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谁写的作者是谁

长街旧友
精选回答

《弟子规》是谁编写的?有哪些文化价值?

《弟子规》是清朝夫子李毓秀编写的。

编写者依据朱熹夫子所编著的《小学》的核心内容,提练升华,括其纲领,编篡为《弟子规》,《小学》及《弟子规》都是根据孔夫子《论语》中的教诲,尤其是受"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圣训的启迪,总其核心,展其要义,扬其精华,扩其精神,所编篡而成。

所以才有"弟子规,圣人训"作开头。

弟子者,所愿接受圣人教诲和思想的学生也;规,就是规范,作人做事和处世规范。

是高度浓缩精炼了几千年中华圣人思想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人文的道德文化。

《弟子规》的作者是清康熙时秀才李毓秀。

李毓秀(1662-1722),字子潜,山西绛州(今山西新绛)人。

他以教书为业,对幼学启蒙教育特点谙练熟稔,所以写的这篇训蒙文言简意赅,切合实用。

《弟子规》原名《蒙训文》,后经乾隆年间贾存仁修订整理,改为《弟子规》。

《弟子规》之前,蒙学伦理读本主要以南宋理学大家的《小学》最受尊崇。

但《小学》说理过于深奥,难字太多又不合时俗,推广很费力。

《弟子规》则精选并紧扣孔子《论语.学而》第六章的“弟子入则孝,出则俤,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匠心独运,以文言韵语阐释了幼学的学生格守的行为法则。

弟子,是旧时对少儿、学生、门徒的称谓,“规”则是规则、规范。

《弟子规》规定了“弟子”居家,出门,待人接物等所要遵循的礼仪规港和言行准则。

其核心为孝悌爱信。

在中国这样一个礼治教化源远流长的国家,这种传统的道德伦理,有其严肃性,规范性,它能激发人性向善,弥补和纠正社会在法制逐步健全完善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种种缺失与不足。

这种浑厚的传统文化可以净化心灵,陶治情操,坚定意志,对现今的孩子们仍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但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很好地做到“古为今用”!

谢谢你光临我的梦 2023-09-06 11:25:28

相关推荐

电脑如何添加域

先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项,更改设置选择更改。计算机名字更改为使用者名字,这样是为了区分域中的计算机,域填写需要加进去的域名,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填写域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
展开详情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
展开详情

表示队伍整齐的四字词语

1、堂堂之阵: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2、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正正之旗: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4、匪匪翼翼: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5、井然有序:整...
展开详情

显卡的6P供电怎么接

1、首先需要准备显卡电源线,保证质量完好无损,方可进行接下来的操作;2、接着观察电脑的插口有哪些具体样式,是否与自身的电源线接口相匹配;3、接着准备连接,首先找到电源插口上六加二中的六插口,随后插在显卡上,此时...
展开详情

儿子欠债父母有义务还吗

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财产分的很清楚,不存在连带责任。父母对于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负偿还义务,除非父母作为继承人,在成年子女死亡后继承死者遗产,就需要承担遗产价值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有志不在什么

是“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意是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释义:樵子拍手大笑不停,对子牙点头叹道:“只要有远大志向,就算年纪大也没事,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近义词:有志者,事竟成。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是思想斗争的折磨。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表承接关系。
该句出自西汉·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邹忌)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赏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因往晓之的之什么意思

“因往晓之”中“之”是代词,代指人或事。出自《杞人忧天》。
原文节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这则寓言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有诗曰“杞国有人忧天倾”,即出于此。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