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兰花换盆?换盆后要注意什么

不枉此生
精选回答

换盆前,兰花需做哪些整理?

在非产兰区都市干燥的阳台养兰20年,常会发现兰花的新芽越养越小或僵芽,这当然是环境因素造成,强光、高温、风大,造成干燥的环境,导致兰花缺水,因此,新芽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这其中跟浇水、遮阴、及兰花换盆前的整理都有关系,现在谈谈兰花换盆前的整理。

这颗兰花天草,已换盆2年了,需要重新换盆。

换盆前为什么要对兰花的根及叶做修整?

一、前面提到太阳照到兰叶水分就会流失,要从根部来补充水分,因此,换盆时就要观察兰叶及根的比例,做一适当的修整,这样兰花水分的流失与补充才会趋于平衡,兰花的生长才会正常,当然修整的原则是「去掉不好的,留下好的,有用的部分」,以下介绍修整的顺序

兰花分成两盆,中间兰根有部份老化烂根。

二、首先是根部的修剪,用剪胡子或鼻毛的小剪刀,看到兰根有烂根的地方,就从竽头的下缘把根剪干净,要像刮胡子一样,剪的越干净越好,当然兰根如果烂一半,就从烂根的上缘,健康兰根部份,把烂根剪掉,并观察有无线虫感染,来决定要不要用药杀虫,或用天然肥皂、搓根,把兰根清洗干净后,放于阴凉之处等稍为干燥再种。

烂根部分用大剪刀剪掉,剪的不是很干净,最好用剪鼻毛的小剪刀剪,会比较干净,老头下面的根如果全部剪掉,就要把这个老头上面的叶子全部拔掉,这样老头的养分才会转移到新芽上面。

三、叶子的修整,要看根部的状况,如果老头的根都已剪光,那就要把老头的叶从中脉撕开把叶子剥除,一定要剥干净,只剩下老头部分,至于兰叶有病斑的部份,也要用剪刀剪掉,剩下健康的兰叶,并用棉布清洗兰叶灰尘及介壳虫

四、老头为什么不剥掉,因为一般兰花在干燥环境2-3年会退草,潮湿环境4-5年退草,兰花光合作用的养分都累积在竽头,兰花生长越久竽头就越大,兰花的老头如果有叶子或烂根,仍然会延续生命,并消耗水分,只有把烂根剪干净,叶子拔光,竽头的养分才会转移至新芽上面,有助新芽的成长,一段期间后竽头就会慢慢的干枯。整理根叶后,再重新种植。

是否所有的兰花换盆时都要按上面方式整理?

这当然是不一定,养兰有点像看中医,虽然是同一种病,但是中医师也会看病人是实症还是虚症,体质不一样,开的药方也就不一样,以同样是墨兰为例,我上面是干燥、高温、强光的环境的整理根叶的方法,主要是故虑到水分的流失与补充能维持平衡,这样兰花才能正常的生长,但有一次我买到一盆墨兰有3株10几片叶子长的很漂亮,但换盆时才发现只有1条根,这是在有加湿的温室中培养,由于环境中的湿度维持在85以上,兰叶的水分蒸发很少,所以,虽然只有一条根,但叶子却长的很漂亮,但在我环境换盆后,不到半个月兰花就死亡,原因是我的环境干燥、强光、风大,兰花的水分夏天蒸发快,又只有一条根,无法立即补充水分,最后兰花脱水死亡,所以买温室或湿度高的兰花,最好是中秋或立春以后,天气比较凉爽,兰花有比较长的时间适应环境,温度逐渐提高,也会长出新根加强水分的吸收,成活机率会比较高,所以兰花换盆时要怎么整理,要看自己的环境与兰花种类来决定,原则上,新芽能正常的成长到正常的材体,就是正确的整理方法。

如果按上面的方法整理兰花,新芽还是没办法正常生长怎么办?

新芽没办法正常的生长,简单的讲就是兰株缺水,解决缺水的方法不外是加强浇水次数与遮阴,当然这要看新芽的生长状况,以遮阴为例,到底要怎么遮比较恰当,当然每一种兰花对光线的需求都不一样,因此要看兰花叶子的生长来遮光,高温强光,叶子发黄粗燥长的很慢,高温低光,叶子比较黑绿、光滑、长的快,因此,要观察兰花叶子的生长状况来遮光,我养的墨兰在夏天用70的黑网,要遮三层新芽才能正常的生长,所以,要不停观察新芽的生长状况,来决定怎么遮阴,当然湿度越高的环境,因为兰花水分流失少,遮阴网自然就不用那么多层,故遮阴网使用除要考虑到日光强弱、温度的高低外,环境的湿度也很重要,当然每一年新芽叶片的长短,也是遮阴程度增减的参考。

如果加强浇水及遮阴,兰花的新芽还是没办法正常生长要怎么办?

一、那就表示你的环境真的不太适合兰花的生长,最快的方法是盖一间温室用加湿的方法养兰,兰花的缺水问题一解决,兰花的生长就十分快速,或者是选择适合你的环境的兰花,墨兰适合比较阴暗潮湿的环境惠兰适合比较强光干燥的环境,因此要了解自己的环境适合养那一种兰花。

二、春、夏、秋、冬等四季,兰花缺水的问题发生在夏季,最主要是阳光强、温度高,兰花容易缺水,造成生长停止,到了立秋以后,观察新芽如果还是停止生长,就要捡查叶裤是否僵硬,如果有僵硬的现象,要把叶裤撕开,把新芽叶片左右稍为慢慢摇动,最中间一叶不要动,很容易扯掉,经过处理后,新芽就会恢复生长。

尘埃飞雀 2024-01-13 15:10:30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

五音不全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古代的人们是以这五个音为音阶。五音不全在汉语中是一个成语,通常指“音盲”,他们对音乐缺乏理解,不能正确唱出准确的音高。
五声音阶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五音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
五音中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

木石之心什么意思

木石之心意思:指如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木石心其实是儒家的一种思想。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击政务,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的意思是:是天性;是本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意思是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选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以其人之道下一句

“以其人之道”的下一句是“还治其人之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集注》是朱熹对《中庸》作的注。《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