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的毒素来自哪里

天山雪莲
精选回答

鲥鱼、刀鱼与河豚被并称为“长江三鲜”,自古就是老饕食客们趋之若鹜的美味。

宋代苏学士有诗《惠崇春江晚景》为证:“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豚鱼独享“鱼中之王”的美誉,其营养价值之高是众所周知的,它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等营养成分含量极其丰富,而脂肪含量却很低。而现在,正时蒌蒿满地河豚正好的时节。不过河豚味道虽然鲜美,但它可是有毒的啊,每年都会有几起新闻报道食客为了尝鲜冒险吃河豚,导致中毒,轻则住院,重则丧生,这也让不少人“谈河豚色变”,然而河豚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鱼?为什么吃它会中毒?怎样才能安全的品尝河豚又不会中毒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河豚的那些事儿。

虽然大多数人都听过河豚的名字,但你可能未必知道正确的写法究竟是河豚还是河鲀。以前我就一直以为,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河鲀,左边鱼字旁右边一个屯字。但是,后来发现,河豚才是本名!

因为河豚有一个特殊的技能,在受到惊吓或者生气的时候会迅速的吞入大量的水或空气,把自己变得圆滚滚的,浮在水面时的样子,像极了一只胖胖的小猪漂在水上,古人就将它称之为“河豚”,而鲀字则是后人所造,主要用在分类学上,给这一类鱼类命名。

广义上,在分类学上鲀形目的鱼,包括最大的硬骨鱼-翻车屯、脾气暴躁的鳞鲀、俗名耗儿鱼的马面鲀还有浑身是刺的刺鲀,都可以说它是一种河豚,但狭义上只有生活在淡水中的鲀类,尤其是几种经常被我们作为食用鱼的“东方鲀”可以被称为“河豚”,餐桌上最为常见的是“暗纹东方鲀”,苏学士诗中的河豚多半就是它。

那河豚为什么会有毒呢?河豚体内的毒素被称为“河豚毒素”,是一种极强的神经毒素,只需要2毫克左右就足以致人死亡,一只成年雌性河豚体内的河豚毒素含量,大约能让你死30次以上,中毒后会出现口舌、指尖麻木,眩晕、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会四肢麻木、意识不清、血压下降、昏阙甚至死亡,而且目前还没有发明解毒的药,据说古人在发现中毒后会灌粪汁催吐,而现代主要是通过洗胃将留在体内的毒素去除。河豚毒素不仅厉害,而且稳定性极强,一般的烹饪方式无法将其破坏。这就让很多食客对河豚望而止步。

不过好消息是河豚毒素并不是河豚自身就有的,而且也不是全身都有毒。目前主流的研究观点认为,河豚是通过体内的一些细菌产生的河豚毒素,而这些细菌是通过食物在体内富集并逐渐积累的一个过程,而且毒素主要存在于卵巢、肝脏、血液、眼睛和皮肤等器官中,河豚的肌肉几乎是无毒的。在日本,必须是专门的餐馆才可以出售河豚料理,而且处理河豚的厨师必须经过多年的专业培训才能为客人制作河豚料理。并且,处理河豚时有非常繁杂而精细的步骤:

1. 使用流动的水清洗河豚,去除体表黏液,切掉鱼鳍。

2. 用尖刀小心的插入鱼皮与鱼肉之间,将其分离,并将鱼皮剥下,不能让鱼皮或鱼肉破损。

3. 使用毛巾将鱼肉表面的水分吸干,再将鱼眼取出。

4. 将所有内脏小心取出,而且不能将其弄破,否则毒素有可能会污染鱼肉。

5. 打开鱼的头骨,取出鱼脑。

6. 用流动的水反复清洗鱼肉,去除全部血液及体液。

7. 料理前至少检查两次,确认已经将有毒的器官全部去除,并妥善销毁。

即便是如此仔细,还会偶尔听闻有人因吃河豚中毒,尤其是在春季,这样的新闻最多,这又是为什么呢?

两个原因,一是春季是传统吃河豚的季节,二是因为春季河豚毒性最强。以暗纹东方鲀为例,它们一般在春天洄游到淡水中产卵,在繁殖季节需要在体内积聚大量的脂肪,这时候的鱼肉最为肥美,不仅产量大,而且吃河豚的人也会更多,中毒报道的数量也会更多;而且河豚的卵巢是毒素最高的器官,此时雌性河豚为了产卵,卵巢会发育成熟,体积和质量都会增大,也就加大了中毒的几率。

那么我们还有没有可能安全的品尝河豚了?答案是可以的。目前我国从事渔业技术的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将暗纹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双斑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四种河豚实现了人工养殖,并且培育出了无毒品系。通过在人工环境中,让河豚完全隔离外界,并且使用人工饲料喂食,让河豚无法获取产生毒素的细菌,并且进行多代选育,选择体内毒素含量较少的河豚个体,让它们的后代体内毒素逐渐降低,最终得到了稳定的无毒河豚。

2016年,我国原农业部出台《养殖河豚鱼鱼源基地备案工作的通知》,以及原农业部和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管局联合发文《关于有条件放开放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自此我国河豚鱼正式列入有条件开放。文件对河豚鱼开放做出了非常严格的管理要求,包括:养殖河豚鱼源基地要备案、养殖河豚鱼加工要考核、河豚鱼需备安全加工流程和河豚鱼产品质量有标准。

划个重点,想安全的品尝河豚,一定要选择达到以上几个要求的人工养殖的鱼,并且要找专门吃河豚的饭店,确保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不会有中毒的危险。

清晨雨露 2024-01-13 15:09:24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曾巩的老师是谁

在唐宋八大家中,若论资质最平庸、性格最踏实、学习最刻苦的人,那一定是曾巩。曾巩的名气远不如其他几位大家,但这才是一个普通人原本的模样。曾巩的老师是谁欧阳修。曾巩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老先生可是当时的文...
展开详情

曾巩那届状元是谁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文人最向往的时代,今天通过北宋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来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做群英荟萃、群星闪耀。曾巩那届状元是谁状元是章衡。在宋朝,有这么一届科举榜单,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浅冬的意思

浅冬的意思是刚刚入冬。
浅(拼音:qiǎn、jiān)是汉语通用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金文,形声字,古字形从水,戋声。浅本义指水不深,也指房屋等处所窄小,引申指时间上的距离短。此外浅也引申为内容、见识、学问、颜色等不深,用作抽象意义。“浅”另有一个音读jiān,古书上叠用成“浅浅”,用来形容水流声,现代已不常用了。
出处:
1、《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2、《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相关组词:深浅、浅水、浅色、搁浅、肤浅、粗浅。
反义词:深。

高尔基的代表作

高尔基的代表作有《海燕》、《在人间》、《鹰之歌》、《母亲》、《我的大学》、《春天的旋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小市民》、《意大利童话》、《在人间》、《俄罗斯童话》等。

人物介绍: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高尔基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哥罗德镇的一个木工家庭。

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10岁时,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

1884年,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

1921年10月,高尔基出国疗养。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

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病逝世,享年68岁。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高尔基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他的底层生活的见闻和感受。这些作品除强烈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外,还力图揭示流浪汉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新旧意识的斗争,捕捉劳动群众生活的时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高尔基的文学创作起步于浪漫主义。高尔基一生都在探索个人和历史的关系,寻找合理的社会生活,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往往充满激烈的内心冲突,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高尔基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监督和放逐,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进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学活动。

高尔基的创作中处处洋溢着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赞美,向往唤醒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激情,唤起人对自己作为人的自豪感,鄙视怜悯与恩赐。在高尔基看来,人有权力,也有力量创造与人相称的生活,怜悯与恩赐是贬低人,有辱人的尊严。

高尔基有互相冲突的两种人格。一是对现实社会造成人异化的现实的悲剧性体验和失望的痛苦;二是对人、对社会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理想主义的认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的高尔基对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充满了热爱和信念的,他是怀着极大的热诚去迎接美好的未来的。作家此间的创作描写了革命前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他一种急切地改变现实的渴望,对未来新生活主人的召唤。

艺术特色: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高尔基强调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同时展示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其现实主义创作又融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乐观、自信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高尔基主张作家应以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形象,使艺术形象真实而生动。对文学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其根本点取决于作家对生活感受的程度,这中间必然表现出作家的审美态度。高尔基对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也体现了他的新的审美观。他以敏锐的观察力认识到生活的真实本质是正演绎着一场前历未有的社会巨大变革。而掀起这场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就是已经觉醒的劳动人民,他称之为“新人”,因此,他的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及艺术的典型化的理念中明确了艺术就是要塑造这些为社会变革不断奋斗的“新人形象”。

高尔基的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现实主义仅仅反映社会的真实现状,而这种真实现状大多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其实质是通过人性受到的摧残而表现出的对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人物影响:

在作家辞世近半个世纪以后,人们对他的兴趣还是出现持续性的高涨。在欧美各国,不时掀起了“高尔基热”。尤其是高尔基的剧本,不断被搬上各国舞台,或拍成电视、电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底层》和《仇敌》等在美国上演或播出,《仇敌》被剧评家认为“是已经播出的节目中最好的剧目”。在联邦德国,上演过高尔基的《瓦萨·日列兹诺娃》,而演出《避暑客》时,被评论家誉为文艺复兴以来的盛事。而在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地,也都上演过高尔基的剧本。

高尔基的创作对美国进步作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他创作中的“个人的社会活力”(指个人变革自我、变革社会和变革自然的创造力)主题与“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题,以及处理这类主题的艺术风格,更是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为中国广大读者所喜爱,教育和鼓舞我国人民为消灭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而斗争。

夜夜心是什么意思

“夜夜心”的意思是因为狐独而夜夜悔恨。出自唐代李商隐《嫦娥》,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慈眉善目形容老人还是年轻人

“慈眉善目”形容老人。意思是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出自《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造句:
1、我们都被她慈眉善目的样子蒙骗了。
2、老爷爷慈眉善目,一定是个好人。
3、孙爷爷长得慈眉善目,又爱给我们讲故事,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4、这个大娘,慈眉善目的,一见到她就觉得亲得不得了。
5、这位老人脸上总是挂着笑,看起来慈眉善目的。
6、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境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