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父母住一起很压抑(劝你千万不要和父母住在一起)

中年过去就是老年
精选回答

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12年不回家,不联系,唯一一次回家,是因为办身份证,而停留时间只有十分钟,最后在网络上,公开15000字的决裂性。

杨元元,毕业于武汉大学,在上海海事大学读研究生,求学期间和母亲住在一起,她没有朋友,性格内向,特别在意母亲的情绪,最后自杀。

201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黑天鹅》中,女演员尼娜的母亲是个控制狂,严格控制女儿的吃喝住行,最后尼娜磕药,与男人调情。

人的成长中,与父母分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这些人怎么了?他们为何与自己的父母关系如此僵硬?只是因为,他们有一个过度控制的父母,让他们活的压抑。

为什么不要和父母住在一起?

第一,共生的关系,阻碍了个人的独立性

我的邻居告诉我,他从小生活在被父母过度干涉的生活中,直到现在长大,他的微信账号,QQ账号,个人社交账号,生活圈子,以及穿衣打扮,衣食住行,全部还是由父母代劳。

他甚至说,他活的压抑,自己完全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没有独立意识的成人,就像一个没有脑子的木偶

这活脱脱是一个父母与孩子共生的关系。父母没有个人界限感,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形成共生的关系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父母会一直随意侵占孩子的空间,把他们认为所有好的爱的方式全都强加在你的身上。

当你长大后,矛盾也就出来了,你渴望独立的信念越来越强大,越来越需要独立,这时没有界限感的父母仍然会干涉你的行为。

戴着头盔的你,防止父母的入侵行为

海灵格说的“好的家庭,一定是有界限感的”。而缺乏界限感的父母会控制你的成长,阻碍的你独立。

第二,共生的关系,让你缺乏自我认同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婴儿时期六个月前的共生关系是对我们成长有益的。那个时候完全没有自理的能力,只能依靠父母对我们的照顾得以生存。

而六个月以后的共生关系,则会对我们是有害的,阻碍了一个人的进步,阻碍了一个人的成长。

生物界的共生行为,人类家庭中也有

长期处在共生关系中的孩子,尤其是长大之后还处在共生关系中的成人,有一部分人是严重缺乏自我认同。

他们表示与父母不一样的观点时,共生的父母会打击,否定而强化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想法放到孩子头脑中,并不认可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面对这种情形,通常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争吵,用争吵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个人独立权;第二种是妥协,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去迎合父母的观点。

你都是对的,我都是错的,只能听你的才是对的

而处在共生关系中的孩子,容易选择第二种方式,这会让他们特别容易缺乏自我认同感。

现代的临床心理学家显示,一个成年人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其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

如果一个孩子在幼年时期就总是被家长否定,不尊重他的个人想法,那么他长大后也容易被其他人否定,在关系中一直听从他人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想法。

一味地听从别人地想法,没有独立的个人意识

共生关系,会让你缺乏自我认同感。

第三,共生的关系让生命的意义变为,为父母而活,缺乏欲望和追求

武志红说,人的生命动力在于成为自己,而成为自己的方式就在于一次又一次自己做选择的生命体验。

长大后,明明我们想要去大城市奋斗,而父母却偏偏违背我们的意愿,把我们圈留在自己的小家乡;

我们渴望拥有真爱的伴侣,而父母却让我们找个门当户对的女子结婚;

我们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父母却让我们和他们一起住。

你是依靠自己选择还是会依靠父母做选择

这时,顺从了父母的选择,我们的生命就变成了为父母而活。

正如,武志红老师说,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

很多时候感到缺乏欲望和追求,是因为那些愿望和追求父母们都为我们安排好了,我们想要的追求欲望都被父母压抑了。

父母的过度干涉,让我们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共生的关系,让你的生命意义变为为父母而活。

如何才能成为远离共生关系,成为一个独立且成熟的人?

第一,对于父母,要学会与孩子分离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说,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如何学会与孩子分离呢?首先,对于父母而言,要知道,你与孩子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独立的个体,不要把你的自己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其次,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当孩子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认真倾听他的想法,最终告诉孩子,无论你做什么选择,我都尊重你的意愿。

最后,懂得放手。孩子的大大小事不必都让你知道,要知道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一味的抓住孩子不放手,只会让孩子缺少独立的意识。懂得放手,他们才会在挫折中越挫越越勇。

与孩子在适当的时间学会分离,可以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二,对于自己,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独立

童年时期,我们处在与父母共生关系中,享受了太多父母给我们带来的保护伞,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依靠他们的力量过得毫不费力。

长大后,当我们遇到有些解决不了的事情,系惯性的退回到原来狭小的空间,依靠父母的力量去解决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忍受父母对我们的限制,不能拥有说出真实想法的权利。

养成什么事都依靠父母,就会缩减个人的力量

长大后的你,要知道你已经成年,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即使在解决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也要知道那是自己成长必须要经历的伤痛。

害怕伤痛,害怕解决不了问题,一遇到问题就退回到去寻求别人的帮助的人,就很难长大,一辈子都很难承担责任,一辈子都活该听别人的话。

歌德曾说:“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倚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还是要依赖自己。”

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世界找到你的位置

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可以解决任何事情,意识到到成人后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解决了,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独立。

第三,要知道生命中的所有选择,都是你自己做主的

慢慢的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独立之后,发现迎接你的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你发现在这个世界里,你自己就是自己的中心,可以随心所欲做任何事情,包括可以选择你的伴侣,服装,三餐…

在这一刻,你终于拥有了一直向往的独立自主选择的权利。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任何一把你想要的钥匙

开始时,你是喜悦的,觉察到生命终于有了意义,不再变得缺乏欲望和追求,终于拥有了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可是,后来却发现有些选择,你会选择错误。你开始怀疑是不是该有父母为自己做选择,那样就不会选择错了,甚至开始认为自己的能力比起父母而言还是太弱小了。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在把人生的选择权交给父母。

有了困难不要退缩,相信自己的力量

而是,正确的看待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错误,它们将是你成长过程中一个进步的体现,正如“那些打不败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没有一个人的成长,是饱含着笑而诞生的,成长是笑与泪并存的。

正确的意识,成长的意义,选择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最后才能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人。

成为独立的人,成为真实的你自己

在成长这条路上,永远没有尽头,愿你既能拥有一个与你分离的父母,又能在外闯出自己的天地。

风枫 2023-08-11 14:35:54

相关推荐

减肚子赘肉最快方法 快速瘦肚子

女性一般最怕肚子和腰部有大量脂肪,严重影响形象。然而,有些人因为不太注意平时的饮食,控制不住自己的嘴,所以在胃和腰部积累了大量的脂肪。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的肚子和腰身快速变瘦呢?不要吃太多。每个人一日三餐都不应该...
展开详情

婆媳不和想和老公离婚 因婆媳矛盾闹离婚互不退让

如今,对于大多数夫妻来说,结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也不知道现在的马保南、莫等等。所以,我们要考虑对方是否值得结婚。毕竟,一旦离婚,会有一些麻烦,比如金钱和房产的分配,孩子...
展开详情

脚臭是什么原因 南方人脚臭

身边的人或者自己有脚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大概,只要脱下鞋子,距离方圆100米外的人都逃不出“生化武器”的伤害吧!我还记得那年网上有一个很棒的消息。小偷原本想脱鞋在房间里悄悄偷东西。他万万没想到,主人因为脚太臭被...
展开详情

牺牲复活者 五公进行复活者打擂

爆款阶段的人气真的比第一阶段低。看了最近的爆款表演,突然发现前面几个阶段都挺好的。大部分爆款舞台比赛的亮点都在第一、第二次公开比赛的舞台上。如果第三大众勉强能合作,那第四大众就真的是侏儒了。虽然留下来的都是“强...
展开详情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 30句充满力量的励志句子

有人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每次说一本书的书名,对方的回应往往是:《心灵鸡汤》。我好像一直都很喜欢看这种书,因为它总能在我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给我一些鼓励,偶尔喝点鸡汤,我觉得挺好的。也许是因为工作。每次看一些金句美...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家父没有效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出自《陈元方候袁公》:“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陈元方机智应变,“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袁公听了,也会暗暗点头称奇。
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有八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什么定则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N极,那么四指指向就是电流的环绕方向;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简称“安”(安德烈·玛丽·安培,1775年—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司马光砸缸是几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是小学人教版一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内容是: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直觉是什么意思

直觉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í jué,意思指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语出鲁迅《花边文学·算账》:“但我直觉的感到,这恐怕是折了本,比用庚子赔款来养成几位有限的学者,亏累得多了。”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造句:
1、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明察秋毫造句。
2、他似乎凭直觉知道如何做。
3、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
4、直觉告诉我一定要中奖,果然不出所料。
5、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要莫衷一是的,不然到时候你什么事都不能决定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