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

老枪
精选回答

爬满常春藤的哥特式校园里弥漫着浓厚的“过去”的气味,难怪有位学生说:“在普林斯顿,变化不算变化,只能算是新传统。”普林斯顿的学风并不能用“富有想像力”一词形容,它的长处在于它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普林斯顿大学这座学术殿堂有数不清的门,学子们不仅要入门,而且要登堂入室。而最著名的费兹兰道夫门在学生要求下,永远对现实世界敞开着——不过,学生最好在四年内都别别迈过它一步。
本科生只有四千五百多人的普林斯顿大学,以学风严谨著称,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是校方培养的重点。
普林斯顿大学所在的小镇景色幽美,贵族气息很浓。在美国革命史上,这一带也相当有名,是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领军打仗、多次往返的地方。附近有不少历史遗迹。
假如你是一个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的学生,你在普林斯顿的四年中一定会远远地避开校园中心纳苏楼前的费兹兰道夫门(Fitz
Randolph Gate)。
永远打开但不得通过的门
这扇门的故事非常有趣。它在一九0五年建成,位于校园最主要的大楼前,面对普林斯顿历史悠久的拿苏街,是校园的正门。其后的六十多年中,它大部分时间都关闭着,只有在重要人物来访和每年毕业班离开大学时才被打开。
到了动荡不定的六十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校门的紧闭引起了许多学生的抗议。一九七0年的毕业班集体请求校委员会将这道门永远打开,以象征普林斯顿大学拒绝将自己关闭在学术的象牙塔中,而是把自己的校门对外面的世界永远开放。校委员会采纳了七0届毕业班的请求。
但这之后不久,又一个传统在普林斯顿形成:每年的新生都列队走入这扇门,加入普林斯顿大学这个集体,而每年的毕业生们都会列队走出大门,象征着他们离开了学校走向社会。但据说在入学到毕业的四年中间,任何走过这扇门的学生都会毕不了业。尽管人人都知道这只是一种迷信,但绝大多数普林斯顿学生还是“宁可信其有”,在四年中不迈过费兹兰道夫大门一步。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普林斯顿大学的故事——注重传统是这所美国第四古老的大学最为显著的特点。这座始建于一七四六年,比美国党政军要年长三十岁的学府,在它建成二百五十年之后,已经根深蒂固地植于它的历史之中。
这个特点在各个方面体现:在校园里参观时,导游的学生会把你带到挂满普林斯顿历任校长画像的大厅内,向你娓娓讲述每位校长的业绩——其中伍德鲁·威尔逊(Woodroe Wilson),后来当过新泽西的州长,又成为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去普林斯顿的电脑网页上一游,你会发现普林斯顿有专门的网面和几百页的论文来说细介绍整个校园建校以来建筑风格的演变,以及校园里每一座楼的历史。这在美国大学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当自由派思潮在其它的美国大学校园里汹涌的同时,普林斯顿学生们的政治倾向却是保守的温和派。
普林斯顿爬满常春藤的哥特式校园里弥漫着浓厚的“过去”的气味,难怪有位普林斯顿的学生说:“在普林斯顿,变化不算变化,只能算是新传统。”
你知道的普林斯顿大学
关于普林斯顿大学,这所美国乃至世界的最著名学府之一,你一定已经知道了不少。
你知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二十二年时光;知道当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T.S.艾略特本世纪初在此沉溺于冥想玄思;知道这里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重要纪念地,乔治·华盛顿将军在此与英军大战几个回合——对了,他还称赞过普林斯顿大学是一所“能给人以值得尊重的教养”的圣殿;你知道普林斯顿大学的尊崇地位的标志之一就是每逢五十年校庆,一定请到当时在任的总统前来演讲——两百五十年校庆时来此发表演讲的克林顿总统明白:这是普林斯顿大学给在任总统一个极大的面子,而不是相反;
或许你更清楚地知道华人中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曾经在这里埋头于高能物理世界;你知道一九九五年香港建筑业大亨、和合集团总裁、普林斯顿校友胡应湘捐给母校一亿美元,是该校收到捐款的最大手笔;你知道著名的历史学家余英时、经济学家邹至庄等等在这里任教;普林斯顿的东亚图书馆的中文资料之丰富,在全美中文图书馆中名列前茅;
如果你关心时事,你还会知道从八十年代末,这里又聚集了相当一批华人学术精英,他们出各种中英文杂志,成为美国从事中国当代政治社会研究的中心之一……
说普林斯顿大学对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绝非溢美之词。在这里执教和从这里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以及各个领域大师泰斗,数不胜数。普林斯顿大学的消息常常越出校园、越出社区,引起全美甚至全球瞩目。
例如一九九八年一过元旦,就又传开了一条与普林斯顿有关的新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德鲁·怀尔斯用九年废寝忘食的研究,攻破了一道三百五十年的数学难题“佛玛的最后定理”,荣获奖金高达二十万美元的费瑟国王国际奖。
关于普林斯顿大学,或许还有些你不知道的趣闻。
渐变日积月累
如果想要适应在普林斯顿的生活,你首先要适应它“注重传统”的这一特征——虽然变革也在不引人注意地悄悄发生。
在平等权益运动和校园多元化占尽上风的九十年代,普林斯顿大学似乎还是没有摆脱它以白人男性为主的昔日。它其实在一九六九年起就开始录取女学生,但在三十年后的今天,仍有许多人抱怨它的男女学生比例不平衡。在它一九九六年度的新生中,百分之五十四是男生。这个百分比已比五年前要好得多,但许多女学生仍抱怨学校对她们的重视不够,声称她们所要面对的不只是繁重的学业,还有在校园里无处不见男性文化的传统。
就连普林斯顿的校歌《老拿苏》,过去的歌词一直是:
来赞美老拿苏我的男孩们
好啊好啊好啊
好怕儿子们将奉献他们的生活
来赞美老拿苏
在妇女团体的强烈要求下,这段歌词被改成:
来赞美老拿苏我们歌唱
好啊好啊好啊
我们的心将奉献我们的生活
来赞美老拿苏
另外,被录取的学生中,大约有百分之十二是校友的子女——这也引起许多人的不满。
辉煌的历史足迹
在常春藤盟校中,普林斯顿大学是学生人数第二少的,仅比达特茅斯学院要多一点。它的本科生只有四千五百多人,研究生只有本科生的三分之一。比起学生超过一万七千人的康乃尔大学来,普林斯顿校园的气氛要恬静安说许多。
它所在的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小镇,处于费城和纽约的正当中,环境幽雅,生活富裕,是新州人均收入最高的城镇之一。最开始,美国独立战争之前,英国的贵格教派和丹麦来的移民在这个原由印第安人聚集的地区建立家园。小城出名是一七七七年,华盛顿将军在此击败了科沃尔将军,这是美国独立战争史上第一次胜利。普林斯顿大学从北边约五十公里开外的纽瓦克迁到这里,是一七五六年。
这一年在这里建起的“拿苏大楼”,是殖民时代最大的学术建筑(而一七八三年,大陆国会在这里开会,普林斯顿因为成为当时的首都)。一八九六年,才正式改名为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又毫无疑问地是一所重要的研究大学,在学术和资料方面都名列前茅,几年来,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最具权威的大学排行榜中,它的名次一直稳定地保持在前三名,录取率一直在百分之十七以下。《美国新闻与民办报导》公布一九九八年的大学排行榜中,普林斯顿大学与哈佛大学并列第一,对于普林斯顿来讲,这是实至名归。它拥有著名的教授学者,全国前五名的校友捐赠金额,世界领先的核能实验室与工程学院,以及四百五十万余册藏书。
学生们说很难找出普林斯顿有哪个系不够好。它的数、哲学和物理系尤其有名,历史、英语、政治和经济系也都在学术界倍受尊重。三年前,普林斯顿的校友、香港大亨胡应湘给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学院捐了一亿美元,使当年申请工程学院的学生骤增。
另外,普林斯顿的写作项目也非常优秀。 一九九三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和从五十年代起活跃在美国文坛上的著名女作家乔伊丝·卡罗·奥兹)Joyce Carol Oates),都是普林斯顿英语系的骄傲。喜爱文学与写作的年轻人,若能成为她们的学生,必然受益匪浅。
除了一般本科的专业外,学生们还可在普林斯顿的工程和实用科学学院、建筑学院和伍德罗·威尔逊公共和国际形势学院等研究院校参加学习项目。
这其中,伍德罗·威尔逊公共和国际形势学院特别值得一提。许多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和政府高官们出自这所精英学校。要想进入这所国际闻名的学校学习,学生们得在二年级期末时开始申请,经过严格审核后,学校每年录取竞争者中最优秀的八十人。这所学校的宗旨,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普林斯顿——为了给国家服务。”
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由于学校小,研究生人数也少,普林斯顿的本科生与教授之间的关系比一般常春藤的大学都好。
大部分基础课程是在一百到一百五十人的大礼堂内上课,但学生们可以享受到普林斯顿大学的“导师制”——每个星期学生们都参加十到十五人的小班,由教授或是助教带领,复习一个星期以来所学的课程。这个制度是由本世纪初普林斯顿大学的著名校长,后来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制订的。它现在是普林斯顿本科生们所最受欢迎的项目。
“普林斯的学风并不能用富有想像力一词形容,它的长处在于它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这是一位历史系学生相当准确的观察。
普林斯顿对于学业方面非常严格,很少变通。学生们不在普林斯顿大学上的课程,除非经过物殊许可,一般不给学分;校方也并不十分鼓励学生们离校去国外留学或是去美国别的学校进修。
在普林斯顿的本科教育,侧重点在独立研究。学生们在三年级时需要在一名教授指导下写“三年级论文”,四年级学生还要写达到一定长度的“毕业论文”。因此,每到学年之末,就可以看到一群睡眠不足、疲惫不堪的高年级学生们在图书馆昼夜奋战,叫苦连天,但经历过的人都说这是他们学术生涯中最为有益的经验之一。
《在天堂的另一边》
普林斯顿学生们,尤其是那些高年级的学生,社交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普林斯顿有名的十三个饮食俱乐部。三年级的学生不在学校食堂吃饭,而是参加十三个高年级俱乐部中的一个。普林斯顿的这一制度,受到多方批评,但至少到现在为止,它仍没有改变的迹象。
这些充满了贵州气息的俱乐部在开式上很像在美国其它大学的兄弟会、姊妹会。其中八个俱乐部通过抽签方式吸收新会员,另外五个则在每年春季自己精挑细选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的成员。
每年此时,普林斯顿都会掀起一场争论——有的学生认为他们有权决定自己跟谁进餐,而有的学生对俱乐部录取新成员标准之浅薄感到愤怒。它们用三天对候选人进行考核与盘问,要求候选人们回答一些诸如:“如果你被遗弃在一座荒岛上,你带哪几盘音乐磁带?”问题。
普林斯顿两所最古老的俱乐部——“老虎旅馆”和“常春藤”直到九十年代才允许女生加入。更多的人指责这些俱乐部无形中给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带来了隔阂。但是,不管它有多少缺点,饮食俱乐部的确给普林斯顿学生们提供了归属感和亲密的朋友,这也是无可否认的。
为普林斯顿大学最有力的宣传大概属美国著名作家,也是普林斯顿的校友F.斯科特·费兹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二十年代的成名处女作:《在天堂的另一边》。
这部自传体的小说用大量篇幅写到主人公爱弗瑞在充满贵族气息的普林斯顿的遭遇——那是本世纪初的普林斯顿,现在校园里依稀可以见到它的影子,但也许一去永远难再复返了。

生活一场戏 2023-08-31 14:59:21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李清照早期词风是什么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作品多为婉约风格,属于婉约派代表词人。她有“婉约之词宗”之称,开创了重要的词体“易安体”,该词体对词坛影响深远。李清照是文学史上有名的天才女作家,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
展开详情

康德尔的代表作是

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论文集》,汇集了20世纪20年代他本人撰写的论文和发表的演说。1924-1944年,康德尔担任《教育年鉴》的编辑,该年鉴以介绍当代各国教育为主,其中的文章均是由各国知名的教育家撰写的。康德...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慎终追远的意思是什么

“慎终追远”是汉语成语,拼音是shèn zhōng zhuī yuǎn,意思是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造句:
一、承先辈嘉言遗风,抚今思昔;继前贤懿德亮节,慎终追远。
二、尽孝不单是父母在世时的事,还要做到慎终追远。
三、慎终追远,天经地义;数典忘祖,天打雷劈。
四、这一独特文化现象也反映了古代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念和灵魂不灭的鬼神信仰,反映了古代道教“长生久视”和佛教轮回报应的宗教观念。
五、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风俗礼仪。

动物笑谈的中心思想

《动物笑谈》的中心思想:这篇科普文章介绍了作者在观察水鸭子和鹦鹉等动物行为时发生的趣事,既有作者与它们相处的荒诞经历,又有小凫的可爱和大鹦鹉的“恶作剧”。不仅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科学精神,还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和平共处的心境、人对动物的尊重和热爱,引发了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
原文节选: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如果不是因为我出了名的无害于人,大概老早就给关进疯人院了,等我说过一个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
《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并选入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16版)第17课(2017年,由于教材课文调整,本文的课数上调为第17课)。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动物心理学家、鸟类学家,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经常被认作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立者之一。他开发了从一个早期世代开始的一种方法,从他的老师奥斯卡·海因罗斯·洛伦茨处学习了本能行为,并在部分鸟类(特别是灰泥鹅、寒鸦和家鹅)中使用。他也再发现了原则印(最初描述源自于道格拉斯·斯伯丁)在行为讨厌的鸟上。

被公认的四大千古一帝

我国历史上可以称为千古一帝的四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康熙皇帝。
1、秦始皇嬴政: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也有吕政一说。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2、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
3、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4、康熙皇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什么意思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的意思是:想到您在这里,您就在这里,我们的心离不开您。
出自毛泽东的《四言诗·祭母文》: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译文:
我会禀受母亲的诚恳热情,效法她而不违背她。至于母亲的遗憾,必补上遗憾之处。
想到您在这里,您就在这里,我们的心离不开您。
母亲的养育之恩,如同春日的朝晖与云霞。
何时才能回报母亲呢?要像精卫鸟衔着石子想填平大海一样,矢志不移。
这篇《祭母文》以恳挚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追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和美德,表达了一个儿子爱母、念母、思母、报母的一腔挚情,具有撼人心魄之艺术感染力。
此诗作于1919年10月8日,这篇四言古诗式的韵文体祭文是哀悼毛泽东的母亲的。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湖南湘乡人,生于1867年2月13日,1919年10月5日因患淋巴腺炎病逝世。母亲逝世后三天内,诗人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这篇至性流露、沉郁平实的《祭母文》。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