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淡然如菊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本文简介:《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说课稿砖井镇中学贺春莉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它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统一;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等内容。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北方民族大融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本文内容: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说课稿

砖井镇中学

贺春莉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它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统一;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等内容。

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北方民族大融合》,下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因此,学好本课就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联系与理解,对以后学好本册书第十九课的一些内容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史实。

2、能力目标:

通过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的能力;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高尚的气节;元朝的建立,统一全国,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结合行省制度中台湾问题,对当前实际情况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本课的重点:蒙古的统一;元朝的建立;民族融合。

确定本节课重点的依据:蒙古各部的统一为元朝的建立及其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元朝的统一促进民族的融合,而各民族的融合更能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可见,“蒙古的统一”、“元朝的建立”、“民族融合”反映着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因此,确立它们为本课的重点。

2、本课难点:行省制度

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是: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行省制度”是个新的历史概念。而要真正弄清、把握这个概念,对七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二、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设疑、讨论、点拨、归纳等教学方法。

本节课选择这些教法的依据是:①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②能促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

[教具的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课前做好教具的准备,能方便教师在导学过程中的需要。

[课时:1课时]

做好课前课时的安排,便于教师在导学过程中对整节课时间的支配。

三、说学法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采用阅读、讨论、合作交流、分析综合等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动口、动脑、动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说学情

所任课的班级学生人数多,各班各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其中有少部分同学对历史不感兴趣,但总的来说,七年级部分学生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利用媒体播放歌曲《蒙古人》,然后创设问题(这支歌曲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生:蒙古族。那么,那么想不想知道蒙古族是怎样统一?还想不想知道元朝是怎样建立的?)引入新课。

通过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达到以下目的:①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②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探究学习新课

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主要包括设置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等。通过这个环节,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探究新知识的步骤如下:

(1)设置问题:

1、下面是蒙古史书记载12世纪的一些情况,请你结合课文想一想,反映了那时的什么局面?后来这种局面是怎样改变的?

“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2、为巩固元朝政权,元世祖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3、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那么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你知道它(民族融合)有哪些作用吗?

第一题设置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结合课文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题设置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题设置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点拨、归纳。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问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探究拓展

由以下两个人物,你能联想到什么?

1、成吉思汗

2、忽必烈

这一环节的设置的目的是:①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教师根据板书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再现教学重点,使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点有个总体认识,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本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二课,在全册中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同时也突出了课文本身内容的重点性。前边讲了金与南宋对峙、剑拔***张无暇他顾之时,逐渐强盛的蒙古族迅速兴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弯弓射雕”,打败了蒙古其他部落完成了统一,其孙忽必烈进一步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元朝。他们功勋卓著,光前裕后,永载史册。蒙古族发展之速引人瞩目

,元朝版图之大空前绝后,元朝的历史地位不可忽视。它对社会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由于它崛起之快,根据社会发展规律也决定了它衰亡之速。朱元璋建立明朝完成了改朝换代,使历史波浪式向前推进。

2、本课内容和学习本课的意义:本课由“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三部分组成。学习本课,大纲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内容和文天祥抗元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通过理解和分析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从而达到对元朝历史地位的正确认识;通过学习“民族融合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民族融合的加强是在元朝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本课重难点:重点是蒙古族兴起和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及元朝的历史贡献。因为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其杰出领袖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功勋卓著,曾被毛泽东誉为“一代天骄”。忽必烈统一全国建立了元朝,使元朝疆域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最为辽阔,考试往往设题。

难点是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由于初一学生思维的限制,知识面尚不宽广,对于行省制度的作用及民族融合发展条件的理解往往偏颇甚至模糊不清,需设喻点拨,使其能通过树木见森林。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因“大纲”的规定,故应尽量遵循大纲要求去粗取精抓住主要矛盾一节完成。

三、教具:多媒体。主要让学生观察有关本文的几幅图画。进行直观讨论,能提高兴趣激发求知欲。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油田学生,见多识广,有一定的表现欲。经我上学期努力培养,基本具备了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比较能力,较能正确地理解、分析和概括开放性问题,因此通过科学地调控,调动学生主体积极参与,使能上挂下联,灵活掌握、运用课本知识。

五、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说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生存》一书也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根据上学期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训练,大多数都学会了自学,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积极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指导,使之会抓主要矛盾,且能举一反三,少走弯路。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积极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就不是真正的教学活动。教学应践行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充满生命力的生态课堂运行体系,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加深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科学和人文素养。因此,我计划采用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创设探究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展开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延伸探究空间,养成探究习惯,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效的落实三维目标。

教学过程:采用一导、二读、三记、四展、五验收一条龙式。

(一)导,即提问式导入:同学们,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待回答后接着自述:除契丹、党项和女真以外,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接着屏幕显示铁木真的画像)并让学生讨论指认这就是他们的首领成吉思汗,曾被毛泽东誉为“一代天骄”。(屏幕显示忽必烈的画像)让学生指认这是他的孙子忽必烈,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元朝。成吉思汗为什么令人如此尊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贡献?(宣布并板书课题)请读课文。这样由复习上节内容自然导入本节学习,并点明了重点,适合学生喜欢探奇的性格特点,使之快速进入状态,急欲从教材内去寻找答案。

(二)读,即阅读课文寻找问题,也可以进行讨论(实际上多数学生早已预习并阅读了许多课外历史材料)。《中国校园文学》里写道:“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多数具备了积极阅读的能力,极利于后面课程的学习。

(三)记,就是标记教材的重要内容,或拓宽编撰,或记录疑难、或背记要点,有必要应展开讨论与争辩等,比记得简明扼要,比记得丰富多彩。这样做是根据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科学和人文素养。

(四)展,就是把所读、所记、所思以及争论中所得进行展示,这是本节的重头戏。顾炎武谈学习时说过;“博证、贵创、致用”,即学习要广征博引,贵在创新,结合实践运用。学生经过自渎、标记并阅览了课外有关铁木真、忽必烈、文天祥、《马可波罗行记》等故事,差不多都能正确把握教材要点。我首先让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个人知识展示,给他们一个自由创新的平台,使之能无拘无束,敢于大胆的想,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成员可分别写在纸板上;或指定两个学习小组分别在黑板上边讨论边书写)。这样能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宽广。此法可能有个别学生偷懒,只听不说,我发现后就个别设问。总之,这样可使每个学生当堂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下一步让各小组推荐代表(可轮流坐庄…)把本组疑难、独创或新发现提出来在全班展示,这样做能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心理学告诉我们:“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难问题的教学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我只以辅导员的身份极力捕捉“新”与“异”。这时可能有人会提出:“文天祥抗元正确与否”的问题,需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如:忽必烈在当时政治经济基础上发展壮大,建立元朝完成国家统一,这是大势所趋;文天祥是明末朝廷重臣,封建忠君,要力挽垂危王朝,对外民族进行坚决斗争,也是人性使然,表现出的不畏强暴,凛然正气的汉民族英雄形象值得我们学习。这时可组织学生争辩:假如你是文天祥,假如你是忽必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对于“行省制”这一难点,教师可直接提出问题:元***建立行省制度的目的及作用是什么?假如你是元***,你为什么建立行省制?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定会弄清:它开创了我国省级政区的划分制度,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加强了对西藏、台湾等地的管辖,使当时民族之间进一步融合,对明清以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制”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

关于民族融合方面,应参照课本内容提出这样的问题:汉人到边疆会起什么作用?少数民族到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会出现什么情况?许多外国人同汉、蒙等族长期相处形成新的民族——回族等。通过主动探究自然得出元朝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第三步是小结,让学生争辩补充去做。这样既能培养概括能力,又能使之进一步掌握重点。最后评出优秀者予以表扬,这样更能激发求知欲。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这样能很好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意识,培养探究习惯,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

(五)验收,即反馈验收。目的是检查应用实践能力。美.詹姆斯说:“只有让学生把单一的知识构建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使他们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并能应用于实践,达到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育思想、训练技能之目的。我主要采用问题式,屏幕依次打出:

1、成吉思汗属于哪个少数民族?他的名字?为什么坚强、机敏?(能突出重点、加强记忆、并学习其吃苦耐劳的精神)

2、元朝怎样建立?南宋何时灭亡?(使其捋清时间、弄清人物、对付考试填空题。)

3、

对文天祥的诗怎样理解?(使学习其精神,发扬民族正气。)

4、元世祖时社会经济与对外交往有何发展?(使进一步掌握元朝经济繁荣昌盛的原因及表现,从而确立元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

5、行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进一步突破难点。)

6、元朝民族融合表现在哪四个方面?(通过看书回答,进一步掌握难点。)

7、元末有诗曰:“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说明什么问题?(这是开放性问题,答案要求不一。能训练学生拓展思维。)

8、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统一全国、幅员辽阔、实行行省制,加强了管理,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繁荣、文化发展,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这样能进一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9、

屏幕再次显示:三个年代:1206、1271、1276。

三个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

三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根据教育心理学儿童的记忆特点,再次强调重点,增强记忆)

通过反馈与验收,既检查了本节教学的成败,可找出优缺点进行发扬或纠正以利于今后的教学,又能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技能。

七、作业布置:1、随堂检测和填充图册。2、为办历史手抄报准备一份材料。3、预习下篇。(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所学,便于下节学习的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攻克重难点)

八、教后反思:本节课设计,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发扬学生主体作用为指针,以指导自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考为方向,以践行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充满生命力的生态课堂运行体系,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加速教学改革,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为目的,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完成了任务。如何使历史课更有趣、更有引力、更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更好地处理重难点?这是一条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要肯登攀,险峰之上别有洞天!

淡忘回忆 2022-07-22 20:24:06

相关推荐

经典个人签名 最经典的个性签名

人生到老不容易,不能事事都如意。一杯苦酒对月歌,歌不尽离愁,明月清风与谁说,说不出寂寞。快乐不像烦恼那样随时随地的跟随在你的身边。你在飞奔,我在行走!可我,永远不会摔倒。时光不老、我们依旧还在。哥,不寂寞。因为...
展开详情

神兽放假经典语录 神兽放假经典唯美语录

终于放寒假了,各路神兽欢聚一堂,势必闹个天翻地覆。“神兽”归笼!妈妈送孩子返校后哈哈大笑:他不开心我开心开心开心,在家三个月的神兽终于归笼了,期待俩个月后的蜕变!这周日是不是工作日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家里的...
展开详情

如何更改图片上的文字 这个方法还是很简便的

用美图秀秀就可以更改图片上的文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电脑上下载并打开“美图秀秀”,点击“美化图片”。选择“打开一张图片”,打开需要修改的图片。点击“消除笔”,涂抹需要修改的文字。点击“应用”即可消除文字。打开...
展开详情

打扮自己9大技巧 让你一天都美

妆前乳之前,用纸巾轻压全脸:清洁皮肤后,在涂抹妆前乳之前,用纸巾轻轻压于全脸。肌肤外多余的油脂会容易造成脱妆。切记不要使用吸收力过强的吸油面纸,适度地吸收油脂还是使用纸巾最恰当!别忘了检查容易出油的t字部位和鼻...
展开详情

?怎么读 ?的拼音是什么

的拼音:mì和miàn。的笔画共12画。的部首为言。的解释:《集韻》眠見切,音麪。《類篇》誘言也。...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西门豹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西门豹》课文主要内容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西门豹》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雪月是什么意思

雪月,汉语词语,拼音是xuě yuè,意思是指明月。雪和月。
释义:
1、明月。
出自唐代贾岛《酬胡遇》:“游远风涛急,吟清雪月孤。”
2、雪和月。
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造句:
1、透过书籍,人们可以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观察百般生态,去感知风花雪月,去领略高山流水,去体验世态炎凉。
2、大理美景“风花雪月”一如其名,自是美不胜收。

关于眼光和格局的诗句

关于眼光和格局的诗句有: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
译文: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译文: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3、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译文: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4、列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译文: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代杜甫《望岳》
译文: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译文: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译文: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译文: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9、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出自唐代杜牧《题乌江亭》

译文: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10、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掌管大事的人一定要考虑到宏观的、长远的事情,而具体去实施的人却一定要清楚细节的、切近的事情。

1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代李白《上李邕》

译文: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译文: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13、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代李绅《答章孝标》

译文:只有虚假的,不好的东西才需要一个好的包装。如果是真实的,好的东西就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来掩饰了。

14、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唐代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译文: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

1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代杜荀鹤《小松》

译文: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归宿感什么意思?

归宿感的意思是回到家的感觉,家里安全、放松、有关爱、认同、包容、和谐与温暖。
归宿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guī sù,意思是意向所归;止宿;结果,结局;最终着落。出自《荀子·非十二子》:“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
示例:宋·秦观《韩愈论》:“别白黑阴阳,要其归宿,决其嫌疑,此论事之文,如苏秦、张仪之所作是也。”
感是汉语一级字,读作gǎn或hàn,最早见于金文,本义是外界事物在人们思想情绪上引起的反应,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动人心也”,由此引申出触碰、觉得、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等含义;由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申为向对方表示谢意;由觉得引申出生物体因病菌或病毒侵入而发生病变的含义。又用作名词,指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等。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