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演草纸

雾岛之樱
精选回答

考研究竟有多累?

考研二战让我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应激反应。

因为是二战,在家里全身心备考的那一年没有一点收入,吃住等一切花销全靠父母,说得难听点,跟一只啃老的米虫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我是一只勤奋的、想要变成蝴蝶的米虫,但因为一战失败也没有工作就天天窝在家里面看书学习同时又是一只心里格外敏感的米虫,因为家里面亲戚比较多,时常会聚在一起吃饭,我总是找理由推脱不去,不想见那么多人。

终于还是在端午节那天被一个姑姑在饭桌上点着名字很大声的问,你现在在干嘛呢?还没有找工作吗?我头都快埋到桌子底下去了,但也知道装作没听到实在不礼貌,就小声的回答说还没有,在家里面复习准备考研。

她又开口说,你干嘛非要考研究生呢?早点工作不好吗?当时我已经懵了,脑子也转不动,下意识回了一句我还是想读书。

这个姑姑更来劲,立马接道,你不会是找不到工作才在在家里面复习的吧?一直让你爸妈养着你真的好吗?你也快点找个工作挣钱,然后找个男朋友结婚, 老大不小了,还天天想着读书呢!(大概意思是这样,具体实在记不清了)我完全愣了,自认为跟这个姑姑关系还算亲密,平常有来往的,我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这么针对我,我有点茫然看向我父母,他们肯定听见了,我想他们多少也该说两句话给我解围,但是他们目光炯炯的看着我,没有出声。

瞬间我好像明白了什么,难道说父母也不支持我考研的?也认为我就不应该吃喝在家只顾自己复习的?他们不好意思问出来,所以就由这个姑姑问我,想委婉提醒我不要再傻乎乎的坚持考研了是吗?我不敢再往下想,只觉得头发晕,勉强挤出来一句我知道了姑姑,然后就低头假装吃饭,但是反胃的感觉一直上涌,感觉周围的气氛诡异的要命,终于忍不住站起来离开了。

一路上我不知道怎么回到家的,感觉唯一的想法就是离别人远远的,回家哭了一晚上,发誓一定要考上,第二天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出去租房子住,父母大概没想到我反应会这么大,一直在劝我不要住在外面,当时是一句都听不进去,铁了心不想在家待着,出去住反而清净,反正备考的半年我再也没有出去跟亲戚吃过什么饭。

从此听说那个姑姑从外地回来要在一起吃饭我就从心底生出一种反感情绪,不管父母怎么威逼利诱我都不会去。

考研最累的不是一天到晚学上十几个小时,也不是夏天没有空调气温闷热的时候还要忍耐蚊子的叮咬,冬天在桌子前坐一会儿双腿双脚就冰凉,这些累吗?对一个一心想考研的人来说一点都不算什么,最累的就是跟那些一点都不理解的人交流。

心累。

但你说其他的不累吗?也不是的。

复习的时候不仅心累,脑子也累,身体也累。

但所幸,我最终没有辜负这一年所受的苦难,终于考上了心仪的研究生。

就算过程很辛苦,但是结果还是值得为之坚持,并不是单纯来倒苦水的,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想给正在备战考研的同学和有这个打算的同学一些信心,考研很苦很累,但是把这一段时光坚持下来,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你都会感谢自己曾经坚持的那段时光,自己备考过程中一点经验分享给同学们,希望能帮助大家好好备考。

英语备考时间充裕的话还是要从单词开始背起,我备考的时候就拿着红宝书每天把单词过一遍,背的时候不会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拼着背,这样背一天也背不完大纲词汇,过的时候只要记住大概意思,保证看到能想起来意思就够了,扩充词汇量主要还是为了后面的阅读做准备。

阅读肯定是要做真题的,近二十年的考研真题我都做了不下三遍,记得一战的时候做到10年、11年的阅读,难度太大,错的很惨,自己对完答案还偷偷哭了好久,二战再准备多少就好很多了,明白最后的成绩和偶尔一次练习错多一点没有必然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自己不足的地方复习到位,做完真题吼对仍然不明白的地方看解析或者跟着唐迟老师的视频课来分析解决。

小三门主要看的是刘晓艳老师,作文用的还是上一年新东方出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又搜了最新真题作文题目和范文来准备,在这里要提醒同学们一下,英文书法不好看的一定要多少练练,不管是专门找个字帖来练还是写大小作文的时候,先把字写规矩不丢卷面分再说。

政治一战的时候也可以说政治考的并不是很好,比国家线就高了一分,这一次在准备的时候就不敢再小看政治了,不说考到八九十分那么逆天,但至少也得向着70+冲了。

正儿八经复习政治大概在八月份,先跟着原静政治蓝宝课把基础知识学好,后面不管是做题还是背冲刺卷都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的备考压力,对像我一样不擅长背东西的同学来说,这个课绝对是必备的,帮助记忆效果最突出,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知识点就形成框架记在脑子里了,学完之后主要知识点就能记住大半,到了10月份开始具体背诵理论知识点的时候很快就能记住了。

之后肖1000题刷了三遍,错题整了一个本子,睡前就拿出来过一遍,这套题绝对是必做的,别嫌有些知识点考的细,基础打好了到冲刺的时候才能跑得更快,之后就是肖八肖四的主场了,另外我还背了一个徐涛老师的考前预测20题,写大题的时候有些地方还是用得上的,二战政治运气也算是不错,真考了70+。

专业课这是我花时间最多的科目,感觉也是最不好复习的,不考数学让复习难度下降了三分之一,但我每天仍然把最多的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准备上,也多亏我两门专业课考得好,最后复试才算是有些优势超了好几个人。

专业课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总结,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和每一本参考书的内容都要总结出来,梳理好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样学的时候才能越学越清楚,只有多次总结和梳理,学过的内容才不会在脑子里面乱成一锅浆糊。

专业课在暑假前至少要看过一遍,暑假就是精读参考书然后做好笔记,保证自己理解和吃透相关的知识点,然后以真题为中心,不断强化对知识点的运用,我备考的专业课涉及到很多的名词解释,我就趁着七八两个月时间全部都总结到一个本子上,后面天天都要拿出来过一遍,就算写不出来和笔记本上一模一样的原话,那也是可以做到准确解释的。

后面最重的复习任务就是背诵了,如果是理工科专业要有大量计算的话还是自己动手算一遍,不要太依赖计算器,最后用计算器验证一下答案无可厚非,但是自己备考中每一次计算都由计算器来完成,很影响自己的计算水平。

备考经验再怎么说还都是那一套,无非就是打基础、巩固强化、冲刺提高,但我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不下去的时候能多想一想自己坐在这里备考的理由,或者想一想那些让自己意难平的经历,督促自己学习下去,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考研有多累、自己有多辛苦,所有人都是累的,你绝对不是最辛苦的那一个,加油吧!

考研明明一点都不累!只不过是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晚上十二点还要刷两道题。

只不过是在凛冽的寒风中,排队等着图书馆开门。

只不过是每天背了很多新单词,第二天能记住的却不多。

只不过是肖四已经出来了,肖八还有一半是新的。

只不过是跟研友聊到未来的时候,心里没有多少底气。

只不过是看着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发的学校照片,心里非常羡慕。

只不过是头发越掉越多,差点可以编成毛衣。

只不过是之前爱出去玩的自己,考研期间几乎没有再踏出过校门。

尽管经历了这么多,在看到“拟录取”那一瞬间,还是忍不住哭出来了。

自己拼搏了那么久,努力没有白费,上天也许还是公平的。

高考时,他为我们关上了一道门;考研时,他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听说点赞的朋友都能成功上岸哦~

风生水起 2023-09-08 13:55:48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周亚夫细柳军的翻译

《周亚夫细柳军》的翻译: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接。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文章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通过汉文帝慰劳守军的故事,表现了周亚夫的忠于职守和治军严明。先写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

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双音节词,是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音节组成的词,就是这些个音节共同组成一定的意义。音节是构成语音序列的单位,也是语音中最自然的语音结构单位。
音节中只含一个元音的,只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单音节。类似地,由三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三音节词。另外,多音节词这一术语既可以指由三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也可以指由一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

陡是什么意思

陡的意思:本义:坡度很大,近于垂直。引申指突然。又用作姓。
陡,汉语汉字,拼音是dǒu。从阜,走声。山势峻峭难以行走是陡之范式。
出处:《集韵》:陡,峻立也。
例句:
1、《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2、元·王实甫《西厢记》:曾经消瘦,每遍犹闲,这番最陡。
常用词组:陡壁、陡变、陡跌、陡度、陡峻、陡坡、陡峭、陡然、陡削、陡崖。

和硕亲王和亲王区别

和硕亲王和亲王区别:
1、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中内扎萨克蒙古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在外扎萨克蒙古中为第二等爵位,仅次于“汗”。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
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亲王和郡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但是后代的袭爵待遇不一样。 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2、亲王是中国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是中国古代皇室贵族中地位仅次于皇帝的高级爵位。亲王的正妻为亲王妃(汉朝称为王后),地位视同皇帝最高等的妾室贵妃或皇贵妃,亲王的嫡长子立为世子,诸子封为郡王,亲王可世袭。亲王的嫡母为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生母如为妃嫔,则视亲王封号尊封为某王太妃或某国太妃(汉朝称为王太后),随亲王就藩封国,无子的妃嫔仅可尊封为皇太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