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立法政大学入学要求有什么

一起去海边
精选回答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始创于1933年,1934年时被批准成为法学与政治学方面的"开放大学"。1952年,正式成为泰国国立法政大学,并于1960年结束她的开放大学的历史,成为一个有严格入学要求并通过入学考试的正规大学。泰国国立法政大学在1962年成立泰国第一个文科系引入文科教育成为泰国现代高等文科教育方面的奠基者。那么泰国国立法政大学入学要求有什么呢?

一、入学要求

(一) 学士学位入学要求:

1. 高中毕业证书(或相当于高中水平的中专、职高、技校毕业证书)中英文公证1份;

2. 高中会考成绩单或三年成绩单的公证一份;

3. 无犯罪记录公证一份;

4. 填妥国立法政大学申请表1张,并附2寸免冠相片一张;

5. 申请直接进入专业的学生需持有500分以上的托福成绩,或 5.5分以上的雅思成绩;

6. 所有申请就读泰国国立法政大学的学生,如未能提供相应的语言成绩(如托福、雅思、GRE等)均需参加语言强化预科班的学习,预科班分为四个不同水准的等级(一级为最低等级,四级为最高等级)。学生入读预科班前需参加语言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到相应等级的班级就读。学生在通过最高等级测试后参加国立法政大学入学考试,合格后即可正式进入专业学习。

(二)硕士学位入学要求:

1. 需持有与申请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学士学位证书中英文公证1份;

2. 大学四年成绩单的公证一份;

3. 无犯罪记录公证一份;

4. 填妥国立法政大学研究生院申请表1张,并附2寸免冠相片一张;

5. 申请直接进入硕士学位专业的学生需有托福600分以上或雅思 6.0分以上;

6. 所有申请就读泰国国立法政大学的学生,如未能提供相应的语言成绩(如托福、雅思、GRE等)均需参加语言强化预科班的学习,预科班分为四个不同水准的等级(一级为最低等级,四级为最高等级)。学生入读预科班前需参加语言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到相应等级的班级就读。学生在通过最高等级测试后参加国立法政大学研究生院的入学考试,合格后即可正式进入专业就读。

(三) 博士学位入学要求:

1. 需持有与申请专业相关或相近的硕士学位证书中英文公证1份;

2. 硕士专业学习成绩单的公证一份;

3. 无犯罪记录公证一份;

4. 填妥国立法政大学研究生院申请表1张,并附2寸免冠相片一张;

5. 申请直接进入博士学位专业的学生需有托福600分以上或雅思 6.0分以上;

6. 所有申请就读泰国国立法政大学的学生,如未能提供相应的语言成绩(如托福、雅思、GRE等)均需参加语言强化预科班的学习,预科班分为四个不同水准的等级(一级为最低等级,四级为最高等级)。学生入读预科班前需参加语言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到相应等级的班级就读。学生在通过最高等级测试后参加国立法政大学研究生院的入学考试,合格后即可正式进入专业就读。

二、学杂费

1.学士学位课程学杂费每年需2500—3000美元;

2.硕士学位课程学杂费需8000美元/2年;

3.博士学位课程学杂费需12000美元/3年;

4.泰国国立法政大学国际学生公寓每人每月600元人民币,独立卫生间及空调设备,水电费每人每月50—100元人民币;

5.学生每月餐费及其它费用根据自身经济情况每人每月600—1000元人民币;

6.学生每年的健康医疗保险费600元人民币;

7.泰国国立法政大学学士学位的学生每年全部费用需40000元人民币(含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交通费用),完成4年学士学位需16万—17万元人民币。

三、入学时间

(一) 语言强化预科班开学时间表:

第一期:1月7日-3月15日

第二期:4月1日-6月7日

第三期:6月24日-8月30日

第四期:10月1日-12月7日

(二)泰国国立法政大学学士学位入学时间:

1.BBA会计学,金融与银行学及市场学入学时间为每年1月/8月;

2.B.Eng和BS入学时间为每年的6月与11月;

(三)泰国国立法政大学硕士学位入学时间: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硕士学位入学时间为每年的6月和11月,学生需提前2-3月到达学校参加研究生院的入学考试及面试;

(四)泰国国立法政大学博士学位入学时间: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博士学位入学时间为每年的6月和11月,学生需提前2-3月到达学校参加研究生院的入学考试及面试;

四、学校历史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Thammasat University)是泰国最为古老的大学之一,位于湄南河畔的曼谷历史文化中心。 国立法政大学新闻专业起源于社会管理系,1979年正式成为新闻与大众传媒系。社会与人类系在1984年成立,一年以后语言学院又开设了语言培训中心,最新的专业是应用艺术系。

1986年,兰实校区正式启用,作为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基地,国立法政大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新近成立的科技系就坐落于新校园内,1990年又接着成立了工程系,1991年成立了医学系,1994年成立了诗琳通国际理工学院,1995年成立了三个与医学相关的院系—牙科系,护理系及健康系。1999年,新成立的建筑系提供本科及研究生学位课程。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的教学宗旨是为泰国社会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过去的67年里,法政大学从教授法律与政治学的开放大学发展为享有盛誉的著名大学。已有21个系,6个学院,7个研究中心。包括国际课程在内,到2001年法政大学共有104个本科专业的课程和82个研究生学位的课程,教学遍布泰国各地。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Thammasat University)始创于1933年,是泰国最为古老的大学之一,被誉为“总理”的摇篮。

所爱旧情人 2024-01-15 13:22:00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

五音不全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古代的人们是以这五个音为音阶。五音不全在汉语中是一个成语,通常指“音盲”,他们对音乐缺乏理解,不能正确唱出准确的音高。
五声音阶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五音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
五音中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

木石之心什么意思

木石之心意思:指如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木石心其实是儒家的一种思想。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击政务,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的意思是:是天性;是本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意思是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选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以其人之道下一句

“以其人之道”的下一句是“还治其人之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集注》是朱熹对《中庸》作的注。《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