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21盐类的水解高频考点专练

沉敛一生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21盐类的水解高频考点专练本文简介:专题21盐类的水解一、高考真题再现1、(2018年全国卷I-10)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D.1.0m

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21盐类的水解高频考点专练本文内容:

专题21

盐类的水解

一、高考真题再现

1、(2018年全国卷I-10)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2、(2018年全国卷II-1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

mL

1

mol·L-1

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3、(2018年北京卷-11)测定0.1

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温度/℃

25

30

40

25

pH

9.66

9.52

9.37

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H2OHSO+OH-

B.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SO浓度减小造成的

C.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①与④的Kw值相等

4、(2018年江苏卷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

A.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

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5、(2018年浙江卷-4)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的是(

)

A.KCl

B.Na2O

C.NH4Cl

D.CH3COONa

6、(2018年浙江卷-23)在常温下,向1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的盐酸,溶液pH随盐酸加入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的溶液中:c(Na+)>c(CO)>c(Cl-)>c(OH-)>c(H+)

B.在b点的溶液中:2n(CO)+n(HCO)<0.001

mol

C.在c点的溶液pH<7,是因为此时HCO的电离能力大于其水解能力

D.若将0.1

mol·L-1的盐酸换成同浓度的醋酸,当滴至溶液的pH=7时:c(Na+)=c(CH3COO-)

7、(2016年全国卷I-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8、(2016年全国卷II-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二、专项练习

1、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

)

A.NaCl

B.NaHSO4

C.Na2CO3

D.NH4Cl

2、关盐类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类的水解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

B.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

C.盐类水解的结果使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Na2CO3水解的实质是Na+与H2O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了NaOH

3、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B.Fe3+

C.

4、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浓度分别为a

mol·L-1与b

mol·L-1,则a和b关系为(

)

A.a>b

B.a=10-4b

C.b=10-4a

D.a=b

5、室温下,0.5

mol·L-1相同体积的下列四种溶液①KCl、②FeCl3、③HF、④Na2CO3,其中所含阳离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6、对滴有酚酞溶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

A.明矾溶液加热

B.CH3COONa溶液加热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7、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H2OH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B.通入CO2,平衡逆向移动,溶液pH减小

C.加入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pH减小

D.升高温度,增大

8、为使Na2S溶液中的值减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

①盐酸

②适量的NaOH溶液

③适量的KOH溶液

④适量的KHS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在Na2S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Na+)=2c(HS-)+2c(S2-)+c(H2S)

B.c(Na+)+c(H+)=c(OH-)+c(HS-)+2c(S2-)

C.c(Na+)>c(S2-)>c(OH-)>c(HS-)

D.c(OH-)=c(HS-)+c(H+)+2c(H2S)

10.在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CH3CO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Na+)>c(CH3COO-)>c(H+)>c(OH-)

B.c(OH-)=c(H+)+c(CH3COOH)

C.c(Na+)=c(CH3COO-)+c(CH3COOH)

D.c(Na+)+c(H+)=c(CH3COO-)+c(OH-)

11.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在所得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Cl-)>c(NH)>c(OH-)>c(H+)

B.c(NH)>c(Cl-)>c(OH-)>c(H+)

C.c(Cl-)=c(NH)>c(H+)=c(OH-)

D.c(NH)>c(Cl-)>c(H+)>c(OH-)

12.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1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②>④>③>①

C.c(H+):①>③>②>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

1、

高考真题再现

1、【答案】B

2、【答案】C

【解析】每个P4分子中含6个P—P键,124

g

P4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6

mol

P—P键,A项错误;该溶液中虽然含0.1

mol

FeCl3,但由于Fe3+部分水解,即溶液中Fe3+数目小于0.1NA,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为0.5

mol,根据1

mol

CH4和1

mol

C2H4均含4

mol

H原子可知,0.5

mol混合气体中含2

mol

H原子,C项正确;SO2和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即反应后容器中同时含有SO2、O2和SO3,分子总数大于2NA,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亚硫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存在水解平衡:SO+H2OHSO+OH-,A项正确;①与④的温度相同,但pH不同,主要是由于亚硫酸钠被氧化为硫酸钠,从而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pH减小,B项正确;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升高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而SO浓度逐渐减小,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故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不一致,C项错误;①与④的温度相同,故Kw相同,D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Fe2+遇SCN-无红色出现,A项错误;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B项正确;铵盐与碱混合加热可产生NH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C项正确;Fe3+可以氧化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D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KCl为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溶液呈中性,A项错误;Na2O为碱性氧化物,溶于水后生成NaOH,溶液呈碱性,B项错误;NH4Cl为强酸弱碱盐,NH发生水解,溶液呈酸性,C项正确;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CH3COO-发生水解,溶液呈碱性,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向1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盐酸,依次发生反应:①H++OH-===H2O、②H++CO===HCO、③H++HCO===H2CO3。a点的溶液中加入盐酸的体积为5

mL,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Cl)∶n(NaOH)∶n(Na2CO3)=1∶1∶2,故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CO)>c(OH-)>c(Cl-)>c(H+),A项错误;b点的溶液pH=7,结合电荷守恒式:c(Na+)+c(H+)=c(OH-)+c(HCO)+2c(CO)+c(Cl-),可得c(HCO)+2c(CO)=c(Na+)-c(Cl-),故n(HCO)+2n(CO)=0.003

mol-n(Cl-),由题图知溶液pH=7时加入盐酸的体积大于20

mL,故n(Cl-)>0.002

mol,所以2n(CO)+n(HCO)<0.001

mol,B项正确;c点的溶液pH<7,是因为反应生成的H2CO3的电离能力大于HCO的水解能力,C项错误;若将0.1

mol·L-1的盐酸换成同浓度的醋酸,当滴至溶液的pH=7时,电荷守恒式为c(Na+)+c(H+)=c(OH-)+c(HCO)+2c(CO)+c(CH3COO-),则c(Na+)≠c(CH3COO-),D项错误。

7、【答案】D

8、【答案】C

【解析】A项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并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由于乙酸乙酯难溶于Na2CO3溶液,吸收液中出现分层现象,最后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B项NO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故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应用排水法收集。C项FeCl3易发生水解反应,故配制FeCl3溶液时,应将其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以抑制FeCl3的水解反应。D项将Cl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但同时会混入水蒸气,欲得到纯净的Cl2,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进行干燥。

2、

专项练习

1、【答案】D

【解析】A项,NaCl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溶液呈中性;B项,NaHSO4中的H+抑制水电离,且溶液呈酸性;C项,Na2CO3水解促进水电离,溶液呈碱性;D项,NH4Cl水解促进水电离,溶液呈酸性。

2、【答案】D

【解析】Na2CO3水解的实质是CO与H2O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HCO和H2CO3,使溶液中c(H+)

3、【答案】C

【解析】HCl抑制水的电离,Fe3+、CH3COO-都促进水的电离。

4、【答案】B

【解析】NaOH抑制水的电离,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OH-)等于溶液中的c(H+)等于10-9

mol·L-1;CH3COONa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1=10-5

mol·L-1,故==10-4,即a=10-4b。

5、【答案】D

6、【答案】B

【解析】明矾溶液加热使水解程度增大,酸性增强,酚酞溶液不变色,A不符合题意;CH3COONa溶液水解显碱性,加热使水解程度增大,酚酞溶液显色并且红色加深,B符合题意;氨水显碱性:NH3·H2ONH+OH-,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加入NH4Cl固体,平衡左移,溶液红色变浅,C不符合题意;NaCl不水解,对颜色无影响,因此D不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A项,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且Ka1=,Ka1不变,A项不正确;B项,通入CO2,CO2+2OH-===CO+H2O,c(O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B项不正确;C项,加入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但溶液中c(OH-)增大,pH增大,C项不正确;D项,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增大,D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在Na2S溶液中存在S2-+H2OHS-+OH-。①中加入盐酸,H+中和OH-,水解平衡右移,c(S2-)减小,的值增大;②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c(OH-)增大,平衡左移,c(S2-)增大,但c(Na+)增大得更多,故的值增大;③中加入适量的KOH溶液,c(OH-)增大,平衡左移,n(S2-)增大而n(Na+)不变,故的值减小;④中加入适量的KHS溶液,c(HS-)增大,平衡左移,n(S2-)增大而n(Na+)不变,故的值减小。

9、【答案】A

【解析】A项不符合物料守恒,应为c(Na+)=2c(HS-)+2c(S2-)+2c(H2S)。

10、【答案】A

【解析】A项,应为c(Na+)>c(CH3COO-)>c(OH-)>c(H+);B项,符合质子守恒;C项,符合物料守恒;D项,符合电荷守恒。

11.【答案】B

12.【答案】B

【解析】A项,pH:②>④>③>①;C项和A项相反应为①>③>④>②;D项,应为①>③>④>②。

自言君心半城书 2022-07-11 08:24:08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金融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
展开详情

法理学学什么

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法理学课程法理学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