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是什么意思
古代封侯的称号有什么讲究吗?
简单来说,多以地名和字义为号。
侯爵大概是中国爵位中最受追捧的了,从先秦时期一直到清末,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这个爵位,有些朝代甚至是异姓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
那么古代侯爷们的封号,说怎么确定的呢?侯爵是爵位的一种,爵的本意是一种用于祭祀的礼器,各方诸侯要经过天子的同意才能使用它来祭祀它,因而演变成了分封的一种象征。
而裂土分封的含义,就是把土地封出去,侯爵的封号也是根据封地来定。
比如周朝齐国的爵位是侯,正是因为太公望所受封地被称为齐地,才得名齐国。
又如战国时期的魏国,迁都大梁后,亦称梁国。
魏国称号的变化源于俗成,因为称号的授予者周天子并没有改动魏国的封地,也就是说没有官方盖章。
在后世,官方认证的改名其实是比较常见的。
比如多次徙封的曹植,黄初二年(221年)被封为安乡侯(今河北晋州侯城),当年七月就改封鄄城侯(今山东鄄城县)。
在这一规则下,封侯的称号是根据封地变化而变化的,往往封侯持有哪一块土地,就用相对应的地名作称号,后来更是成为惯例。
《北齐书·高延宗传》:“问欲作何王”,对曰:“欲作冲天王。
文宣问杨愔,愔曰:“天下无此郡名,愿使安于德。
于是封安德焉。
王爵的封号规则基本跟侯爵一致,北齐宗室高延宗封王时,想做冲天王,但天下没有这个郡,只好封为安德王,封地安德郡。
当然,几千年的侯爵玩下来,只有惯例也太无趣了些,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用字义来作爵号。
比如吕不韦封文信侯,封地却在洛阳。
最著名的还是霍去病封冠军侯,取义勇冠三军,当时是没有冠军县的,有意思的是,之后就有了,正是冠军侯的封地,爵号跟地名成了互相影响的关系。
这些是褒义封号,是为了奖赏,还有为了贬斥的贬义封号,比如晋武帝给东吴孙皓的归命侯、宋太祖给南唐李煜的违命侯、金人给宋钦宗的重昏侯。
自从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以来,封侯可谓是古代男性一生仕途的追求,比封更高一等的公爵还要时髦。
南宋陆游在诗中写道: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唐朝李贺写道:“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古诗词中,反而写“封公”的很少。
《鹿鼎记》第三十八回中,教主夫人苏荃在扬州辞别韦小宝时说:“祝钦差大人升官发财,娇妻美妾,公侯万代!”可见“封侯”一事在封建社会的魔力,当真是深入人心。
周武王分封天下诸侯,齐,卫,晋,陈等国比公国次一等,是为侯国,当时的侯爵还没有称号,什么侯就是什么侯,比如齐侯某某,卫侯某某,只是后人写史书时将国号与谥号放在一起,作为对当时侯国统治者的称谓,例如魏文侯,晋武侯。
秦汉两朝实施二十等封爵制,关内侯和彻侯成为封爵中最高的两级,关内侯一般系对立有军功之将的奖励,有封号无封邑,列侯有封号有封邑,一般都是帝国的顶级人物,例如留侯张良,绛侯周勃,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博陆侯霍光。
但也有不是以封邑命名的侯爵,最有名的如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
到了东汉,开始将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等,这一制度延续至魏晋。
刘秀创立东汉王朝,将辅佐他开国的“云台二十八将”都封为县侯,例如太傅高密侯邓禹,大司马广平侯吴汉。
以及后世著名的汉寿亭侯关羽,武乡侯诸葛亮,舞阳侯司马懿。
到了曹魏时代,又在关内侯之下增加了关中侯和关外侯两个爵位等级,用于酬赏军功之士,这种侯爵没有实际封地,也没有封号,只是一种荣誉头衔而已。
晋代沿用曹魏制度,南朝宋在这一制度开始设立“开国县侯”这一新的侯爵,作为王,公以下的第三品爵,用于封赏远支宗室,开国县侯不同于县侯,其封地称为国,是可以自行设立官属的,例如后来成为齐明帝的西昌侯萧鸾。
南朝还设立了后来作为军功虚衔的五等侯,五等侯级别上也是县侯,但不开国,也没有实际的封地。
唐代爵位分为九等,开国县侯仅为爵位中的第六等,从三品,这时,侯爵的地位比前朝虽然大大下降,但从三品的品级仍然是非常高的,因为即使是宰相大臣品级也不过是三品,此时的侯爵仍然以封地为号,比如中唐名相邺侯李泌。
宋代的爵位分为十二级,侯爵已经沦落到第九级,从三品,仍以封地为号,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二月,以收复襄阳六郡之功,宋廷授予岳飞镇宁崇信军节度使,神武后军都统治,进封武昌郡开国侯,这一年岳飞32岁。
明代的侯爵是含金量非常高的,一般只有有军功的武将才能封侯,除了韩国公李善长,文臣活着的时候最高只能封伯。
朱元璋开国封了28个侯爵,大部分的侯爵是以地名为号,如颖川侯傅友德,吉安侯陆仲亨,但也有少量侯爵以美号为号,如舳舻侯朱寿,航海侯张赫。
到了明仁宗年间,又册封蒙古人达兰为恭顺侯,明仁宗封蒙古人脱火赤为安顺侯,这时候侯爵的称号带有一定的政治寓意。
清代侯爵一律以美号为号,不再以封邑为号,分一二三等侯,侯爵超品,品级比大学士还高,如一等毅勇侯曾国藩,二等恪靖侯左宗棠,一等靖逆侯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