t=0.7

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

(2)从t=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3)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解析:(1)由题意可知该波的波长为λ=4

m,P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3

m,距离下一个波峰的水平距离为7

m

所以v==10

m/s

(2)Q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11

m

故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t1==1.1

s

(3)该波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0.4

s

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质点P振动了t2=0.9

s

则t2=2T+T=

质点每振动经过的路程为10

cm

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s′=0.9

m.

答案:见解析

11.(2018·湖北武汉调研)有两列简谐横波a、b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列波在t=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波的周期Ta=

1

s.求:

(1)两列波的传播速度;

(2)从t=0时刻开始,最短经过多长时间x=1.0

m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6

m?

解析:(1)由图可知a、b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a=2.5

m,λb=4.0

m.

两列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为v==2.5

m/s.

(2)a波的波峰传播到x=1.0

m的质点经历的时间

ta==,

b波的波峰传播到x=1.0

m的质点经历的时间tb==,又ta=tb=t,联立解得5m-8n=1(式中m、n均为正整数),分析知,当m=5、n=3时,x=1.0

m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6

m时经过时间最短,将m=5代入t=,解得t=5.4

s.

答案:(1)均为2.5

m/s

(2)5.4

s

12.如图甲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AB传播,A、B之间的距离为1

m,A、B两点的振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这列波波速为多少?

解析:该波的周期为T=4

s.

如果该波向右传播

xAB=nλ+λ(n=0,1,2,3,…)

解得波长λ=

m(n=0,1,2,3,…)

波速v==

m/s(n=0,1,2,3,…).

如果该波向左传播

xAB=nλ+λ(n=0,1,2,3,…)

解得波长λ=

m(n=0,1,2,3,…)

波速v==

m/s(n=0,1,2,3,…).

答案:见解析

脚踏实地 2022-07-21 19:08:35

相关推荐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

五音不全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古代的人们是以这五个音为音阶。五音不全在汉语中是一个成语,通常指“音盲”,他们对音乐缺乏理解,不能正确唱出准确的音高。
五声音阶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五音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
五音中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

木石之心什么意思

木石之心意思:指如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木石心其实是儒家的一种思想。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击政务,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的意思是:是天性;是本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意思是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选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以其人之道下一句

“以其人之道”的下一句是“还治其人之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集注》是朱熹对《中庸》作的注。《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