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了怎么办,每天都感到无聊、空虚怎么办

用生活展示人生
精选回答

根据最近的一项全美调查发现:“成年人每年有131天感到无聊”。也就是说无聊是人们生活中难以避免的情绪,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与其相处,反而为了摆脱无聊,去做一些更无聊的事情(如:不停的刷手机,购物等)。为了避免大家去做一些更无聊的事情,对于什么是无聊,以及其成因和如何打破它,以下的内容或许能够帮助到你。

娱乐越多,却越无聊

无聊——是指个体面对贫乏的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时,无法体验到充分的需求与满足,从而产生的冷漠、孤独、抑郁、无助等不愉快的复合情绪状态。

你可能会问,随着社会事物不断的发展,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子,为何我们还会觉着外部刺激依旧是缺乏的状态呢?事实上,英国心理学家Barbalet也认为“无聊, 并不是对一种漠不关心状态的接受和顺从, 它有着其的兴奋性和不安定性”。其的兴奋性和不安定性表现为总想做点什么摆脱无聊,于是将自己置身在信息之中,源源不断接受信息的反馈。只是在这种每时每刻四面八方的信息席卷下,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感知刺激的阈限的上升,高速的生活节奏以及源源不断的娱乐供养,使我们的胃口变得刁钻,越来越难以感受“新奇”。

往往不是生活更无聊了,只是我们已经变得更麻木了,即对外界事物反应不灵敏。

无聊的成因:认知、情绪、个人特征

无聊的成因根据目前的研究显示,它主要与认知、情绪、人格特征和行为有着必不可少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在认知加工水平上,无聊与注意力集中水平息息相关。首先,注意力涣散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无聊感,而具有无聊倾向的个体也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其次,高无聊的人注意力更容易分散,主要表现为时间知觉方面,高无聊的人常常高估时间的流逝。最后,无聊感还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认知活动,有研究者认为,无聊状态会导致个体认知需求的下降,越多体会到无聊,越不喜欢思考。

譬如流水线的功能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天天重复性,机械化的工作造成工人不再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其本身,更像是一台机器。无聊、乏味是这份工作的常态,很多工人都会表示,即使这里开出再高的价格,也不会考虑自己的子女来到这里工作,因为在这长时间的工作会丧失对外在事物求知的欲望,对身心是一场严重的摧毁。

2.由于受注意力涣散的影响,导致个体无法专注于事物本身,造成行动力受阻,达不到预期目标。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会延伸出更多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中,甚至有的人为了急于摆脱无聊,他们往往又会沉浸于一些破坏性或具有感官刺激的活动,例如暴食、赌博、酒精或药物滥用、电视或网络成瘾等功能不良行为。Farme等人也曾在研究中发现无聊和抑郁、焦虑、无希望感、孤独呈显著的正相关,甚至有人认为无聊是“对没有意义活动和情境的焦虑”, “对抑郁的愤怒”。这个部分在长时间玩手机的人当中随处可见,手机承载了大部分人因为无聊所产生的抑郁和焦虑等情绪。现在只要打开手机能上网,就会有层出不穷的信息给我们反馈,你不用再去等待,但长此以往你会发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只增不减。因为无聊是不可避免的常态,你需要的是如何与它自处。

3.从人格特征的角度来看,许多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人似乎更容易感到无聊,他们对外部刺激的需求比内向的人更为强烈。这是由于性格外向的人对体内多巴胺较不敏感所致,而需要大量的多巴胺的注入,这时就需要其伙伴肾上腺素的出现,而肾上腺素只有当人体经历某些刺激时(如兴奋)才可以分泌,使得大脑中具有更多的多巴胺。所以性格外向的人越活跃,就会有越多的快乐感被激发,使多巴胺增多,因此面对无聊性格外向的人反应更强烈。

摆脱无聊,需要做好这3点

说了这么多,那么面对无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无聊应对即指“个体重建知觉、意识来减少无聊和增加内部愉快的体验”。因此, 无聊应对是一个积极的心理过程, 它能帮助个体减少不良的行为和不想要的结果。

首先,提高专注力是改善无聊的方式之一。最明显的指标是用头脑做好手里现在在干的这件事,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因为当一个人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时间对于他来说不再是漫长的等待,反而是被有效的利用,这样既增强了自主感,也会不再被无聊的情绪所控制。

其次,要克服因无聊所产生的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须唤醒内在积极的自我意识。这就需要确保自身能完成的情况下,有序制定小目标和大目标,一旦小目标得以实现,不仅可以激励自身得到正向反馈,还可以促使后续的行动。大目标的实现,则可以彻底激发内在自我,用现在成功的方式彻底替代无聊。

最后,用正念的方式接纳你自己当下的状态。因为当下的状态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它给了人们发现自己内心的渴望的机会,也给了人们去注意自己目前生活环境的机会。心理学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曾提出过“最优体验”的概念,即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往往在这种难得的时刻,我们会感到无比欣喜,体会到渴望已久的宝贵体验,在追寻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无聊背后真正的成因,用行动和思想赶走无聊,以积极、真实的感受去找寻属于你的“最优体验”。

燕园心理团队

抓住机遇 2023-08-09 16:33:45

相关推荐

减肚子赘肉最快方法 快速瘦肚子

女性一般最怕肚子和腰部有大量脂肪,严重影响形象。然而,有些人因为不太注意平时的饮食,控制不住自己的嘴,所以在胃和腰部积累了大量的脂肪。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的肚子和腰身快速变瘦呢?不要吃太多。每个人一日三餐都不应该...
展开详情

婆媳不和想和老公离婚 因婆媳矛盾闹离婚互不退让

如今,对于大多数夫妻来说,结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也不知道现在的马保南、莫等等。所以,我们要考虑对方是否值得结婚。毕竟,一旦离婚,会有一些麻烦,比如金钱和房产的分配,孩子...
展开详情

脚臭是什么原因 南方人脚臭

身边的人或者自己有脚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大概,只要脱下鞋子,距离方圆100米外的人都逃不出“生化武器”的伤害吧!我还记得那年网上有一个很棒的消息。小偷原本想脱鞋在房间里悄悄偷东西。他万万没想到,主人因为脚太臭被...
展开详情

牺牲复活者 五公进行复活者打擂

爆款阶段的人气真的比第一阶段低。看了最近的爆款表演,突然发现前面几个阶段都挺好的。大部分爆款舞台比赛的亮点都在第一、第二次公开比赛的舞台上。如果第三大众勉强能合作,那第四大众就真的是侏儒了。虽然留下来的都是“强...
展开详情

在路上的励志句子 30句充满力量的励志句子

有人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每次说一本书的书名,对方的回应往往是:《心灵鸡汤》。我好像一直都很喜欢看这种书,因为它总能在我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给我一些鼓励,偶尔喝点鸡汤,我觉得挺好的。也许是因为工作。每次看一些金句美...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亏贼是什么意思

亏贼的意思是损害。
亏贼,读音为kuī zéi,汉语词语。
出处:《墨子·兼爱下》:“又与今人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
亏(拼音:ku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亏”和它的繁体字“虧”原是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简体“亏”原是“于”的异体字,字形、字义关系不详,清代王筠认为是“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到达”、“在”、“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这些意思后世多写作“于”。“亏”字后来成为“虧”的简化字。
出处:《易·谦卦》:“天道亏盈而益谦。”
例句:《战国策·魏策一》:“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
近义词:损、缺。

什么是标兵

标兵,读作:biāo bīng,意思是:
1、阅兵场上用来标志界线的兵士。泛指群众集会中用来标志某种界线的人。
2、比喻可以作为榜样的人或单位:树立标兵;服务标兵、生产标兵、安全标兵、质量标兵。
出处:
1、明沈德符《野获编·督抚·整饬兵备之始》:“但承平日久,仍如守土之吏,无标兵可练,无军饷可支。”
2、《花月痕》第四十六回:“试问各道节度共带枢部之衔,且有标兵之掌,如何说得不知兵。”
3、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他杀得性起,不再同刘芳亮等互相照应,率领着自己的标兵追着一股敌人不放。”
造句:
1、他对自己能当选学习标兵感到十分荣耀。
2、王大伯过去是捕猎的能手,现在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兵。
3、他的母亲不仅在厂里是生产标兵,在家里也是个好主妇,大家都称赞她精明强干。
4、丘盈盈是我们班当之无愧的学习标兵。
5、我们学校中午都会公布星级达标班级,每到念我们几星的时候,我的心就会七上八下,生怕没有得到了标兵班。

此之谓大丈夫的之意思

“此之谓大丈夫”的“之”是结构助词,不译。出自《富贵不能淫》。
原文节选: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苏轼哪里人

苏轼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