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玮亦《完美人生》:有好歌,更有好声音

快乐星辰
精选回答

最早看到黄玮亦这个名字是朋友圈,当时朋友力荐的是《查无此人》这首歌曲。有点好奇,总觉得黄玮亦这个名字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然而去听《查无此人》又对他的声音感到陌生,后来查询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是一场误会,黄玮亦是新人,《查无此人》是他发表的第一首单曲。

得知黄玮亦是新人的时候,第一直觉反应是这真是一个很特殊的新人案例,换句话说他是很实在的一个新人,不故弄玄虚炒作自我,不弄噱头引起关注,是真正意义上投身进音乐的世界中就以音乐作为自我的出发点,就是要用音乐,要用声音引起大家关注。所以,能查询到 黄玮亦的资料少之又少,几乎就是查无此人。

喜欢这种低调的新人歌手,不需要有过多无关紧要的焦点,只需要听他的音乐,听他唱歌就够了。事实上,第一次听黄玮亦唱歌真的有一种被惊艳到感受,他的声音厚实,有颗粒感,又柔和度,实在、成熟且有魅力,与想象中有很大的落差。若是单纯通过黄玮亦的外表去想象他的声音,根本就不会想到他的声音会那么沉稳,那么有味道,而这种落差感的出现反而造就了听感上的惊喜。

然而惊喜的还不仅仅这些。随着黄玮亦一首首新歌的相继曝光,赫然发现他的声音对不同的音乐风格有着很强的适应性,而对于不同风格的诠释会散发出不一样的魅力特色,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到底来说,黄玮亦的声音具有独特的气质且很迷人,这在《查无此人》、《莫奈花园》、《恋爱同步》这些歌曲中都有着很充分的体现。

相较而言,还是更喜欢黄玮亦对慢板作品的诠释,尤其是编曲越简单,烘托性越强的作品,一如他最新发表的这一首单曲《完美人生》,那是将黄玮亦的声音气质、魅力放大到了极致,令人欲罢不能。黄玮亦的声音很有韵味,尤其是中低音的音色相当迷人,再加上他对情感的融入处理得很得当,继而听《完美人生》第一口的滋味就是酥,这种酥让人犹如触电一般,通过血液流淌至全身,顷刻间就醉倒。而整首歌的编排很简单,钢琴作为主要的演奏乐器贯穿了整首歌,动听而美妙,而随后加入大提琴的拉,增强了歌曲的层次感,同时对氛围的渲染有着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样的编排再配合黄玮亦气质十足的嗓音,整首歌显得更为曼妙、醉心。

第一次听《完美人生》的时候在深夜,周遭一片安静,安静得只能听见呼吸的声音,不经意播放了《完美人生》,歌曲几乎没有前奏,是靠黄玮亦的声音带入进歌曲,就那么一瞬间就被他的声音给触动了,如此动听,如此舒服,仿若空气都停止了流动,只剩下《完美人生》的旋律以及黄玮亦的声音在飘动,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只是觉得已经很久没有被一个歌手的声音,一首歌这样地打动了。

静静地聆听,细细地品味,循环无数次,深陷于《完美人生》之中,是越听越有味道,不仅仅是旋律,歌者的声音,演绎方式,歌词也十分耐人寻味。不是大路式的爱情作品,没矫情的情怀,更像是对人生的一种自省与反思,黄玮亦的态度就是“我不想拥有完美人生”,他知道没有完美地人生,人生中总会有眼泪与悲伤,因此在表达上又更想传递出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就算有遗憾,只要是自然地发生,那么这样的人生也是一种完美。不得不说,歌词写得太有意味,没有故作姿态,没有强说道理,用以叙述的方式引出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同时也提升了歌曲的内涵性。

作为新人,黄玮亦这种低调的开场方式真的很特别,但是显得实在而本质,就是完完全全让听众通过他的音乐,他的演唱去建立对他的印象。而在这个浮躁浮躁的乐坛中,像黄玮亦这么实在、真诚的新人歌手是越来越少,重点是,黄玮亦的声音魅力值很高,因此哪怕他的出场方式显得有点低调,也必然能吸引到有心人的关注,所谓有麝自然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心疼自己每一秒 2024-04-24 14:41:03

相关推荐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曾巩那届状元是谁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文人最向往的时代,今天通过北宋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来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做群英荟萃、群星闪耀。曾巩那届状元是谁状元是章衡。在宋朝,有这么一届科举榜单,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可...
展开详情

马致远元杂剧代表作

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文人代表,号东篱,常被称为马东篱,他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作品风格典雅,语言精妙,他的作品在元代时期就很有名气,广受人们的喜爱。马致远的戏曲作品以神仙道化作品为主,故他有“马神仙”...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翻译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的翻译是你只需要担心自己能否自立,不要担心别人不懂你。
该句话出自晚张之洞所写的《诫子书》。
节选内容: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纵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译文:你的前程,正可谓不可限量,国家正是在用兵的时候,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记住记住,别忘别忘。
思想:《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荒唐险躁。

志存高远的前面是什么

原句为“志当存高远”,前面是“夫”。出自《勉侄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译文:
一个人的志向应当保持高尚远大,仰慕先贤人物,断绝情欲,不凝滞于物,使贤者的志向高高地有所保存,诚恳地有所感受,能屈能伸,抛弃琐碎的东西,广泛地向他人咨询、学习,除去狭隘、悭吝,这样即使未得升迁,又何损于自己美好情趣?何愁理想不能实现?如果意志不坚定,意气不昂扬,徒然随众附和,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就将继续伏匿于凡庸人之中,终究不免于卑下的地位。
《勉侄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勉励侄子诸葛恪而作。全文虽87字,字字珠玑,却包含着对侄子诸葛恪的种种期盼,并演变出志存高远一词。

望天门山把什么比作什么

《望天门山》诗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用了奇妙的比喻,把天门山比作打开的天门。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20个字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译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